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5165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及其应用,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6‑8%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浸泡6‑8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0‑12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2)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用适量的水分散后,用酸调pH至4‑5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后得萃取物;(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经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3‑5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

An extract of Flavonoids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specifically relates to a ginkgo leaf flavone extract and its application, an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1) the dried ginkgo leaves are crushed, and a suitable amount of the beta glucose glucosidase water solution with a proper mass fraction of 6 is soaked in a aqueous solution of 8h, and then added to a mixture of anhydrous ethanol and Na2CO3 solution with a volume ratio of 1:1. Reflux extraction of 10 12h, filtration, filtrate concentration of crude extract; (2) step (1) after the extraction of crude extract with appropriate amount of water, after the use of acid pH to 4 of 5, extract with ethyl acetate, ethyl acetate extract extract; (3) step (2) extract by macroporous resin adsorption, use volume fraction of 95% ethanol elution 3, 5 column volumes, eluent concentrated and dried flavones extracted from Ginkgo biloba leav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物提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银杏叶性平,味甘、苦、涩,归心、肺经,具有敛肺、平喘、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银杏叶中化学成分复杂,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有黄酮类化合物、银杏内酯化合物、有机酸类等物质。其中黄酮类物质的含量较高,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氧化、防止衰老、抑菌抗病毒等功效,且安全可靠,食用健康,可用于加工药品和保健食品。对银杏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一直是本领域的热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类新的银杏叶黄酮提取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6-8%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浸泡6-8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0-12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2)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用适量的水分散后,用酸调pH至4-5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后得萃取物;(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经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3-5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步骤(1)所述粉碎优选粉碎至20-80目,每千克银杏叶使用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2.0-2.5L,每千克银杏叶使用无水乙醇4.0-5.0L,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步骤(2)中水的用量优选每克粗提物使用10-15mL水,酸优选稀盐酸、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乙酸乙酯萃取优选2-3次,每次萃取使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优选为水体积的2-3倍;步骤(3)中大孔树脂的型号优选AB-8或D101型;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中式I、式II化合物的含量在25%以上,式I、式II结构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以上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作为有效成分。所述药物组合物还任选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优选稀释剂、赋形剂、载体);还任选包括其他抗补体药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优选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黄酮类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酮类化合物具有如下式I或式II所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式I或式II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6-8%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浸泡6-8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0-12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2)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用适量的水分散后,用酸调pH至4-5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后得萃取物;(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经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3-5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4)将步骤(3)得到的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先经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洗脱剂为CH2Cl2:MeOH=1:1,再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得到式I和式II化合物。步骤(1)所述粉碎优选粉碎至20-80目,每千克银杏叶使用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2.0-2.5L,每千克银杏叶使用无水乙醇4.0-5.0L,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步骤(2)中水的用量优选每克粗提物使用10-15mL水,酸优选稀盐酸、醋酸中的一种或两种,乙酸乙酯萃取优选2-3次,每次萃取使用乙酸乙酯的体积优选为水体积的2-3倍;步骤(3)中大孔树脂的型号优选AB-8或D101型;步骤(4)所述高效液相色谱的色谱条件优选色谱柱为Hypersil300AC18,10×250mm,10μm,流速为2mL/min,流动相为MeOH∶H2O=55∶4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上述式I、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在制备抗补体药物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案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组合物以上述式I、式II化合物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作为有效成分。所述药物组合物还任选包括药学上可接受的药用辅料(优选稀释剂、赋形剂、载体);还任选包括其他抗补体药物;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剂型优选固体制剂或液体制剂。本专利技术中术语“药学上可接受的盐”是指非毒性的无机或有机酸和/或碱的加成盐,可参见“Saltselectionforbasicdrugs”,Int.J.Pharm.(1986),33,201–2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利用酶解、碱醇提、调酸、乙酸乙酯萃取、大孔树脂吸附的方法,得到了一种黄酮提取物,该提取物中含有两种新的黄酮成分(式I和式II),式I和式II的总含量在其25%以上。附图说明图1为银杏叶黄酮提取物产品A的HPLC分析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下面提供的实施例对其做了更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实施例仅供更好的理解专利技术而并非用来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实施原则,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以下内容。实施例1(1)取干燥的银杏叶(1.0kg)粉碎至20-80目,加入质量分数为6%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2.5L)浸泡8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3%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10L),回流提取12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11.2g;(2)取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10g用150mL水分散后,用稀盐酸调pH至4.0-5.0后,用乙酸乙酯萃取2次,合并有机相后,浓缩得萃取物1.80g;(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1.80g)经AB-8型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3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865mg,以下简称产品A。实施例2(1)取干燥的银杏叶(1.0kg)粉碎至20-80目,加入质量分数为8%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2.0L)浸泡6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5%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8L),回流提取10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11.8g;(2)取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10g用100mL水分散后,用醋酸调pH至4.0-5.0后,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有机相后,浓缩得萃取物1.82g;(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1.82g)经D101型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5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881mg,以下简称产品B。实施例3取产品A(50mg)先经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洗脱剂为CH2Cl2:MeOH=1:1,再经高效液相色谱HPLC制备,色谱柱为Hypersil300AC18,10×250mm,10μm,流速为2mL/min,流动相为MeOH∶H2O=55∶45分别得到式I化合物(7.3mg)和式II化合物(5.2mg)。式I化合物结构确证数据:ESIMSm/z371.1[M+H]+,1H,13CNMR数据见下表;式II化合物结构确证数据:ESIMSm/z413.1[M+H]+,1H,13CNMR数据见下表。式I、II的1H,13CNMR数据(Acetone-d6,400/100MHz)实施例4取产品B(50mg)先经SephadexLH-20凝胶柱层析,洗脱剂为CH2Cl2:MeOH=1:1,再经高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及其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6‑8%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浸泡6‑8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0‑12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2)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用适量的水分散后,用酸调pH至4‑5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后得萃取物;(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经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3‑5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干燥的银杏叶粉碎,加入适量的质量分数为6-8%的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浸泡6-8h后,再加入体积比为1:1的无水乙醇和Na2CO3溶液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10-12h,过滤,滤液浓缩得粗提物;(2)步骤(1)得到的粗提物用适量的水分散后,用酸调pH至4-5后,用乙酸乙酯萃取,乙酸乙酯层浓缩后得萃取物;(3)步骤(2)得到的萃取物经大孔树脂吸附,用体积分数为95%的乙醇洗脱3-5个柱体积,洗脱液浓缩、干燥得所述银杏叶黄酮提取物。2.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粉碎优选粉碎至20-80目,每千克银杏叶使用β-葡萄糖糖苷酶水溶液2.0-2.5L,每千克银杏叶使用无水乙醇4.0-5.0L,Na2CO3溶液的质量分数为3-5%。3.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银杏叶黄酮提取物,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水的用量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发治谢伟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