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卡固结构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791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卡固结构,该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装置本体与一基座。装置本体包含一壳体及一保护盖。保护盖连接壳体、覆盖壳体的破孔部,并且与壳体共同定义出一连接破孔部的容置空间。基座可分离地连接装置本体。基座包含一座体、一凸出结构、二定位部及一卡榫件。凸出结构凸设于座体上,且连接破孔部,这些定位部位于凸出结构背对座体的一面,通过破孔部伸入容置空间,且抵靠保护盖。卡榫件可转动地位于定位部之间,并且卡榫件经旋转后横跨于破孔部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将锁固与定位手段设计于同处,以改善上述占用配置空间以及耗费额外材料成本之问题与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卡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卡固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卡固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因应不同用途的多种计算机相关产品在数十年内不断的问世,以满足不同需求的使用者。举例来说,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机或智能型通讯装置可以移动于室内各处或室外等场合进行上网或数据信息的交换。此外,笔记本电脑可分离地锁合于一基座上,以便提供笔记本电脑更多的功能扩充,或者,让笔记本电脑站立于基座后以调整其显示视角。然而,由于现有笔记本电脑与基座的锁固与定位系为分开设计,不仅占用基座与笔记本电脑的配置空间,也携需要耗费额外的材料成本。如此,由于笔记本电脑与基座之锁固与定位设计仍具有进步的空间,故,如何改善上述问题与不便实乃相关业者目前刻不容缓的一重要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卡固结构,藉以将锁固与定位手段设计于同处,以改善上述占用配置空间以及耗费额外材料成本的问题与不便。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此种卡固结构适用于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的组合,且此卡固结构包含一凸出结构、二定位部、一卡榫件、一底板与一保护盖。凸出结构用以连接第一本体。定位部共同地位于凸出结构的一面。卡榫件可转动地位于这些定位部之间。底板用以连接第二本体,且底板具有一第一贯穿狭口。保护盖连接底板的一面,覆盖第一贯穿狭口,并且与底板的那面共同定义出一接通第一贯穿狭口的容置空间。如此,当卡榫件与这些定位部皆位于容置空间内,且卡榫件横跨于第一贯穿狭口时,第一本体固定于第二本体上。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卡榫件包含一卡扣部及一转轴部。卡扣部位于容置空间内。转轴部的一端同轴地连接卡扣部,转轴部的另一端位于凸出结构内。此外,转轴部具有一长轴方向,卡扣部绕着长轴方向旋转以定义出一旋转路径,且该些定位部位于该旋转路径上。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卡扣部包含一中央部及二卡扣肋。中央部同轴地连接转轴部。这些卡扣肋位于中央部的二相对侧,且这些卡扣肋彼此平行。每一卡扣肋的长轴方向与转轴部的长轴方向彼此垂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贯穿狭口的长轴方向与每一卡扣肋的长轴方向相交。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凸出结构连接贯穿狭口。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此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包含一装置本体与一基座。装置本体包含一壳体及一保护盖。壳体具有一破孔部。保护盖连接壳体、覆盖破孔部,并且与壳体共同定义出一接通破孔部之容置空间。基座可分离地连接装置本体。基座包含一座体、一凸出结构、二个定位部及一卡榫件。凸出结构凸设于座体上,且连接破孔部。这些定位部位于凸出结构背对座体的一面,通过破孔部伸入容置空间,且抵靠保护盖。卡榫件可转动地位于这些定位部之间,并且横跨于破孔部上。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壳体包含一底板与一强化板。强化板迭设于底板上。底板包含一第一贯穿狭口。强化板包含一第二贯穿狭口。第二贯穿狭口接通第一贯穿狭口以形成上述破孔部。保护盖经过第二贯穿狭口连接底板,并覆盖第一贯穿狭口。凸出结构位于第一贯穿狭口内且抵接强化板,且凸出结构于座体与壳体之间形成一气隙。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卡榫件包含一卡扣部及一转轴部。卡扣部位于容置空间内。转轴部的一端同轴地连接卡扣部,转轴部的另一端位于凸出结构以及座体内。卡扣部绕着转轴部的长轴方向旋转以定义出一旋转路径,且该些定位部位于此旋转路径上。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卡扣部包含一中央部及二卡扣肋。中央部同轴地连接转轴部。这些卡扣肋位于中央部的二相对侧,且这些卡扣肋彼此平行。每一卡扣肋的长轴方向与转轴部的长轴方向彼此垂直。在本专利技术一或多个实施方式中,基座包含一操作部、一连动部与一旋转肋。操作部位于基座上。连动部可活动地位于基座内,且连接操作部。旋转肋的一端枢接连动部,且另一端固接转轴部。以上所述仅系用以阐述本专利技术所欲解决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及其产生的功效等等,本专利技术的具体细节将在下文的实施方式及相关图式中详细介绍。附图说明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图式的说明如下:图1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图2A绘示图1的下部件的内表面的局部上视图;图2B绘示沿图2A的线段A-A的局部剖面图;图3绘示图1的基座的区域M的局部放大图;图4A~图4B绘示在图1基座与装置本体于组合时,其卡榫件于保护盖内的位置示意图,其观看视角与图2A相同;图5A绘示图4A的线段B-B的局部剖面图;图5B绘示图4BD线段C-C的局部剖面图;以及图6绘示本专利技术的可携式电子装置的基座根据一实施方式的分解图。10:可携式电子装置100:装置本体101:键盘110:上部件120:下部件121:内表面122:外表面130:壳体131:底板131S:第一贯穿狭口132:强化板132S:第二贯穿狭口140:破孔部150:保护盖151:容置空间152:弧面区200:显示屏幕300:基座310:座体311:底壳312:顶壳320:凸出结构321:顶面322:定位部323:上表面324:平整侧面325:弧形侧面330:卡榫件331:卡扣部332:中央部333:卡扣肋334:转轴部340:操作部350:连动部360:旋转肋A-A、B-B、C-C:线段D:方向G:气隙L1:第一长轴方向L2:第二长轴方向L3:第三长轴方向M:区域具体实施方式本揭露特别以下述例子加以描述,在通篇说明书的任何地方的例子,包含在此所讨论的任何用词的例子的使用,仅系用以举例说明,当然不限制本揭露或任何例示用词的范围与意义,因为对于熟习此技艺者而言,在不脱离本揭示内容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揭示内容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另外,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可能可以达成多个技术效果,或申请专利范围不须达成本专利技术所揭露的全部目的、优点或特点。熟习此技艺者实施申请专利之专利技术时应当知道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其各组件除说明书叙述的目的、优点或特点,还包含了其他虽未明示但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质上即具有的目的、优点或特点。因此通篇说明书中对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叙述的目的、优点或特点并非用以限制熟习此技艺者通过通篇说明书。此外,摘要部分和标题仅是用来辅助专利文件搜寻的用,并非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专利范围。在通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中,除有特别注明,否则“一”以及“该”的意义包含这一类叙述包括“一或至少一”该组件或成分。亦即,除非从特定上下文明显可见将复数排除在外,否则单数冠词亦包括复数个组件或成分的叙述。而且,在通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中,除有特别注明,否则「在其中」的意思可包含“在其中”与“在其上”;此外“组件A在组件B的上/下”以及“组件A在组件B上/下”或其他类似位置关系表示,除非有特别注明,否则其意义应仅是表示两组件的位置相对关系,因此应包含两组件直接或间接的耦接;在通篇说明书与申请专利范围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公开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从业人员(practitioner)在有关本揭露之描述上额外的引导。此外,可了解如在此所使用的用词「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可携式电子装置及其卡固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的组合,该卡固结构包含:一凸出结构,用以连接该第一本体;二定位部,共同地位于该凸出结构的一面;一卡榫件,可转动地位该些定位部之间;一底板,用以连接该第二本体,且该底板具有一贯穿狭口;以及一保护盖,连接该底板的一面,覆盖该贯穿狭口,并且与该底板的该面共同定义出一接通该贯穿狭口的容置空间,其中,当该卡榫件与该些定位部皆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卡榫件横跨于该贯穿狭口上时,该第一本体固定于该第二本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适用于一第一本体与一第二本体的组合,该卡固结构包含:一凸出结构,用以连接该第一本体;二定位部,共同地位于该凸出结构的一面;一卡榫件,可转动地位该些定位部之间;一底板,用以连接该第二本体,且该底板具有一贯穿狭口;以及一保护盖,连接该底板的一面,覆盖该贯穿狭口,并且与该底板的该面共同定义出一接通该贯穿狭口的容置空间,其中,当该卡榫件与该些定位部皆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且该卡榫件横跨于该贯穿狭口上时,该第一本体固定于该第二本体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榫件包含:一卡扣部,位于该容置空间内;以及一转轴部,该转轴部的一端同轴地连接该卡扣部,该转轴部的另一端位于该凸出结构内,其中该卡扣部绕着该转轴部的一长轴方向旋转以定义出一旋转路径,且该些定位部位于该旋转路径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卡扣部包含:一中央部,同轴地连接该转轴部;以及二卡扣肋,位于该中央部的二相对侧,且该些卡扣肋彼此平行,其中每一该些卡扣肋的一长轴方向与该转轴部的该长轴方向彼此垂直。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贯穿狭口的一长轴方向与每一该些卡扣肋的一长轴方向相交。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凸出结构连接该贯穿狭口。6.一种可携式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一装置本体,包含一壳体及一保护盖,该壳体具有一破孔部,该保护盖连接该壳体、覆盖该破孔部,并且与该壳体共同定义出一接通该破孔部的容置空间;以及一基座,可分离地连接该装置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心宇吴柏谚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科技有限公司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