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兰雨晴专利>正文

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6379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0: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所述监测系统包括: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云服务平台,所述自动监测系统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所述自动监测系统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平台,并将云服务平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用户;所述云服务平台用于处理上述环境监测数据并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服务。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将自然灾害环境监测数据与北斗定位信息整合在一起,为终端用户的环境监管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撑,有效帮助环境监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为环境监控领域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尤其适用于监控范围分布比较分散、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等条件下的环境信息采集。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cloud management mode and its monitor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environment monitoring system based on cloud management mode and its monitoring method. The monitoring system includes an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a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a cloud service platform.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is used to obtain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in the monitoring area; the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 is used for the automatic monitoring system.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provided by the system is transmitted to the cloud service platform, and the instruction information of the cloud service platform is passed to the user; the cloud service platform is used to process the abov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d provide the user with the required data services. This invention can integrate the natural disaster environment monitoring data with the Beidou positioning information, provide the favorable support for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work of the end users, help the environmental supervision department to make the correct decision, and provide a new and effective monitoring management method for th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field, especially for the monitoring range. Environmental information collection under the condition of relatively scattered cloth, bad environment and remote geographical lo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于北斗定位的通信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介绍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致力于向全球用户提供高质量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包括开放服务和授权服务两种方式,开放服务是向全球免费提供定位、测速和授时服务,授权服务是为有高精度、高可靠卫星导航需求的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通信服务以及系统完好性信息。北斗卫星技术已成功应用于测绘、电信、水利、渔业、交通运输、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公共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地大物博、地质资源丰富、气象环境及地貌复杂,也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自然灾害常见的有洪涝灾害,如强降雨、泥石流、堤坝泄洪等造成的,还有地震、海啸以及火灾等,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我国居民生活、交通干线以及市政建设的安全。例如:三峡库区仅重庆境内就存在易发生崩塌灾害的危岩4000余处,共计50000多个危岩体,威胁着80多万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另外,各种山洪、地震等自然灾害的防治越来越受到政府与各界人士的密切关注,政府已经投入大量资金在自然灾害易发区建设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来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因此,应用北斗卫星技术,将更多的基于北斗定位技术的大数据分析及应用方法应用到自然灾害的预测及防治中,显然可以在给技术开发商及社会创造更多增值价值的同时,也给偏远地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安全保障,是一项一举多得的值得投入的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使北斗卫星技术创造更大价值,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带来更多保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云服务平台,其中,所述自动监测系统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所述自动监测系统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平台,并将云服务平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用户;所述云服务平台用于处理上述环境监测数据并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服务。其中,所述云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的数据服务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播报及展现,环境数据超标情况及历史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决策分析的辅助支持。其中,所述自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区域巡检设备及终端搭载软件,所述监测区域巡检设备通过所述终端搭载软件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所述终端搭载软件用于对所述监测区域巡检设备获取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控制后,再经数据传输系统传输给云服务平台。其中,所述监测区域巡检设备包括北斗定位模块、检测模块以及通信传输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及检测模块均通过所述通信传输模块与终端搭载软件连接,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环境信息,所述通信传输模块用于将监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环境信息传输给终端搭载软件,所述北斗定位模块及检测模块内均设置有时钟模块,用于控制北斗定位模块及检测模块的监测周期。其中,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碰撞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定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速计、加速计、雨量计、土壤含水计、水压计以及土压计中的至少一个。其中,所述终端搭载软件包括可信操作系统模块及终端管理模块,其中,所述可信操作系统模块用于对监测区域巡检设备所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或大数据分析;所述终端管理模块用于对监测区域巡检设备进行管理,并且生成满足用户需求的云端系统。其中,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包括wifi设备及配套设备,所述wifi设备用于将自动监测系统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回传,所述配套设备用于将收集到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本地处理以方便回传;所述wifi设备包括智能AP(AccessPoint)接入设备,所述配套设备包括wifi设备扩展模块,用于对wifi信号进行降频跳频处理。其中,所述云服务平台包括维修定位服务模块、历史维修服务模块、网络风险评估模块、实时情况监控模块以及其它定制服务模块;所述历史维修服务模块用于存储并展示历史监测周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维修定位服务模块与历史维修服务模块连接,用于获取并分析最近的几个监测周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生成预警模型;所述实时情况监控模块用于存储并展示当前监测周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所述网络风险评估模块与维修定位服务模块及实时情况监控模块连接,用于结合的当前监测周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根据预警模型分析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所述其它定制服务模块与网络风险评估模块连接,并且,所述其它定制服务模块内预存储有不同风险等级应对措施,用于根据网络风险评估模块的分析结果,第一时间向用户提供可能的应对措施。本专利技术另外提供了一种基于上述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监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所述自动监测系统获取监测区域内的环境监测数据;步骤S2:所述数据传输系统将上述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平台;步骤S3:所述云服务平台对上述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处理并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服务。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可将自然灾害环境监测数据与北斗定位信息整合在一起,为终端用户的环境监管工作提供有利的支撑,有效帮助环境监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为环境监控领域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尤其适用于监控范围分布比较分散、环境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等条件下的环境信息采集。附图说明图1: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自动监测系统11监测区域巡检设备111北斗定位模块112检测模块113通信传输模块12终端搭载软件121可信操作系统模块122终端管理模块20数据传输系统21wifi设备22配套设备30云服务平台31维修定位服务模块32历史维修服务模块33网络风险评估模块34实时情况监控模块35其它定制服务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产生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主要将现有的北斗定位技术与环境检测技术相结合,使用户终端及时获取所欲监测的区域内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情况,从而有效地帮助监管部门做出正确的决策,为环境监控领域提供一种全新有效的监控管理手段。具体的,如图1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包括自动监测系统10、数据传输系统20以及云服务平台30,其中,所述自动监测系统10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具体的,该数据例如可以是森林火灾预警中的温度、湿度、风向及烟雾浓度等信息,泥石流灾害预警中的气象云图、实时降水数据、预报降水数据以及滑坡位移监测数据等信息,洪涝灾害中的降雨量、土壤含水量、水压及土压信息,地震灾情预警中的碰撞信息及温度信息,山体滑坡灾情预警中的位移信息、流速信息及加速信息等。所述数据传输系统20用于将所述自动监测系统10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平台30,并将云服务平台30的指令信息传递给用户;所述云服务平台30用于处理上述环境监测数据并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服务,同时,向用户收取费用,具体的,所述云服务平台30向用户提供的数据服务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播报及展现,环境数据超标情况及历史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决策分析的辅助支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及其监测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云服务平台,其中,所述自动监测系统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所述自动监测系统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平台,并将云服务平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用户;所述云服务平台用于处理上述环境监测数据并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服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监测系统、数据传输系统以及云服务平台,其中,所述自动监测系统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环境监测数据;所述数据传输系统用于将所述自动监测系统提供的环境监测数据传输到云服务平台,并将云服务平台的指令信息传递给用户;所述云服务平台用于处理上述环境监测数据并向用户提供所需的数据服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平台向用户提供的数据服务包括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播报及展现,环境数据超标情况及历史环境数据的综合分析,以及决策分析的辅助支持。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监测系统包括监测区域巡检设备及终端搭载软件,所述监测区域巡检设备通过所述终端搭载软件与所述数据传输系统连接,所述终端搭载软件用于对所述监测区域巡检设备获取的数据进行管理和控制后,再经数据传输系统传输给云服务平台。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区域巡检设备包括北斗定位模块、检测模块以及通信传输模块,所述北斗定位模块及检测模块均通过所述通信传输模块与终端搭载软件连接,所述北斗定位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位置信息,所述检测模块用于获取监测区域的环境信息,所述通信传输模块用于将监测区域的位置信息及环境信息传输给终端搭载软件,所述北斗定位模块及检测模块内均设置有时钟模块,用于控制北斗定位模块及检测模块的监测周期。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风向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碰撞传感器、风速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红外热像仪、定位传感器、位移传感器、流速计、加速计、雨量计、土壤含水计、水压计以及土压计中的至少一个。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云端管理模式的环境监测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雨晴兰旭泽
申请(专利权)人:兰雨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