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加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4016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结构加强板,水平排布的上钢板、下钢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形成截面呈“工”字形的结构,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内部均沿着水平横向循环排布设置有支撑组件a,支撑组件a包括拱桥形板和梯形支撑块,梯形支撑块反向嵌设在拱桥形板的中部;加强板设置为圆柱体结构,加强板的纵向中心轴处设置有钢梁,与钢梁相对应的两内侧壁呈中心对称排布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沿着加强板的侧壁截面呈凹弧形切割形成三角块状结构。通过钢梁保证了抗压性能,加强块提高了加强板的稳定性和表面质量;支撑组件a充分缓解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压力;钢结构加强板在进行安装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延长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结构加强板
本技术属于钢结构设备
,具体涉及钢结构加强板。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促进各行业发展,承重梁钢结构被广泛应用在很多领域,如电梯、桥梁、房屋等。采用钢结构框架作为承载结构,使得建筑物牢固而且稳定。型钢是具有确定断面形状且长度和截面周长之比相当大的直条钢材,因其具有多个方向抗弯能力强,在承载条件相同时,可节约金属10-15%,且施工简单、节约成本和结构重量轻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现有技术中钢结构体,虽然结构简单,但是钢结构体的整体强度低,其承受振动和冲击载荷的能力较弱,导致整个钢结构的支撑度下降,使得使用寿命的减少。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存在承载能力高于被连接竖梁的承载力,钢板板容易弯曲变形,梁柱整体容易移位,造成整个建筑物的不稳定。因此,如何研发一种新型钢结构加强板,提高承重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支撑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钢结构加强板。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钢结构加强板,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加强板,水平排布的上钢板、下钢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形成截面呈“工”字形的结构,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内部均沿着水平横向循环排布设置有支撑组件a,支撑组件a包括拱桥形板和梯形支撑块,梯形支撑块反向嵌设在拱桥形板的中部;加强板设置为圆柱体结构,加强板的纵向中心轴处设置有钢梁,与钢梁相对应的两内侧壁呈中心对称排布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沿着加强板的侧壁截面呈凹弧形切割形成三角块状结构。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a的拱桥形板的高度小于上钢板或下钢板的厚度。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a的梯形支撑块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梯形支撑块的厚度为拱桥形板的高度的一半。进一步的,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内部的支撑组件a可替换为支撑组件b。更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b包倒“V”字形的支撑钢板和配重球,配重球相切设置在倒“V”字形的支撑钢板的内侧壁。更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球设置为实心球。更进一步的,所述配重球内嵌设有三角形加强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中的加强板通过钢梁保证了抗压性能,加强块提高了加强板的稳定性和表面质量;支撑组件a的拱桥形板具有一定的承重力,拱桥形板的侧壁对梯形支撑块起到限位作用,充分缓解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压力;支撑组件b的物理结构强度高,支撑性能好,提高承重力;钢结构加强板在进行安装时,可以承受较大的振动和冲击载荷,延长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件a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件b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上钢板;2、加强块;3、钢梁;4、下钢板;5、拱桥形板;6、梯形支撑块;7、支撑钢板;8、配重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实施例1如图1和图2所示,钢结构加强板,包括上钢板1、下钢板4和加强板,水平排布的上钢板1、下钢板4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形成截面呈“工”字形的结构,所述上钢板1和下钢板4的内部均沿着水平横向循环排布设置有支撑组件a,支撑组件a包括拱桥形板5和梯形支撑块6,梯形支撑块6反向嵌设在拱桥形板5的中部;加强板设置为圆柱体结构,加强板的纵向中心轴处设置有钢梁3,与钢梁3相对应的两内侧壁呈中心对称排布设置有加强块2,加强块2沿着加强板的侧壁截面呈凹弧形切割形成三角块状结构。加强板内部的钢梁3有效的提高了工字钢结构加强板的强度,从而保证了抗压性能,刚梁两侧的加强块2与加强板的侧壁良好融合,呈中心对称的排布方式,大大提高了上钢板1和下钢板4之间的结构强度,减少加强板两内侧弧形加强块2与钢梁3接缝处的变形,提高了加强板的稳定性和表面质量。支撑组件a的拱桥形板5的高度小于上钢板1或下钢板4的厚度。该设计使拱桥形板5自身具有一定的厚度,采用桥梁结构的设计方式,使其具有一定的承重力,同时,拱桥形板5的侧壁对梯形支撑块6起到限位作用,用于缓冲压力。支撑组件a的梯形支撑块6设置为等腰梯形结构,梯形支撑块6的厚度为拱桥形板5的高度的一半。梯形支撑块6采用倒立安装的方式,使梯形支撑块6和拱桥形板5紧密卡合,相互支撑,充分缓解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压力。本技术中的钢结构加强板在进行安装时,结构设计合理,刚性好,结构稳定性高,可以承受较大的振动和冲击载荷,适用于一些多地震发生带等对自然灾害抵抗力要求较高的的建筑结构中,上钢板1、下钢板4增大了接触面积,加强板沿着纵向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不同于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上钢板1和下钢板4内部的支撑组件a可替换为支撑组件b。支撑组件b包倒“V”字形的支撑钢板7和配重球8,配重球8相切设置在倒“V”字形的支撑钢板7的内侧壁。配重球8可有效的将上钢板1和下钢板4的重心下移,提高了上钢板1和下钢板4底部的沉稳性,物理结构强度高,支撑性能好,避免发生形变,倒“V”字形的支撑钢板7将竖直方向上的力向两侧延伸,缓解压力,提高承重力,延长使用寿命。配重球8设置为实心球。优良的填充性,提高配重球8的致密度,使重心稳定。配重球8内嵌设有三角形加强筋。加强筋起到支撑、加强紧固性,增加整体的结构强度,形成均匀分布的加强力度,延长整体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实质范围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钢结构加强板

【技术保护点】
钢结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加强板,水平排布的上钢板、下钢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形成截面呈“工”字形的结构,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内部均沿着水平横向循环排布设置有支撑组件a,支撑组件a包括拱桥形板和梯形支撑块,梯形支撑块反向嵌设在拱桥形板的中部;加强板设置为圆柱体结构,加强板的纵向中心轴处设置有钢梁,与钢梁相对应的两内侧壁呈中心对称排布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沿着加强板的侧壁截面呈凹弧形切割形成三角块状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结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钢板、下钢板和加强板,水平排布的上钢板、下钢板通过竖直加强板连接形成截面呈“工”字形的结构,所述上钢板和下钢板的内部均沿着水平横向循环排布设置有支撑组件a,支撑组件a包括拱桥形板和梯形支撑块,梯形支撑块反向嵌设在拱桥形板的中部;加强板设置为圆柱体结构,加强板的纵向中心轴处设置有钢梁,与钢梁相对应的两内侧壁呈中心对称排布设置有加强块,加强块沿着加强板的侧壁截面呈凹弧形切割形成三角块状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钢结构加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a的拱桥形板的高度小于上钢板或下钢板的厚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得刚孙广田官军伟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顺泰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