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981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9 0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通过行为调控的方式调节害虫移动、求偶、交配等行为,从而间接控制害虫的种群数量;同时本装置对蜘蛛、寄生蜂等天敌影响不显著,真正实现害虫的绿色防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成本低,安装简便;通过太阳能供电,绿色环保。适用于茶园等大面积多年生经济作物的害虫绿色防控。

A control device for pest behavior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pest behavior control device. By regulating the behavior of insect pests movement, courtship and mating, the number of pest population is controlled indirectly, and the plant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spiders and parasitic wasps and so on to realize the green control of pests.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 simple install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hrough solar power supply. It is suitable for green pest control of large area perennial economic crops such as tea garde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
本技术及昆虫的物理防治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利用光防治农业害虫的主要方式包括有色粘虫板(如黄板等)和灯光诱捕诱两种。上述两种方法利用昆虫对各类波长光的趋性诱杀。虽然有色粘虫板和灯光诱捕在温室大棚内有很好的害虫防治效果。但在野外大田中的害虫防治效果尚待提升。不同于温室,室外大田空间宽广,存在着许多不可控的环境和生物因素。例如,昆虫为了适应天气的变化会对飞行、求偶、觅食等活动行为进行调节。此外,天气的变化会影响到黄板和灯诱的正常工作。雨水或露水附着在粘板上后会降低粘板的粘性;而大雾或雾霾天气可降低灯光的辐射距离。另一方面,色板和灯诱在消灭害虫的同时,会对其他生物带来影响。在大田环境中,栖息着许多害虫天敌以及其他益虫,它们对田间害虫种群数量的控制具有关键的作用。有色板和灯诱的诱杀具有广谱性,在消灭害虫的同时对益虫的伤害也非常明显。导致最终的害虫防控效果不理想。限制了光在害虫防控中的应用与推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该装置成本低,安装简便;通过太阳能供电,绿色环保。适用于茶园等大面积多年生经济作物的害虫绿色防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控制模块与锂电池、发光模块、高度调节螺母、支撑杆、地插;所述太阳能板位于装置顶部由支撑杆支撑,该太阳能板板面朝上且呈一角度倾斜设置;所述控制模块与锂电池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板背面;所述发光模块设于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太阳能板下方,所述支撑杆由高度调节螺母调整伸缩,且支撑杆下端连接所述地插,以便于整个装置固定于地面上。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板板面呈30-45度倾斜设置。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所述太阳能板为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板,其功率为4W,电压为9V,能够将白天的光照辐射转化电能储存于锂电池中。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及与该微处理器连接的太阳能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和LED驱动电路,所述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太阳能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还与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太阳能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LED驱动电路还与锂电池连接,所述LED驱动电路还与发光模块连接。在本技术一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模块共2组,每1组发光模块均由1套LED绿光灯和1套矩形光斑透镜;每套LED绿光灯功率为1W,波长555~500nm;每套LED绿光灯各罩一套矩形光斑透镜形成1组发光模块;2组发光模块对称安装与太阳能板下方5-10cm;发光模块配光角度为左右45度,上下角度为15度,LED灯安装角度为向下8度,照射时,上角度与地面平行略向下1度左右,下角度向下16度,以使光的利用率最高。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工作时,发出的绿光可显著影响附近害虫的飞行、觅食、求偶、交配等多种行为,在不伤害天敌等非害虫生物的情况下间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实现害虫绿色防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害虫行为调控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图3为图1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害虫行为调控装置的电路原理框图。图中:1-太阳能板,2-控制模块与锂电池,3-发光模块,4-高度调节螺母,5-支撑杆,6-地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如图1-4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包括太阳能板、控制模块与锂电池、发光模块、高度调节螺母、支撑杆、地插;所述太阳能板位于装置顶部由支撑杆支撑,该太阳能板板面朝上且呈一角度倾斜设置;所述控制模块与锂电池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板背面;所述发光模块设于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太阳能板下方,所述支撑杆由高度调节螺母调整伸缩,且支撑杆下端连接所述地插,以便于整个装置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太阳能板板面呈30-45度倾斜设置。所述所述太阳能板为单晶硅或多晶硅太阳能板,其功率为4W,电压为9V,能够将白天的光照辐射转化电能储存于锂电池中。如图4所示,所述控制模块包括微处理器及与该微处理器连接的太阳能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和LED驱动电路,所述太阳能电压检测电路、太阳能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还与太阳能板连接,所述太阳能锂电池充电控制电路、锂电池电压检测电路、LED驱动电路还与锂电池连接,所述LED驱动电路还与发光模块连接。所述发光模块共2组,每1组发光模块均由1套LED绿光灯和1套矩形光斑透镜;每套LED绿光灯功率为1W,波长555~500nm;每套LED绿光灯各罩一套矩形光斑透镜形成1组发光模块;2组发光模块对称安装与太阳能板下方5-10cm;发光模块配光角度为左右45度,上下角度为15度,LED灯安装角度为向下8度,照射时,上角度与地面平行略向下1度左右,下角度向下16度,以使光的利用率最高。上述所述害虫行为调控装置的具体害虫行为调控方式如下,步骤S1、将所述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安装于田间作物中,将地插插入土中,支撑杆与地插结合,太阳能板、控制模块、锂电池、发光模块和高度调节螺母安装于支撑杆相应位置;步骤S2:太阳能板在白天或有光照时吸收光能,对所述锂电池进行充电;充电时所述LED绿光灯处于熄灭状态;夜间或无光照时,太阳能板不对所述锂电池充电,此时LED绿光灯根据微处理器的控制程序进行工作;待天亮或有光照使太阳能板再次对锂电池充电时,所述LED绿光灯停止工作再次处于熄灭状态;如此循环;步骤S3:所述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在夜间或无光照时,所述LED绿灯开始工作,工作方式如下:前三个小时绿灯100%功率亮4秒,后5%-10%功率亮6秒,如此循环;第四个小时100%功率亮4秒,后5%-10%功率亮7秒,如此循环;第五个小时100%功率亮3秒,后5%-10%功率亮7秒;第六小时后直至太阳能板重新对锂电池充电这个时间段,100%功率亮3秒,后5%-10%功率亮10秒。所述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工作时,发出的绿光能够显著影响附近害虫包括飞行、觅食、求偶、交配的行为,在不伤害包括天敌的非害虫生物的情况下间接控制害虫种群数量,实现害虫绿色防控。以上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技术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板、控制模块与锂电池、发光模块、高度调节螺母、支撑杆、地插;所述太阳能板位于装置顶部由支撑杆支撑,该太阳能板板面朝上且呈一角度倾斜设置;所述控制模块与锂电池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板背面;所述发光模块设于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太阳能板下方,所述支撑杆由高度调节螺母调整伸缩,且支撑杆下端连接所述地插,以便于整个装置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发光模块共2组,每1组发光模块均由1套LED绿光灯和1套矩形光斑透镜;每套LED绿光灯功率为1 W,波长555~500 nm;每套LED绿光灯各罩一套矩形光斑透镜形成1组发光模块;2组发光模块对称安装与太阳能板下方5‑10 cm;发光模块配光角度为左右45度,上下角度为15度,LED灯安装角度为向下8度,照射时,上角度与地面平行略向下1度左右,下角度向下16度,以使光的利用率最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害虫行为调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太阳能板、控制模块与锂电池、发光模块、高度调节螺母、支撑杆、地插;所述太阳能板位于装置顶部由支撑杆支撑,该太阳能板板面朝上且呈一角度倾斜设置;所述控制模块与锂电池设置于所述太阳能板背面;所述发光模块设于支撑杆上且位于所述太阳能板下方,所述支撑杆由高度调节螺母调整伸缩,且支撑杆下端连接所述地插,以便于整个装置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发光模块共2组,每1组发光模块均由1套LED绿光灯和1套矩形光斑透镜;每套LED绿光灯功率为1W,波长555~500nm;每套LED绿光灯各罩一套矩形光斑透镜形成1组发光模块;2组发光模块对称安装与太阳能板下方5-10cm;发光模块配光角度为左右45度,上下角度为15度,LED灯安装角度为向下8度,照射时,上角度与地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龙清尤民生黄发胜白建林胡桂萍韩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农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