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335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5:01
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涉及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的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的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包括上焊头、上移动横梁、上机械手、下摄像头、下机械手、机架、下移动横梁、下焊头、平行传输带和传输带基座,其特征在于:机架上方设置有上移动横梁,上移动横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上机械手和上焊头;机架下方设置有下移动横梁,下移动横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下机械手和下焊头,机架两端设置有传输带基座,传输带基座之间设置有平行传输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的改进。
技术介绍
电子元件是组成电子产品的基础,了解常用的电子元件的种类、结构、性能并能正确选用是学习、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常用的电子元件有:电阻、电容、电感、电位器、变压器等,就安装方式而言,目前可分为传统安装和表面安装两大类。三极管、二极管称为电子器件。电子元件的焊接现在已经采用机械自动化批量生产,对于一些小型加工企业来说,通常生产量较小,完成一批生产后,进行下一种类的电子器件焊接则需要对焊接设备进行修改、调整。这种情况制约了生产效率,而且每次修改不仅降低设备整体精度和使用寿命,而且改造成本大。现有的焊接设备,如,一种焊接设备包括底板和焊接板,底板两侧设有焊接板的承接柱,两承接柱相对的一侧设有固定线路板的定位槽,底板上还设有两根以上线路板的支撑柱,底板的承接柱端面与线路板端面齐平;焊接板位于线路板上,其两端置于底板的承接柱上,焊接板由紧固开关与线路板固定。将线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固定好后,再将线路板固定到焊接板上进行焊接,从而保证电子元件紧贴线路板,与线路板连接牢固,不会发送跑位现象,进而可达到提高线路板使用的耐久性和可靠性。一种焊接设备,包括机架主体,工作台和焊架,所述机架主体设置在工作台上面,焊架设置在机架主体的前方,其特征是,所述轨道一设置在机架主体上,轨道一上设置有左右滑块二和左右滑块一,左右滑块二上设置有上下滑块二,左右滑块一上设置有上下滑块一;所述送料机设置在机架主体的左下方,送料机上方设置有工件槽一,可以做到薄板和电器元件自动拼接、紧固、焊接与上下料,有效的解决了人工拼接与上下料的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缺点。具有焊接工序和上下料工序的同步进行的优点,安全性、质量、效率、自动化程度大大提高。一种焊接设备,包括铝基板PCB、双面环氧板和导电件;所述的铝基板PCB正面需焊接的元器件的位置上开设有沉槽,焊接有插件元器件的双面环氧板契合在铝基板PCB上的沉槽内,在双面环氧板与铝基板PCB接缝间跨接两个导电件。将双面环氧板契合在铝基板PCB上的沉槽内,在契合之前先将需要焊接的插件元器件焊接在双面环氧板上,在双面环氧板的背面对插件元器件进行焊接,使得插件元器件可更加贴合双面环氧板,即,更加贴合PCB板。故,具有成本低廉、焊接容易的优点。上述焊接设备,均适应范围较为狭窄,不能适应中小型企业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适应性强的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为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包括上焊头、上移动横梁、上机械手、下摄像头、下机械手、机架、下移动横梁、下焊头、平行传输带和传输带基座,其特征在于:机架上方设置有上移动横梁,上移动横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上机械手和上焊头;机架下方设置有下移动横梁,下移动横梁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下机械手和下焊头,机架两端设置有传输带基座,传输带基座之间设置有平行传输带。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行传输带通过传输带基座可调整平行传输带之间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底部设置有下摄像头,机架顶部设置有上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摄像头拍摄电路板图像,与预存图像对比,得出结果后控制上焊头、上机械手、下焊头、下机械手对电器元件进行焊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包括上焊头、上移动横梁、上机械手、下摄像头、下机械手、机架、下移动横梁、下焊头、平行传输带和传输带基座,其构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电路板的情况自由改变,无需在更换产品时对设备进行调整,使用方便,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101为上焊头、102为上移动横梁、103为上机械手、104为下摄像头、105为下机械手、106为机架、107为下移动横梁、108为下焊头、109为平行传输带、110为传输带基座。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包括上焊头101、上移动横梁102、上机械手103、下摄像头104、下机械手105、机架106、下移动横梁107、下焊头108、平行传输带109和传输带基座110,其特征在于:机架106上方设置有上移动横梁102,上移动横梁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上机械手103和上焊头101;机架106下方设置有下移动横梁107,下移动横梁1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下机械手105和下焊头108,机架106两端设置有传输带基座110,传输带基座110之间设置有平行传输带1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行传输带109通过传输带基座110可调整平行传输带109之间的距离。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106底部设置有下摄像头104,机架106顶部设置有上摄像头。作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摄像头拍摄电路板图像,与预存图像对比,得出结果后控制上焊头101、上机械手103、下焊头108、下机械手105对电器元件进行焊接。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包括上焊头101、上移动横梁102、上机械手103、下摄像头104、下机械手105、机架106、下移动横梁107、下焊头108、平行传输带109和传输带基座110,其构件少,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本专利技术可根据电路板的情况自由改变,无需在更换产品时对设备进行调整,使用方便,节约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包括上焊头(101)、上移动横梁(102)、上机械手(103)、下摄像头(104)、下机械手(105)、机架(106)、下移动横梁(107)、下焊头(108)、平行传输带(109)和传输带基座(110),其特征在于:机架(106)上方设置有上移动横梁(102),上移动横梁(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上机械手(103)和上焊头(101);机架(106)下方设置有下移动横梁(107),下移动横梁(1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下机械手(105)和下焊头(108),机架(106)两端设置有传输带基座(110),传输带基座(110)之间设置有平行传输带(10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电器元件焊接设备,包括上焊头(101)、上移动横梁(102)、上机械手(103)、下摄像头(104)、下机械手(105)、机架(106)、下移动横梁(107)、下焊头(108)、平行传输带(109)和传输带基座(110),其特征在于:机架(106)上方设置有上移动横梁(102),上移动横梁(10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上机械手(103)和上焊头(101);机架(106)下方设置有下移动横梁(107),下移动横梁(107)的两侧分别设置有可移动的下机械手(105)和下焊头(108),机架(106)两端设置有传输带基座(110),传输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程程李富佳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元生鑫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