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6356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10: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放置台及转移台,所述转移台包括支基、举升框架、举升机构、导向机构及滑台;所述举升框架可升降固定于所述支基上,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举升框架相固定,用于升降所述举升框架,至少两个导向机构平行固定于所述举升框架上,所述滑台固定于所述导向机构的上,能够沿所述导向机构滑动;且所述转移台的一部分设置于两滚床的之间,所述固定放置台设置于所述转移台的另一部分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转移台和固定放置台设置于所述滚床之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两滚床之间的间隙,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便捷,不会对操作人员和随行夹具造成干涉和伤害。

A movable fixture transfer platfor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ovable fixture transfer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wo fixed placement tables and a transfer table. The transfer table includes a branch base, a lifting frame, a lifting mechanism, a guiding mechanism and a slide table. The lifting frame can be lifted and fixed on the supporting base,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fixed to the lifting frame, and the lifting mechanism is fixed to the lifting frame. At least two guiding mechanisms are fixed to the lifting frame on the lifting frame, which is fixed to the guiding mechanism and can slide along the guiding mechanism, and a portion of the transfer tabl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wo roller beds, and the fixed placement table is set on the other part of the transfer table. Both sides. The utility model is set on the side of the roller bed by setting a transfer table and a fixed placement table, not only can make full use of the gap between the two rolling beds, but also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use, safe and convenient, and can not cause interference and injury to the operator and the travelling fix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转运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车身机运随行夹具(滑撬)存储库中,随行夹具需要离线维修或者移动到其他位置储存时,需要通过滚床升降机输送,输送夹具到达转运台后,通过下线吊具将随行夹具吊上夹具下线小车,然后人工推走携带随行夹具(滑撬)的下线小车到随行夹具维修间,工作步骤繁琐,浪费时间,不利于随行夹具检修工作开展。而且,随行夹具存储位置转移现采用的方法是吊具吊运,吊具四角装有铁链,人工将铁链的另一端栓住随行夹具的四角,此过程耗时较多;将随行夹具吊运到下线小车上时,吊运过程晃动较大,需要操作人员手扶住随行夹具,由于随行夹具较重,在吊取过程中易发生安全事故;由于下线吊具的铁链在吊运过程中处于比较自由的状态,可以晃动,容易碰到随行夹具,造成随行夹具(滑撬)变形。缺点:1.人工安装铁链,耗时较多;2.吊运过程晃动,易发生安全事故;3.吊运过程晃动,易碰撞导致随行夹具(滑撬)变形;4.切换过程需要下线吊具、下线小车,投资较多且占用较多场地。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或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维修随行夹具时步骤繁琐耗费时间多又易发生安全事故技术问题的转移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放置台及转移台,所述转移台包括支基、举升框架、举升机构、导向机构及滑台;所述举升框架可升降固定于所述支基上,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举升框架相固定,用于升降所述举升框架,至少两个导向机构平行固定于所述举升框架上,所述滑台固定于所述导向机构的上,能够沿所述导向机构滑动;所述固定放置台的高度大于举升框架举升前的高度;且所述转移台的一部分设置于两滚床的之间,所述固定放置台设置于所述转移台的另一部分的两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机构支座、举升气缸及举升导杆;所述举升机构支座的顶部通过所述举升导杆与所述举升框架相固定,所述举升机构支座的底部与工作台面相接;所述举升气缸包括一端与所述举升框架相连的活塞部及一端固定于所述举升机构支座底部的固定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是横截面呈U型的U型钢,所述滑台能够在所述U型钢内滚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台包括在所述U型钢内滚动的滚动部及用于承托随行夹具的承托部;所述承托部的横截面呈T字型,所述滚动部为设置于所述承托部上的滚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向机构的两端设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防止所述滑台滑出导向机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转移台和固定放置台设置于所述滚床之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两滚床之间的间隙,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便捷,不会对操作人员和随行夹具造成干涉和伤害。也不用再人工安装铁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避免了随行夹具吊在空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随行夹具变形的隐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左视图;图4是图1中标号为25的细节图;其中数字表示:固定放置台01;转移台02;台基21;举升框架22;举升机构23;举升机构支座231;举升气缸232;举升导杆233;导向机构24;限位块241;滑台25;承托部251;滚轮25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放置台01及转移台02,所述转移台02包括支基21、举升框架22、举升机构23、导向机构24及滑台25;所述举升框架22可升降固定于所述支基21上,所述举升机构23与所述举升框架22相固定,用于升降所述举升框架22,至少两个导向机构24平行固定于所述举升框架22上,所述滑台25固定于所述导向机构24的上,能够沿所述导向机构24滑动;所述固定放置台01的高度高于所述转移台02的高度;且所述转移台02的一部分设置于两滚床的之间,所述固定放置台01设置于所述转移台02的另一部分的两侧。所述转移台02为长条形,一部分固定于两滚床之间的间隙,而另一部分的两侧分拨设置有固定放置台01,所述固定放置台01的高度高于所述举升框架22被举升前的状态。随行夹具放置于两滚床之上,所述举升机构23举起所述举升框架22,使得随行夹具稳定地落在滑台25上,然后操纵举升机构23继续托举举升框架22上升,使得随行夹具完全脱离滚床,然后操纵所述滑台25在导向机构24上移动,使得随行夹具远离滚床,平移至所述固定放置台01的上方,然后再操纵所述举升机构23托举所述举升框架22下降,直到所述随行夹具放置在所述固定放置台01上且举升框架23与所述转移台02完全脱离,所述举升机构23停止工作;最后操作人员再对所述随行夹具进行维修等工作。具体的,所述举升机构23包括举升机构支座231、举升气缸232及举升导杆233;所述举升机构支座231的顶部通过所述举升导杆233与所述举升框架22相固定,所述举升机构支座231的底部与工作台面相接;所述举升气缸232包括一端与所述举升框架22相连的活塞部及一端固定于所述举升机构23支座底部的固定部。所述举升气缸232用于升降所述举升框架22,所述举升导杆233用于在举升气缸232升降所述举升框架22时为其导向,防止其偏离升降轨道,导致举升框架22摇晃不稳定震动损坏随行夹具的技术问题。具体的,所述导向机构23是横截面呈U型的U型钢,所述滑台25能够在所述U型钢内滚动。所述滑台25包括在所述U型钢内滚动的滚动部及用于承托随行夹具的承托部251;所述承托部251的横截面呈T字型,所述滚动部为设置于所述承托部251上的滚轮252。所述导向机构24的两端设有限位块241,所述限位块241:用于防止所述滑台25滑出导向机构24。U型钢的有益之处在于U型钢一面有孔,其中的空腔能够使滑台25在移动过程中不偏离轨道,保证在运送随行夹具的过程中滑台25不会左右摇晃,在U型钢的两端设有限位块241,所述限位块241的防止所述滑台25滑出导向机构24随行夹具飞出转移台02造成的人员和随行夹具的损坏。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转移台02和固定放置台01设置于所述滚床之侧,不仅可以充分利用两滚床之间的间隙,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便捷,不会对操作人员和随行夹具造成伤害。因为车间一般是在滚床停止工作之后才进行随行夹具的维修,若是使用现有技术的铁链吊运,需要进行铁链的安装、移运及拆卸等繁复的流程,而使用本技术则只需要将随行夹具放在转运台上也不用再人工安装铁链,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也避免了随行夹具吊在空中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和随行夹具变形的隐患。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放置台及转移台,所述转移台包括支基、举升框架、举升机构、导向机构及滑台;所述举升框架可升降固定于所述支基上,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举升框架相固定,用于升降所述举升框架,至少两个导向机构平行固定于所述举升框架上,所述滑台固定于所述导向机构的上,能够沿所述导向机构滑动;所述固定放置台的高度大于举升框架举升前高的高度;且所述转移台的一部分设置于两滚床的之间,所述固定放置台设置于所述转移台的另一部分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个固定放置台及转移台,所述转移台包括支基、举升框架、举升机构、导向机构及滑台;所述举升框架可升降固定于所述支基上,所述举升机构与所述举升框架相固定,用于升降所述举升框架,至少两个导向机构平行固定于所述举升框架上,所述滑台固定于所述导向机构的上,能够沿所述导向机构滑动;所述固定放置台的高度大于举升框架举升前高的高度;且所述转移台的一部分设置于两滚床的之间,所述固定放置台设置于所述转移台的另一部分的两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随行夹具转移台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机构包括举升机构支座、举升气缸及举升导杆;所述举升机构支座的顶部通过所述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业忠杨林乔晓城
申请(专利权)人: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