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人体穿着的内增高鞋。目前一般的内增高鞋,都是鞋帮内的鞋底与内衬垫之间有一个后高前低的坡形内增高垫,这种从脚掌部至后跟处全坡形设计会导致实际穿着时,人的脚向鞋尖处倾滑,不但鞋易破损走路时对地面的着力感也会受到影响,使人行走步伐不稳,影响身体健康。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能达到内增高作用,又不影响人们行走时脚对地的着力感的内增高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内增高鞋,包括鞋帮、鞋底、内衬垫和内增高垫,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增高垫由前掌垫、脚凹垫和后跟垫连为一体组成。前掌垫为水平垫层,脚凹垫为坡形垫层,后跟垫为水平垫层,前掌垫脚凹垫和后跟垫之间的上层面连接处皆为弧面形。制作时,增高鞋帮以保证内增高垫的垫面与鞋帮口之间的距离与人的脚后跟高度相配合。由此所得到的内增高鞋,穿着时,保证了人们行走时,前脚掌与脚后跟两个对地的着力点都具有垂直向下的着力方向,使人们行走时与脚底成形相吻合,从而行走舒适,步伐稳健,它对人体的增高和保健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附图说明图1是内增高鞋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内增高垫结构示意图。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涉描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内增高鞋,主要由鞋帮1、鞋底2、内衬垫3和内增高垫4组成,鞋帮1和鞋底2直接缝接或粘接,在内衬垫3和鞋底2之间设置内增高垫4,内增高垫4由前掌垫5脚凹垫6和后跟垫7连为一体组成,前掌垫5为水平垫层,脚凹垫6为坡形垫层,后跟垫7为水平垫层,前掌垫5、脚凹垫6和后跟垫7之间的上层面连接处皆为弧面形8,在此,根据不同内增高的要求,前掌垫5可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增高鞋,它主要包括鞋帮(1)、鞋底(2)、内衬垫(3)和内增高垫(4),其特征是所述的内增高垫(4)由前掌垫(5)、脚凹垫(6)和后跟垫(7)连为一体组成,前掌垫(5)为水平垫层,脚凹垫(6)为坡形垫层,后跟垫(7)为水平垫层,前掌垫(5)、脚凹垫(6)和后跟垫(7)之间的上层面连接处皆为弧面形(8)。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