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41217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3: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包括接地元件与天线元件。天线元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第一辐射部电性连接在馈入点与接地元件的边缘之间,且天线元件通过由第一辐射部所形成的第一路径操作在第一频段。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辐射部,且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为第一开路端。第三辐射部电性连接在第二辐射部与接地元件的边缘之间。天线元件通过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所形成的第二路径操作在第二频段。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增加天线元件的电感量,进而可以减少金属环境中的电容效应对天线元件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升天线元件的效能,并可提升移动装置的通信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移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移动装置,且尤其涉及一种包括天线元件的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具有金属质感的移动装置(例如,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因此,移动装置大多设有金属材质的壳体,例如:金属背盖,以突显产品的独特性与外观设计。然而,移动装置的壳体所形成的金属环境往往会引发电容效应,进而影响天线元件的效能。举例来说,移动装置的金属背盖与天线元件之间可形成等效电容,且所形成的等效电容往往会导致天线元件的辐射效率的降低,从而降低移动装置的通信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移动装置,包括可操作在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的天线元件,且天线元件分别通过第一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电性连接至接地元件。借此,将可减少金属环境中的电容效应对天线元件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升天线元件的效能,并可提升移动装置的通信品质。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包括接地元件与天线元件。天线元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第一辐射部电性连接在馈入点与接地元件的边缘之间,并包括沿着接地元件的边缘延伸的第一区段。第一辐射部形成从馈入点延伸至接地元件的边缘的第一路径,且天线元件通过第一路径操作在第一频段。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辐射部,且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为第一开路端。第三辐射部电性连接在第二辐射部与接地元件的边缘之间。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设置在第一区段与接地元件的边缘之间。此外,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形成从第一开路端延伸至接地元件的边缘的第二路径,且天线元件通过第二路径操作在第二频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辐射部形成环形天线结构,且第二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形成倒F形天线结构。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移动装置可形成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以操作在第一频段与第二频段。此外,天线元件可分别通过第一辐射部与第三辐射部电性连接至接地元件。借此,将可减少金属环境中的电容效应对天线元件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升天线元件的效能,并可提升移动装置的通信品质。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天线元件的S参数(S11)图。图3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移动装置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天线元件的辐射效率图。图5为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天线元件的辐射场型图。附图标号说明:100:移动装置;101:第一路径;102:第二路径;110:接地元件;111:边缘;120:天线元件;121:第一辐射部;122:第二辐射部;122A:第一开路端;123:第三辐射部;131:第一区段;132:第二区段;133:第三区段;134:第四区段;140:延伸部;140A:第二开路端;150:基板;151、152:表面;160:金属壳体;171:长度;172:宽度;FP1:馈入点;201:第一共振模态;202:倍频模态;203:第二共振模态;210:第一频段;220:第二频段;310:边框;320:金属背盖;330:触控显示器。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移动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移动装置100包括接地元件110与天线元件120。其中,接地元件110包括边缘111。天线元件120包括第一辐射部121、第二辐射部122与第三辐射部123。第一辐射部121电性连接在馈入点FP1与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之间,且第一辐射部121可形成从馈入点FP1延伸至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的第一路径101。第二辐射部12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一辐射部121,且第二辐射部122的第二端为第一开路端122A。第三辐射部123电性连接在第二辐射部122与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之间。第二辐射部122与第三辐射部123可形成从第一开路端122A延伸至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的第二路径102。在操作上,天线元件120可通过馈入点FP1接收来自移动装置100中的收发器(未示出)的馈入信号。例如,天线元件120可通过同轴缆线(未示出)电性连接至收发器,其中同轴缆线的内导体电性连接至馈入点FP1,且同轴缆线的外导体电性连接至接地元件110。在馈入信号的激发下,天线元件120可通过第一路径101操作在第一频段,且天线元件120可通过第二路径102操作在第二频段。值得一提的是,天线元件120中的第一辐射部121与第三辐射部123皆电性连接至接地元件110,也即天线元件120可分别利用第一辐射部121与第三辐射部123形成短路路径。借此,将可增加天线元件120的电感量,进而可以减少金属环境中的电容效应对天线元件120所造成的影响,从而有助于提升天线元件120的效能,并可提升移动装置100的通信品质。举例来说,第一辐射部121可形成短路至接地元件110的环形天线(loopantenna)结构,且第一路径101相当于环形天线结构的共振路径。在操作上,环形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第一频段,且环形天线结构的共振路径的长度(也即,第一路径101的长度)为第一频段的最低频率的1/2波长。此外,环形天线结构本身具有电感性,因此可以降低金属环境中的电容效应对环形天线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另一方面,第二辐射部122与第三辐射部123可形成具有短路部的倒F形天线(inverted-Fantenna)结构。其中,第二辐射部122的第一端相当于倒F形天线结构的馈入端,第三辐射部123相当于倒F形天线结构的短路部,且第二路径102相当于倒F形天线结构的共振路径。在操作上,倒F形天线结构可操作在第二频段,且倒F形天线结构的共振路径的长度(也即,第二路径102的长度)为第二频段的最低频率的1/4波长。此外,倒F形天线结构的短路端可产生电感性,因此可以降低金属环境中的电容效应对倒F形天线结构所造成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倒F形天线结构的短路部可形成较强的电感性。因此,在整体配置上,相较于第一辐射部121,用以形成倒F形天线结构的第二与第三辐射部122~123更为邻近接地元件110。借此,将可降低接地元件110所引发的电容效应对天线元件120所造成的影响。此外,倒F形天线结构可设置在环形天线结构与接地元件110之间。举例来说,第一辐射部121包括第一区段131,且第一区段131沿着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延伸。第二辐射部122与第三辐射部123设置在第一区段131与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之间。也即,第三辐射部123、第二辐射部122与第一区段131沿着垂直于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的方向依序排列。借此,第一辐射部121将可环绕第二辐射部122与第三辐射部123,也即第一至第三辐射部121~123将可设置在同一侧(例如,第一至第三辐射部121~123大多是位在馈入点FP1的左侧),从而可缩减天线元件120的尺寸,并有助于移动装置100的微型化。进一步来看,第一辐射部121还包括第二区段132、第三区段133与第四区段134。其中,第二区段132沿着接地元件110的边缘111延伸。此外,第二区段132的第一端具有馈入点FP1,并电性连接第二辐射部122的第一端。第三区段133电性连接在第二区段132的第二端与第一区段131的第一端之间。第四区段134电性连接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移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元件;以及天线元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电性连接在馈入点与所述接地元件的边缘之间,并包括沿着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延伸的第一区段,所述第一辐射部形成从所述馈入点延伸至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的第一路径,所述天线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路径操作在第一频段;第二辐射部,其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为第一开路端;以及第三辐射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之间,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第三辐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之间,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第三辐射部形成从所述第一开路端延伸至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的第二路径,所述天线元件通过所述第二路径操作在第二频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接地元件;以及天线元件,包括:第一辐射部,电性连接在馈入点与所述接地元件的边缘之间,并包括沿着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延伸的第一区段,所述第一辐射部形成从所述馈入点延伸至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的第一路径,所述天线元件通过所述第一路径操作在第一频段;第二辐射部,其第一端电性连接所述第一辐射部,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二端为第一开路端;以及第三辐射部,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之间,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第三辐射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区段与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之间,所述第二辐射部与所述第三辐射部形成从所述第一开路端延伸至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的第二路径,所述天线元件通过所述第二路径操作在第二频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还包括:第二区段,沿着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延伸,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一端具有所述馈入点并电性连接所述第二辐射部的第一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与所述第二辐射部平行于所述接地元件的所述边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部还包括:第三区段,电性连接在所述第二区段的第二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士庭张琨盛林敬基
申请(专利权)人: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