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立慧专利>正文

脱落焊接刀具刀片的浸泡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5940 阅读:1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从焊接刀具上分离脱落硬质合金刀片的浸泡法及装置。浸泡液采用一定配比的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液,待处理焊接刀具浸泡时间2~6小时,实现刀体、刀片分离。此方法不需加热。刀体、刀片不受伤蚀、完好无损,浸泡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液体无毒,废液可以排放。刀体材料、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费全部节约。并缩短刀具生产供应周期。可广泛地应用于所有焊接刀具及类似焊接件的修复翻新。并可拓展应用于铜银镶焊的许多钢制工量具和零部件的浸泡分离。(*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是从焊接刀具上分离脱落硬质合金刀片的浸泡法及装置。它适用于所有焊接刀具以及其它类似焊接件的修复翻新。并可拓展应用于铜、银镶焊的许多钢制工量具和零部件的浸泡分离和修复翻新。当前,在机械加工中大量使用各种硬质合金焊接刀具,但当刀片损坏或磨损到限,整个刀具报废,大批硬质合金刀具将成为废钢铁,十分可惜!刀具的大量消耗,不仅导致产品成本增加,常且造成刀具产生供不应求的紧张状态,必须投入更多的资金、设备、劳力去购买或赶制新刀具。长期来,人们试图采用各种物理和化学方法来达到更换刀片尽快恢复新刀具的目的,其状况如下①采用加热法分离脱落刀片;刀体原有热处理性质改变,刀体严重氧化,不能直接利用;刀片槽有熔留焊迹,基准面(顶尖孔等)被堵塞和破坏。②采用化学腐蚀法分离刀片(如铬酐法)刀体受严重腐蚀,浸泡时间长,废液难以处理,排除有害物质,污染环境。③采用便于更换刀片的镶片式、机夹式、可转位刀具;这些刀具加工难变大,成本高,并且有些刀具难于制成机夹式结构。目前,硬质合金可转位刀具在发达国家的使用量也不超过总量的45%,我国推广面只15%左右,硬质合金焊接刀具仍大量广泛的使用,因此,研究刀体与刀片的分离技术,从而复新焊接刀具,仍是一个很有价值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刀体与刀片的化学分离技术,不需要加热,不损伤刀体、刀片,液体无毒,废液可以排放,操作简便,成本十分低廉。本专利技术的主要内容是将待分离的焊接刀具放入配有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液中浸泡2~6小时,然后从浸泡槽中取之分离的刀体和刀片冲洗干净。浸泡液采用浓硝酸和浓盐酸的配比为摩尔比(4~7)∶1,对有些精密刀具,也可先在浓硫酸中浸泡数分钟后,再用上述方法浸泡分离,效果更佳。浸泡液最小量达到将刀片全部浸没。将待处理的刀具按形状分类、按刀片大小分批置于盛具内,一同放入浸泡槽(也可以不用盛具直接放入槽内),用槽盖盖上,同时,在溶气管(后面说明)内注入水。浸泡时间按刀片大小迭取。浸泡完取出清洗,刀体涂油防锈待焊接翻新。浸泡液经多次使用浓度下降需更换新液。废液排放前加入石灰或电石渣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测试PH值达6.5~8.5时排放。见附图(浸泡装置)上述浸泡法采用的装置包括浸泡槽1,槽盖2,溶气管3,注水管4,排水槽5。槽盖2与浸泡槽尽量紧密吻合,盖顶可安装提柄以便盖启移动。在浸泡槽1高于浸泡液位置处开一孔口,溶气管3一端密接于此开口,另一端卧浸在排水槽5内。溶气管3适当部位开孔,插入密接注水管4。若不设排水槽,可直接将溶气管没入排水沟。清洗槽用于浸泡后取出的刀体、刀片清洗,也可以将排水槽5扩大合用。处理刀具量大时,可在浸泡槽上方设手动电葫芦操纵刀具的浸入和吊出。在浸泡槽上方需设排风扇。实施例硬质合金焊接刀具平底内孔锪钻数量30把①刀体材料45钢,尺寸(长×直径300×46)②刀片材料YT15,型号E313,尺寸25×8×3,片数120。③焊接材料黄铜(铜锌合金)。将这批刀具放入浸泡槽中浸泡,浸泡液中浓硝酸和浓盐酸的配比为摩尔比6∶1。浸泡时间3.5小时,全部刀具的刀片与刀体分离脱落,且刀体完好无损。刀体在浸泡液中(浓硝酸)首先产生钝化,阻止表面反应发生。刀片具有耐腐蚀和抗氧化特性。含铜(Cn)和锌(Zn)的焊接材料在浸泡液中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硝酸铜、硝酸锌、氯化锌均无毒盐类,常温下无反应,随废液排放。反应放出少量一氧化氮(No2)气体进入溶气管3内径水管适量冲水形成负压溶流No2,经排水槽5排除。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经济效果如下1.刀体与刀片基本不受伤蚀,刀体上刀片槽洁净,原洗削刀纹清晰可见,顶尖孔等基准面完好可用。刀体原有的热处理性质没有改变。2.浸泡处理成本低廉,一般刀具平均每件浸泡费约0.15元,3.刀体的材料、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费等项全部节约,若按每个中型机械厂平均年消耗刀体材料(5吨)上述各项费用约5万元计,普遍推广年效益将是若干亿元;若按每把刀具价格在10~100元计,总效益更可观了。4.刀体多次利用,缩短了刀具生产供应周期,减缓供需的紧张状况,进一步节省了投入的资金、设备和劳力。权利要求1.一种脱落焊接刀具刀片的浸泡法,其特征是将待处理的焊接刀具放入盛有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液中浸泡2~6小时,然后从浸泡槽中取出分离的刀体和刀片冲洗干净。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浸泡法,其特征是浸泡液中采用的浓硝酸和浓盐酸的配比是摩尔比(4~7)∶1。3.按权利要求1所述浸泡法,其特征是处理精密刀具时,可预先在浓硫酸中浸泡。(5~10)分钟,然后再按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浸泡。4.按权利要求1所述浸泡法,其特征是将待处理刀具按形状分类,按刀片大小分批置于盛具内,一同放入浸泡槽浸泡,此时盖上槽盖,同时在溶气管内注入水,浸泡完,启盖取出。5.按权利要求1所述浸泡法,其特征是浸泡液多次使用浓度下降,需要换新液,废液排放前加入石灰或电石渣等碱性物质进行中和,测试PH值达6.5~8.5时排放。6.一种脱落焊接刀具刀片的浸泡法所采用的装置,其特征是该装置包含浸泡槽1、槽盖2、溶气管3、注水管4。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是从焊接刀具上分离脱落硬质合金刀片的浸泡法及装置。浸泡液采用一定配比的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液,待处理焊接刀具浸泡时间2~6小时,实现刀体、刀片分离。此方法不需加热。刀体、刀片不受伤蚀、完好无损,浸泡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液体无毒,废液可以排放。刀体材料、锻造、热处理、机械加工费全部节约。并缩短刀具生产供应周期。可广泛地应用于所有焊接刀具及类似焊接件的修复翻新。并可拓展应用于铜银镶焊的许多钢制工量具和零部件的浸泡分离。文档编号B23P15/28GK1078503SQ92108110公开日1993年11月17日 申请日期1992年5月3日 优先权日1992年5月3日专利技术者熊一帆 申请人:熊一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脱落焊接刀具刀片的浸泡法,其特征是将待处理的焊接刀具放入盛有浓硝酸和浓盐酸的混合液中浸泡2~6小时,然后从浸泡槽中取出分离的刀体和刀片冲洗干净。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一帆
申请(专利权)人:王立慧熊焰熊英王笛州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