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6212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9: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分料装置,分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分料腔,壳体顶部设有供物料流入分料腔的进料口,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供物料流出分料腔的出料口,所述分料腔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进料口的物料分散到各出料口的分散锥。通过在分料腔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置分散锥,在壳体底部设置至少两个出料口,使从进料口流入的物料通过分散锥分散到各个出料口处流出,从而使物料均匀分散的落入砂仓内,大大提高了砂仓的利用率。

A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aterial sharing device, which includes a shell,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hamber, and the top of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for the material flowing into the feeding cavity.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there are at least two outflow outlets for the material flowing out of the feeding cavity. Disperse cones dispersed to each outlet. At the bottom of the feed inlet, the dispersing cone is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feed inlet, and at least two outflow outlets are set at the bottom of the shell, so that the material flowing from the feed inlet is dispersed through the dispersing cone to each outlet, so that the material is evenly dispersed into the silo and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ilo is greatly improv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分料装置。
技术介绍
在干混砂浆搅拌站中,会将混合砂通过溜管送入砂仓储存,随着砂仓的容积越来越大,原来通过一个溜管将混合砂送入砂仓的方法将会使砂仓只有一个落点,造成物料不能均匀分散在砂仓内,从而减少了大容积砂仓的有效容积,降低了砂仓的利用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料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砂仓只有一个落点造成大容积砂仓利用率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是:分料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分料腔,壳体顶部设有供物料流入分料腔的进料口,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供物料流出分料腔的出料口,所述分料腔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进料口的物料分散到各出料口的分散锥。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二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散锥为圆锥。分散锥为圆锥,从进料口流入的物料更容易分散到各出料口处。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三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散锥为空心锥。空心锥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四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散锥的中心线与进料口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出料口均匀分布在分散锥的周围。出料口均匀分布,能够使进入砂仓内的物料更加均匀分散。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五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分散锥的下表面与壳体底部的出料口平齐。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六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为圆台形。上口大、下口小使空间更紧凑。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七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料口的数量为三个。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八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进料口处设置有伸入分料腔的导流管。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九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八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导流管靠近分散锥的一端端面与分散锥的锥尖在同一平面上。使物料都能经过分散锥分散,保证物料分散均匀。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十种技术方案是:在本技术分料装置的第一种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出料口处设置有供物料流入砂仓的出料管,所述出料管靠近壳体的一端端面高于壳体底部的出料口。防止混合砂摩擦出料口和出料管的焊接位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分料腔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置分散锥,在壳体底部设置至少两个出料口,使从进料口流入的物料通过分散锥分散到各个出料口处流出,从而使物料均匀分散的落入砂仓内,大大提高了砂仓的利用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四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分料装置包括壳体2,壳体2具有分料腔,壳体2包括供物料流入分料腔的进料口6和供物料流出分料腔的出料口5,进料口6处设置有导流管1,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导流管1;导流管1远离壳体2的一端设有用于与物料传送管连接的法兰盘7,本实施例中,导流管1与壳体2在进料口处焊接连接,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螺栓等紧固件固定连接;进料口6的下方设置有分散锥3,分散锥为圆锥,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散锥也可以为三棱锥等棱锥;分散锥3的中心线与进料口6的中心线重合,保证了混合砂的分散均匀,本实施例中,分散锥3为空心,在其他实施例中,分散锥3为实心,进料口6处的导流管1靠近分散锥3的一端端面与锥尖在同一平面上,这样能够保证从导流管1进入的混合砂都能经过分散锥,从而保证了分散的均匀性。本实施例中,壳体2为圆台形,出料口5的数量为三个,三个出料口5在壳体2的底部8上沿周向均匀布置,出料口5处设置有供物料流入砂仓的出料管4,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出料管4,出料管4的另一端伸入砂仓内,壳体2与出料管4在出料口5处焊接连接,出料管4靠近壳体2的一端端面高于底部8的出料口5,这样避免了混合砂对焊接部位的磨损,导致壳体2与出料管连接不稳定;分散锥3的下表面与壳体底部8的出料口5平齐。实施时,混合砂通过导流管1进入壳体2内部,并通过分散锥3对进入的混合砂分散,使分散后的混合砂分别流入三个出料口5处的出料管4,然后混合砂通过出料管4溜至砂仓内,使混合砂在砂仓内均匀分布,提高了砂仓的利用率。本技术的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出料管4靠近壳体2的一端端面与壳体底部8的出料口5平齐。本技术的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三:如图3所示,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管1靠近分散锥3的一端端面高于分散锥3的锥尖。本技术的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四:如图4所示,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分散锥3的下表面高于壳体底部8的出料口5。本技术的分料装置的具体实施例五:与具体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示出料口的数量可以为两个或四个以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分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分料腔,壳体顶部设有供物料流入分料腔的进料口,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供物料流出分料腔的出料口,所述分料腔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进料口的物料分散到各出料口的分散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分料腔,壳体顶部设有供物料流入分料腔的进料口,壳体底部设有至少两个供物料流出分料腔的出料口,所述分料腔位于进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将进料口的物料分散到各出料口的分散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锥为圆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锥为空心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锥的中心线与进料口的中心线重合,所述出料口均匀分布在分散锥的周围。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料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郑世奇白晓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三和水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