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包括:通风冷却塔,设置于通风冷却塔底部外边缘的直接空冷凝汽器,用于向直接空冷凝汽器输送蒸汽的排汽管道,用于将直接空冷凝汽器内的凝结水排出的凝结水系统,用于对直接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其中,凝结水系统包括:与直接空冷凝汽器连通的冷却凝结水箱,和与冷却凝结水箱连通的凝结水泵;冷却凝结水箱位于通风冷却塔内。上述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提高了其运行经济性和换热效率,也便于收集经直接空冷凝汽器排出的凝结水,减小了整个空冷系统的占地空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本技术涉及发电厂空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
技术介绍
发电厂空冷技术是一种节水型的火力发电技术,其广泛应用于北方地区。目前,空冷系统分为直接空冷系统和间接空冷系统,其中,直接空冷系统换热效果较好。直接空冷系统主要包括空冷凝汽器和用于向空冷凝汽器鼓风的风机。由于在外部进行空冷,则风机鼓风较易受到自然风和运行背压的影响,导致能耗增加,整个系统的运行经济性较差。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以提高运行经济性和换热效率,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以提高运行经济性和换热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包括:通风冷却塔,设置于所述通风冷却塔底部外边缘的直接空冷凝汽器,用于向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输送蒸汽的排汽管道,用于将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内的凝结水排出的凝结水系统,用于对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凝结水系统包括: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连通的冷却凝结水箱,和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连通的凝结水泵;所述冷却凝结水箱位于所述通风冷却塔内。优选地,所述冷却凝结水箱通过凝结水进管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连通,所述凝结水泵通过凝结水出管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连通;所述凝结水进管包括:沿所述通风冷却塔的径向布置的第一凝结水管段,沿所述通风冷却塔的周向布置的第二凝结水管段,第三凝结水管段;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所述第一凝结水管段、所述第二凝结水管段、所述第三凝结水管段和所述冷却凝结水箱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凝结水管段位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的外围。优选地,所述冷却凝结水箱位于所述通风冷却塔的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凝结水管段位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的内围。优选地,所述抽真空系统的抽真空管道布置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的上端;所述抽真空管道自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汇集于所述通风冷却搭的中部,且所述抽真空管道自所述通风冷却塔的中部向所述通风冷却塔的外部延伸。优选地,所述抽真空管道包括:均沿所述通风冷却塔的周向布置的第一抽真空管段和第二抽真空管段,均沿所述通风冷却塔的径向布置的第三抽真空管段、第四抽真空管段和第五抽真空管段;其中,所述第三抽真空管段、所述第一抽真空管段、所述第四抽真空管段、所述第二抽真空管段和所述第五抽真空管段依次连通,所述第三抽真空管段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连通,所述第一抽真空管段位于所述第二抽真空管段的外围。优选地,所述排汽管道包括:依次连通第一排汽管段、第二排汽管段和第三排汽管段,其中,所述第三排汽管段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连通,所述第二排汽管段沿所述通风冷却塔的周向布置,所述第三排汽管段沿所述通风冷却塔的径向布置。优选地,所述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还包括:用于向所述冷却凝结水箱输送疏水的疏水管道,以及与汽轮机的蒸汽出口连通的排汽装置;其中,所述排汽装置内设有排汽凝结水箱,所述排汽管道与所述排汽装置连通,且所述排汽管道上设有疏水支管,所述疏水支管和所述排汽凝结水箱连通,所述排汽凝结水箱与所述疏水管道连通。优选地,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包括冷却柱,所述冷却柱包括:顺流管束,位于所述顺流管束顶部的逆流管束,与所述顺流管束和所述逆流管束连通的凝结水管;其中,所述逆流管束、所述顺流管束与所述排汽管道引至自然通风冷却塔的各蒸汽分配管连通;所述逆流管束中蒸汽与凝结水的流动方向相反,所述顺流管束中蒸汽与凝结水的流动方向相同。优选地,所述冷却柱自其底端至其顶端向所述通风冷却塔的轴线倾斜,且所述冷却柱的长度方向与所述通风冷却塔的轴线的夹角为8°-12°;所述顺流管束自其底端至其顶端向远离所述凝结水管的方向倾斜,且所述顺流管束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8°-10°;所述逆流管束自其底端至其顶端向远离所述凝结水管的方向倾斜,且所述逆流管束的轴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8°-10°。优选地,所述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还包括用于清洗直接空冷凝汽器的清洗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通过将直接空冷凝汽器设置在通风冷却塔底部外边缘,利用流经通风冷却塔的空气来冷却进入直接空冷凝汽器的蒸汽,实现了利用自然风来冷却直接空冷凝汽器,无需采用风机鼓风,减缓了自然风和运行背压对换热的影响,有效减小了能耗,提高了空冷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同时,本技术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将冷却凝结水箱设置在通风冷却塔的内部,便于收集经直接空冷凝汽器排出的凝结水;同时,充分利用了通风冷却塔的自身空间,无需占用额外的空间,减小了整个空冷系统的占地空间。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系统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通风冷却塔内平面布置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自然通风冷却塔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部分放大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空冷散热器中冷却柱示意图图6为图5的A向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包括:通风冷却塔7,设置于通风冷却塔7底部外边缘的直接空冷凝汽器9,用于向直接空冷凝汽器9输送蒸汽的排汽管道4,用于将直接空冷凝汽器9内的凝结水排出的凝结水系统,用于对直接空冷凝汽器9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上述凝结水系统包括:与直接空冷凝汽器9连通的冷却凝结水箱10,和与冷却凝结水箱10连通的凝结水泵5;冷却凝结水箱10位于通风冷却塔7内。对于上述排汽管道4、抽真空系统、通风冷却塔7以及直接空冷凝汽器9的具体结构及布置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本技术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上述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的空冷原理为:汽轮机排出的乏汽经排汽管道4进入直接空冷凝汽器9,在通风冷却塔7内,空气将直接空冷凝汽器9内的蒸汽冷凝成凝结水,空气被加热并排出通风冷却塔7外,将热量传递到大气中,凝结水进入冷却凝结水箱10,然后经凝结水泵5输送至所需装置。直接空冷凝汽器9中的空气和不凝结气体被抽真空系统抽出并排入大气。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凝结水进入冷却凝结水箱10中除氧后,经凝结水泵5打入回热系统。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通过将直接空冷凝汽器9设置在通风冷却塔7底部外边缘,利用流经通风冷却塔7的空气来冷却流经直接空冷凝汽器9的蒸汽,实现了利用自然风来冷却直接空冷凝汽器9,无需采用风机鼓风,避免了自然风和运行背压对换热的影响,有效减小了能耗,提高了空冷系统的运行经济性。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具有直接空冷和间接空冷两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冷却塔(7),设置于所述通风冷却塔(7)底部外边缘的直接空冷凝汽器(9),用于向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输送蒸汽的排汽管道(4),用于将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内的凝结水排出的凝结水系统,用于对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凝结水系统包括: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连通的冷却凝结水箱(10),和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连通的凝结水泵(5);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位于所述通风冷却塔(7)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通风冷却塔(7),设置于所述通风冷却塔(7)底部外边缘的直接空冷凝汽器(9),用于向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输送蒸汽的排汽管道(4),用于将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内的凝结水排出的凝结水系统,用于对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抽真空的抽真空系统;其中,所述凝结水系统包括: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连通的冷却凝结水箱(10),和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连通的凝结水泵(5);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位于所述通风冷却塔(7)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通过凝结水进管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连通,所述凝结水泵(5)通过凝结水出管(17)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连通;所述凝结水进管包括:沿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径向布置的第一凝结水管段(14),沿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周向布置的第二凝结水管段(15),第三凝结水管段(16);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所述第一凝结水管段(14)、所述第二凝结水管段(15)、所述第三凝结水管段(16)和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依次连通,所述第二凝结水管段(15)位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的外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凝结水箱(10)位于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轴线的一侧,所述第二凝结水管段(15)位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的内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系统的抽真空管道布置于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的上端;所述抽真空管道自所述直接空冷凝汽器(9)汇集于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中部,且所述抽真空管道自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中部向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外部延伸。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然通风直接空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抽真空管道包括:均沿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周向布置的第一抽真空管段(19)和第二抽真空管段(21),均沿所述通风冷却塔(7)的径向布置的第三抽真空管段(18)、第四抽真空管段(20)和第五抽真空管段(22);其中,所述第三抽真空管段(18)、所述第一抽真空管段(1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庆中,曹蓉秀,石红晖,冯云鹏,陈阳,张伟,
申请(专利权)人:国电科学技术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