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62073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活塞中部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部件顶部固定连接,活塞底部通过防松脱结构与传动部件顶部固定连接;连接件包括同轴固定于活塞内的套筒和与套筒同轴固定连接、底部伸入传动部件内并与传动部件固定连接的螺柱;防松脱结构包括分别开设于活塞底部和传动部件顶部的防脱定位槽和防脱定位通孔,防脱定位槽和防脱定位通孔之间通过防脱定位销固定连接。活塞内腔无需单独加工内螺纹,减少了制造工序并降低了成本。活塞支腿外表面的定位槽结构使活塞在装配时更加简单,提高了装配效率。支腿底部与传动部件顶部的防松脱结构从根本上杜绝了活塞与传动部件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出现松脱和相对转动的可能。

Pisto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isto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a variable compression ratio engine.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piston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transmission part through a connecting piece. The bottom of the piston is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driving unit by an anti loosening structure. The connector includes a sleeve that is fixed in a piston and a coaxial fixed connection with a sleeve, and the bottom is stretched into the bottom. A screw rod is fixed in a transmission part which is fixed to the transmission part, and the anti loosing structure includes a anti stripping location slot and an anti stripping positioning through hole opened at the top of the piston bottom and the driving part, and the anti stripping location slot and the anti removal positioning through hole are fixed by the anti stripping positioning pin. The internal cavity of the piston does not need to be processed separately, which reduces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reduces the cost. The positioning groove structure on the outer surface of the piston leg makes the piston easier to assemble and improves the assembly efficiency. The anti loosening structure at the bottom of the leg and the top of the driving unit fundamentally eliminates the possibility of loosening and relative rotation of the piston and transmission parts under various operating condition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部件
,具体地指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维亚内·拉比的中国专利CN102947628提出了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活塞的弹性固接件,在传动部件与活塞之间提供了足够的弹性储备,在达到拉紧预紧力的同时可对活塞作旋转分度。力图解决活塞与传动部件松脱的风险、活塞与气门之间发生碰撞的风险以及发动机过早损坏的风险。但该种弹性固接件在极端工况下仍然存在松脱的可能性。一旦活塞与传动部件发生松脱,活塞支脚和传动部件顶面之间的接触面可能出现分离,导致活塞出现旋转的风险,一方面不能保证可变压缩比发动机压缩比的稳定,另一方面会导致活塞与可变压缩比发动机气门之间产生碰撞,这对于高速运转的发动机来说是致命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装配,避免活塞旋转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为实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包括活塞和在活塞与曲柄轴连杆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中部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部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底部通过防松脱结构与传动部件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同轴固定于活塞内的套筒和与套筒同轴固定连接、底部伸入传动部件内并与传动部件固定连接的螺柱;所述防松脱结构包括分别开设于活塞底部和传动部件顶部的防脱定位槽和防脱定位通孔,所述防脱定位槽和防脱定位通孔之间通过防脱定位销固定连接。具体的,所述活塞包括活塞头、固定连接于活塞头底部的活塞裙部和与活塞裙部固定连接的活塞支腿,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活塞支腿内。更具体的,所述活塞支腿中部同轴开有套筒定位孔,所述套筒定位孔包括位于活塞支腿下部的第一圆孔段和位于活塞支腿上部的第二圆孔段,所述第一圆孔段的孔径大于第二圆孔段的孔径,所述第一圆孔段的顶部与第二圆孔段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锥形过渡孔段;所述套筒包括与第一圆孔段配合的第一套筒部和与第二圆孔段配合的第二套筒部,所述第一套筒部的顶部与第二套筒部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与锥形过渡孔段配合的过渡套筒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圆孔段为机加工的光滑孔段,所述第二圆孔段为毛坯孔段;所述第一套筒部的外表面为机加工的光滑表面,所述第二套筒部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部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的螺纹套筒部,所述螺柱的顶部与螺纹套筒部螺纹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件顶部开有螺纹孔,所述螺柱底部穿过套筒连接于螺纹孔内。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支腿的底部开有与第一圆孔段同轴且孔径大于第一圆孔段孔径的传动部件定位孔,所述传动部件顶部设有与传动部件定位孔配合的定位凸台。优选的,所述防脱定位销为弹性件;所述防脱定位通孔为阶梯孔,其包括第一通孔段和底部与第一通孔段的顶部同轴连通、孔径大于第一通孔段的第二通孔段;所述防脱定位销的两端均为锥台形结构,所述第一通孔段的孔径大于防脱定位销最窄处孔径并小于防脱定位销最宽处直径,所述第二通孔段的孔径和防脱定位槽的孔径均与防脱定位销最宽处的直径相同。优选的,所述螺柱为弹性件。优选的,所述防脱定位槽的深度范围为2mm~4mm,所述传动部件定位孔的深度范围为2mm~4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套筒通过其设计形状和外螺纹与套筒定位孔配合紧固,活塞内腔无需单独加工内螺纹,减少了制造工序并降低了成本。活塞支腿外表面的定位槽结构使活塞在装配时更加简单,提高了装配效率。支腿底部与传动部件顶部的防松脱结构从根本上杜绝了活塞与传动部件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出现松脱和相对转动的可能,保证了活塞与传动部件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活塞连接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防松脱结构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防脱定位通孔和防脱定位槽的剖视图;其中,1—活塞(1.1—活塞头,1.2—活塞裙部,1.3—活塞支腿),2—传动部件,3—套筒(3.1—第一套筒部,3.2—过渡套筒部,3.3—第二套筒部,3.4—螺纹套筒部),4—螺柱,5—防脱定位销,6—防脱定位槽,7—防脱定位通孔(7.1—第一通孔段,7.2—第二通孔段),8—第一圆孔段,9—锥形过渡孔段,10—第二圆孔段,11—传动部件定位孔,12—定位凸台,13—装配定位槽,14—螺纹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1—2所示的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包括活塞1和在活塞1与曲柄轴连杆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部件2(与专利号为CN102947628中提到的传动部件相同),活塞1中部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部件2顶部固定连接,活塞1底部通过防松脱结构与传动部件2顶部固定连接。如图2所示,活塞1包括活塞头1.1、固定连接于活塞头1.1底部的活塞裙部1.2和与活塞裙部1.2固定连接的活塞支腿1.3,连接件固定于活塞支腿1.3内。连接件包括同轴固定于活塞1内的套筒3和与套筒3同轴固定连接、底部伸入传动部件2内并与传动部件2固定连接的螺柱4。活塞支腿1.3中部同轴开有套筒定位孔,套筒定位孔包括位于活塞支腿1.3下部的第一圆孔段8和位于活塞支腿1.3上部的第二圆孔段10,第一圆孔段8的孔径大于第二圆孔段10的孔径,第一圆孔段8的顶部与第二圆孔段10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锥形过渡孔段9;套筒3包括与第一圆孔段8配合的第一套筒部3.1和与第二圆孔段10配合的第二套筒部3.3,第一套筒部3.1的顶部与第二套筒部3.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与锥形过渡孔段9配合的过渡套筒部3.2。第一圆孔段8为机加工的光滑孔段,第二圆孔段10为毛坯孔段;第一套筒部3.1的外表面为机加工的光滑表面,第二套筒部3.3的外表面上设有螺纹。第二套筒部3.3的顶部内壁固定连接有与其同轴的螺纹套筒部3.4,螺柱4的顶部与螺纹套筒部3.4螺纹固定连接。传动部件2顶部开有螺纹孔14,螺柱4底部穿过套筒3连接于螺纹孔14内。活塞支腿1.3的底部开有与第一圆孔段8同轴且孔径大于第一圆孔段8孔径的传动部件定位孔11,传动部件2顶部设有与传动部件定位孔11配合的定位凸台12。传动部件定位孔11的深度为3mm(既保证活塞1与传动部件2定位和连接的可靠性,也尽可能减少了对于活塞1结构强度的影响)。活塞支腿1.3的内腔中设置有一部分毛坯面,活塞1与传动部件2连接时,通过具有一定弹性的螺柱4连接。套筒3通过自攻丝的方式与活塞1连接;在活塞支腿1.3内腔入口处加工一定深度的光滑孔段,以保证套筒3在攻丝前与活塞1之间定位和导向精准。如图3—4所示,防松脱结构包括分别开设于活塞1底部和传动部件2顶部的防脱定位槽6和防脱定位通孔7,防脱定位槽6和防脱定位通孔7之间通过防脱定位销5固定连接。防脱定位销5为弹性件;防脱定位通孔7为阶梯孔,其包括第一通孔段7.1和底部与第一通孔段7.1的顶部同轴连通、孔径大于第一通孔段7.1的第二通孔段7.2;防脱定位销5的两端均为锥台形结构,第一通孔段7.1的孔径介于防脱定位销5最窄处孔径与防脱定位销5最宽处直径之间,第二通孔段7.2的孔径和防脱定位槽6的孔径均与防脱定位销5最宽处的直径相同。螺柱4为弹性件。防脱定位槽6的深度为3mm(防脱定位销5需承受一定剪切力,所述防脱定位槽6深度优选为3mm,防脱定位销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包括活塞(1)和在活塞(1)与曲柄轴连杆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中部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部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底部通过防松脱结构与传动部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同轴固定于活塞(1)内的套筒(3)和与套筒(3)同轴固定连接、底部伸入传动部件(2)内并与传动部件(2)固定连接的螺柱(4);所述防松脱结构包括分别开设于活塞(1)底部和传动部件(2)顶部的防脱定位槽(6)和防脱定位通孔(7),所述防脱定位槽(6)和防脱定位通孔(7)之间通过防脱定位销(5)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包括活塞(1)和在活塞(1)与曲柄轴连杆之间进行动力传递的传动部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中部通过连接件与传动部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活塞(1)底部通过防松脱结构与传动部件(2)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件包括同轴固定于活塞(1)内的套筒(3)和与套筒(3)同轴固定连接、底部伸入传动部件(2)内并与传动部件(2)固定连接的螺柱(4);所述防松脱结构包括分别开设于活塞(1)底部和传动部件(2)顶部的防脱定位槽(6)和防脱定位通孔(7),所述防脱定位槽(6)和防脱定位通孔(7)之间通过防脱定位销(5)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1)包括活塞头(1.1)、固定连接于活塞头(1.1)底部的活塞裙部(1.2)和与活塞裙部(1.2)固定连接的活塞支腿(1.3),所述连接件固定于活塞支腿(1.3)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支腿(1.3)中部同轴开有套筒定位孔,所述套筒定位孔包括位于活塞支腿(1.3)下部的第一圆孔段(8)和位于活塞支腿(1.3)上部的第二圆孔段(10),所述第一圆孔段(8)的孔径大于第二圆孔段(10)的孔径,所述第一圆孔段(8)的顶部与第二圆孔段(10)的底部之间连接有锥形过渡孔段(9);所述套筒(3)包括与第一圆孔段(8)配合的第一套筒部(3.1)和与第二圆孔段(10)配合的第二套筒部(3.3),所述第一套筒部(3.1)的顶部与第二套筒部(3.3)的底部之间连接有与锥形过渡孔段(9)配合的过渡套筒部(3.2)。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变压缩比发动机的活塞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孔段(8)为机加工的光滑孔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伟桂强卢学健刘成邹伟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