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胎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640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5: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装配胎具,涉及机械领域,包括圆形底座、均匀设置在圆形底座外边缘的固定条、滑动杆、背部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限位“U”型钢,所述固定条的上方设有与滑动杆相匹配的凹槽,滑动杆可在凹槽内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现有的定子机架筋板定位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

An assembly mold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echanical field, which includes a circular base, a fixed bar, a sliding rod, a sliding bar, a sliding bar connected to the sliding rod and a vertical U type steel. The top of the fixed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matched with a sliding rod, and the sliding rod can be in a groove. Slide\u3002 The utility model solves the problems of low positioning accuracy and low processing efficiency of the existing stator bar ribs in the prior 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胎具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配胎具,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装配定子机架的装配胎具。
技术介绍
定子机架外围设有多个筋板,这些筋板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在定子机架上,在筋板焊接时,通常是采用人工将筋板按在定子机架外围,然后另外一个工人再进行焊接,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并且在焊接过程中,筋板的位置容易产生偏差,降低定子机架加工的精确度,或者采用定位装置,而现有的定位装置只能对一个筋板进行固定,定子机架外围需要焊接的筋板非常多,一个一个地改变位置,虽然能够有效提高加工的精度,但是加工效率仍然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现有技术现有的定子机架筋板定位精度不高、加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胎具。本技术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装配胎具,包括圆形底座、均匀设置在圆形底座外边缘的固定条、滑动杆、背部与所述滑动杆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限位“U”型钢,所述固定条的上方设有与滑动杆相匹配的凹槽,滑动杆可在凹槽内滑动。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为焊接在底座上的不锈钢材,所述凹槽为倒“T”字形。优选地,所述滑动杆与限位“U”型钢一体成型。进一步地,所述限位“U”型钢的两个侧面为锯齿形。进一步地,所述圆形底座的底部还横竖交错设置有钢条。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条上设有刻度。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胎具实现了对筋板的整体固定,而无需人工固定,避免了人工固定过程中由于手抖动造成的焊接位置偏差,并且同时对所有筋板进行固定,在提高了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效率。(2)由于滑动杆要反复在凹槽内进行往返运动,不锈钢材质的固定条有利于减小摩擦,倒“T”字形的凹槽有利于放置焊接过程中滑动杆在凹槽内的跑位。(3)一体成型的滑动杆与限位“U”型钢,避免了前期加工滑动杆与限位“U”型钢5时造成的限位“U”型钢不笔直的情况。(4)限位“U”型钢的两个侧面为锯齿形,锯齿形可以节省原料。(5)钢条可以使得底座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有效防止了灰尘、积水等落入或进入整个胎具的其他部件或者定子机架内。(6)固定条上设有刻度,刻度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滑动杆伸缩的距离,进一步精确了筋板的位置,提高了限位精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机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底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的图4的正视图;图中标记:1-圆形底座,2-钢条,3-固定条,4-凹槽,5-限位“U”型钢,5-1-侧面,5-2背部,6-滑动杆,7-定子机架本体,8-筋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装配胎具,包括圆形底座1、均匀设置在圆形底座1外边缘的固定条3、滑动杆6、背部与所述滑动杆6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限位“U”型钢5,所述固定条3的上方设有与滑动杆6相匹配的凹槽4,滑动杆6可在凹槽4内滑动。本技术的原理及其工作过程为:在焊接前,调节好滑动杆6在凹槽4内的位置,将需要焊接的筋板8分别卡合在限位“U”型钢5的槽内,由于要对筋板8进行焊接,所以,需要将“U”型钢5槽的深度设置得比筋板的宽度小,这样才能保证筋板8的边缘露出,方便焊接。安装好筋板8好,再将定子机架本体7放置在到筋板8围成的圆形空间内,再对筋板进行焊接。本胎具实现了对筋板8的整体固定,而无需人工固定,避免了人工固定过程中由于手抖动造成的焊接位置偏差,并且同时对所有筋板进行固定,在提高了精度的同时提高了效率。在对筋板8焊接完成后,推动限位“U”型钢5,滑动杆6向远离底座1中心的位置移动,定子机架本体7和筋板8轻松从胎具中取出。应当理解,由于定子机架本体7并不是本技术的保护客体,且定子机架的具体结构乃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常识,所以,本技术中不对定子机架本体7做进一步的具体说明,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清楚表达。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固定条3为焊接在底座1上的不锈钢材,所述凹槽4为倒“T”字形。由于滑动杆6要反复在凹槽4内进行往返运动,不锈钢材质的固定条3有利于减小摩擦,倒“T”字形的凹槽4有利于放置焊接过程中滑动杆6在凹槽4内的跑位。实施例3在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任意一条的基础上,滑动杆6与限位“U”型钢5一体成型,如果筋板7不笔直,会导致筋板7与定子机架7本体之间存在缝隙,加大焊接难度,所以要保证筋板7的笔直,一体成型的滑动杆6与限位“U”型钢5,避免了前期加工滑动杆6与限位“U”型钢5时造成的限位“U”型钢5不笔直的情况。实施例4在实施例1、实施例2或实施例3中任意一条的基础上,所述限位“U”型钢5的两个侧面5-1为锯齿形,锯齿形可以节省原料。实施例5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或实施例4中任意一条的基础上,在所述圆形底座1的底部还横竖交错设置有钢条2,所述钢条2可以使得底座1距离地面有一定的距离,有效防止了灰尘、积水等落入或进入整个胎具的其他部件或者定子机架内。实施例6在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或实施例5中任意一条的基础上,固定条3上设有刻度,刻度未在图中标记出,刻度可以更加精确地控制滑动杆6伸缩的距离,进一步精确了筋板的位置,提高了限位精度。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胎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胎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底座(1)、均匀设置在圆形底座(1)外边缘的固定条(3)、滑动杆(6)、背部与所述滑动杆(6)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限位“U”型钢(5);所述固定条(3)的上方设有与滑动杆(6)相匹配的凹槽(4),滑动杆(6)可在凹槽(4)内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胎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圆形底座(1)、均匀设置在圆形底座(1)外边缘的固定条(3)、滑动杆(6)、背部与所述滑动杆(6)连接且竖直设置的限位“U”型钢(5);所述固定条(3)的上方设有与滑动杆(6)相匹配的凹槽(4),滑动杆(6)可在凹槽(4)内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胎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条(3)为焊接在底座(1)上的不锈钢材,所述凹槽(4)为倒“T”字形。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仕伟
申请(专利权)人:德阳九鼎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