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状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7381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即便在使用顶视型的LED的情况下也实现轻薄化。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基板,其具有带形的带状部与从带状部的中央部朝向带状部的短边方向突出的外部连接部,并且设置有作为一个主面的搭载面以及作为与搭载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布线面;多个光源单元,它们设置为多个光源被串联连接,在两端侧分别具有第一极与第二极,并在基板的带状部的搭载面沿长边方向排列配置,光源的发光面与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第一布线,其设置于布线面,并且共用地连接外部连接部与第一极之间;以及第二布线,其设置于布线面,并且连接外部连接部与第二极之间。

Surface lighting devic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urface lighting device, which is even thinner even when the top view type LED is used. A facet lighting devic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substrate, which has a belt shaped part and an external connection projecting from the short side direction of the belt part from the central part of the belt part, and is provided with a carrying surface as a main surface and a side surface as the opposite side of the face phase; a plurality of light source units are set up. A plurality of light sources are connected in series, the first pole and the second pole are arranged on both sides, and the carrying surface of the band part of the substrate is arranged along the long side direction, the light emitting surface of the light source is opposed to the side of the light guide plate; the first wiring is arranged on the cloth line surface, and is in common connection between the external connection part and the first pole; The two wiring is arranged on the cloth line surface, and is connected between the external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second po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面状照明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面状照明装置。
技术介绍
存在顶视型的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配置为与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的面状照明装置。在该面状照明装置中,例如,串联连接多个LED而构成的光源单元被并联连接(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98905号公报然而,若将多个光源单元并联连接,则由于在安装该光源单元的基板中,必须使多数的布线沿基板的短边方向排列绕行,所以不得不加宽基板的短边方向的宽度。由此,该基板的短边方向的宽度受影响,存在对面状照明装置的轻薄化造成妨碍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情况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即便在使用顶视型的LED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轻薄化的面状照明装置。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实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具备基板、多个光源单元、第一布线以及第二布线。上述基板具有带形的带状部以及从上述带状部的中央部朝向上述带状部的短边方向突出的外部连接部,并且设置有作为一个主面的搭载面以及作为与上述搭载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布线面。多个上述光源单元设置为串联连接多个光源,并且在多个上述光源单元的两端侧分别具有第一极与第二极,且在上述基板的上述带状部的上述搭载面沿上述带状部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上述光源的发光面与导光板的侧面对置。上述第一布线设置于上述基板的上述布线面,并且共用地将上述外部连接部与上述第一极之间连接。上述第二布线设置于上述基板的上述布线面,并且将上述外部连接部与上述第二极之间连接。而且,上述外部连接部相对于多个上述光源单元设置为一个,与一个外部连接部对应的全部上述光源单元的上述第一极设置为相比该光源单元的上述第二极远离该外部连接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即便在使用顶视型的LED的情况下,也能够实现轻薄化。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图3A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基板的搭载面侧的主视图。图3B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基板的布线面侧的主视图。图4A是示意地表示比较例1中的基板的搭载面侧的主视图。图4B是示意地表示比较例1中的基板的布线面侧的主视图。图5A是示意地表示比较例2中的基板的搭载面侧的主视图。图5B是示意地表示比较例2中的基板的布线面侧的主视图。图6A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基板的搭载面侧的主视图。图6B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基板的布线面侧的主视图。图7A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基板的搭载面侧的主视图。图7B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基板的布线面侧的主视图。图8A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基板的搭载面侧的主视图。图8B是示意地表示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基板的布线面侧的主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0…面状照明装置;12…基板;12a…搭载面;12b…布线面;12c…带状部;12d…外部连接部;12e…对置区域;14…LED(光源);14a…发光面;15…导光板;15a…侧面;24、24A~24F…光源单元;50、50A~50F…正极;51、51A~51F…负极;60…第一布线;61、61A~61F…第二布线;70…第一端子;71、71A~71F…第二端子。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此外,附图中的各要素的尺寸关系、各要素的比率等存在与现实不同的情况。在附图的相互间,也存在包含相互的尺寸关系、比率不同的部分的情况。<面状照明装置的概要>首先,使用图1说明面状照明装置10的概要。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10的外观的一个例子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10从有效区域40射出光,该有效区域40是未被遮光片30覆盖的射出区域。即,通过遮光片30规定有效区域40。实施方式的面状照明装置10被用作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灯。该液晶显示装置例如在智能手机中使用。此外,在图1中,比右侧的遮光片30靠左侧的遮光片30的宽度较宽。这是因为右侧的遮光片30覆盖不包含后述的LED14、基板12等在内的比较窄的区域,另一方面,左侧的遮光片30覆盖包含后述的LED14、基板12等在内的比较宽的区域。左侧的遮光片30的宽度例如为1.5mm。<面状照明装置的详细结构>接下来,使用图2说明面状照明装置10的详细结构。图2是图1的A-A线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面状照明装置10包含框架11、基板12、连接部件13、LED14、导光板15、第一连结部件16、第二连结部件17、扩散片18、棱镜片19、反射片21以及遮光片30。框架11是对基板12、连接部件13、LED14、导光板15、第一连结部件16、第二连结部件17、扩散片18以及棱镜片19进行收纳的部件。框架11的刚性与光的反射率较大,框架11例如是不锈钢制的板金框架。框架11具有底部11a与侧壁部11b。底部11a是沿导光板15的后述背面15c扩展的部位。底部11a具有底面11c。该底面11c具有平面11c1与形成于后述的凹部11e的凹状的面11c2。其中,在凹状的面11c2载置有LED14、导光板15的至少一部分。侧壁部11b是沿导光板15的后述侧面15a的长边朝光从底部11a射出的方向(底面11c中的平面11c1的法线方向)一体地立起的部位。侧壁部11b具有侧面11d。另外,在底部11a形成有凹部11e。凹部11e是形成为向与光从底面11c的侧面11d侧的部分沿侧面11d射出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凹陷的部位。凹部11e在底部具有凹状的面11c2。而且,凹部11e的宽度形成为供第一连结部件16配置于凹状的面11c2那样的宽度。基板12例如是FPC(FlexiblePrintedCircuit:柔性印刷电路)。基板12是具有2个主面并且在一个主面亦即搭载面12a安装有LED14的基板。而且,在与搭载面12a相反的一侧的主面亦即布线面12b设置有第一布线60(参照图3B)与第二布线61A~61D(参照图3B)。基板12具有带形的带状部12c与从带状部12c的底边侧向下方突出的外部连接部12d。该外部连接部12d插通在框架11的凹部11e形成的贯通孔(未图示),并且在凹部11e的与凹状的面11c2相反的面侧向平面11c1侧折弯。另外,在基板12以将外部连接部12d与多个LED14之间相连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布线60与第二布线61A~61D。而且,外部连接部12d与外部电源(未图示)连接,经由第一布线60、第二布线61A~61D将来自该外部电源的电力供给至多个LED14,由此能够使多个LED14发光。基板12的详细结构后面叙述。连接部件13是相对于框架11的侧面11d固定基板12的部件。连接部件13例如是绝缘性的双面胶带。而且,通过连接部件13的一个面粘贴于基板12的布线面12b,另一面粘贴于侧面11d,从而相对于侧面11d固定基板12。LED14是点状的光源(点状光源)。LED14例如是由蓝色LED与黄色荧光体构成的疑似白色LED。LED14作为整体形成为长方体状,是在与安装于基板12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发光面14a的所谓顶视型的LED。在实施方式中,LED14设置有多个。另外,多个LED14在使其发光面14a与导光板15的侧面15a对置的状态下沿侧面15a的长边方向排列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面状照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中,具备:基板,该基板具有带形的带状部以及从所述带状部的中央部朝向所述带状部的短边方向突出的外部连接部,并且设置有作为一个主面的搭载面以及作为与所述搭载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布线面;多个光源单元,所述多个光源单元设置为串联连接多个光源,并在所述多个光源单元的两端侧分别具有第一极与第二极,且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带状部的所述搭载面沿所述带状部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第一布线,该第一布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布线面,并且共用地将所述外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极之间连接;以及第二布线,该第二布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布线面,并且将所述外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极之间连接,所述外部连接部相对于多个所述光源单元设置为一个,与一个外部连接部对应的全部所述光源单元的所述第一极设置为相比该光源单元的所述第二极远离该外部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30 JP 2016-2325841.一种面状照明装置,其中,具备:基板,该基板具有带形的带状部以及从所述带状部的中央部朝向所述带状部的短边方向突出的外部连接部,并且设置有作为一个主面的搭载面以及作为与所述搭载面相反的一侧的面的布线面;多个光源单元,所述多个光源单元设置为串联连接多个光源,并在所述多个光源单元的两端侧分别具有第一极与第二极,且在所述基板的所述带状部的所述搭载面沿所述带状部的长边方向排列配置,所述光源的发光面与导光板的侧面对置;第一布线,该第一布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布线面,并且共用地将所述外部连接部与所述第一极之间连接;以及第二布线,该第二布线设置于所述基板的所述布线面,并且将所述外部连接部与所述第二极之间连接,所述外部连接部相对于多个所述光源单元设置为一个,与一个外部连接部对应的全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枝光贵志古田诚
申请(专利权)人:美蓓亚三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