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37339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1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其包括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电渗析系统(2),用于对该预处理系统排出的水进行去离子处理;该电渗析系统(2)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所排出的废水被送至蒸发结晶系统(4);该蒸发结晶系统(4)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该预处理系统(1)和电渗析系统(2)之间设置有水循环动力系统(5);预处理系统(1)、所述电渗析系统(2)、所述蒸发结晶系统(4)、所述冷凝系统(3)、所述水循环动力系统(5)通过管路相互连接。本装置操作简便,节能、占地面积小,投资小,设备运行操作简单,易维护,实现了反渗透浓水处理的“零”排放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处理系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世界上纯水处理的方法很多,包括超滤、纳滤、反渗透、ED工等技术广泛应用于电子、化工、食品、医药等行业。特别是反渗透系统应用的尤其广泛,其优点主要是能耗少,污染少,便于操作和维护,对运行环境要求不高等,然而反渗透系统的水利用率一般只有50%~70%,且期间产生了大量的高浓度反渗浓水,增加了污水处理成本,提高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水的利用率较低和大量高浓度反渗透浓水的处理问题成为了反渗透技术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解决高浓度反渗浓水的处理问题且提高水利用率的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涉及了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包括:预处理系统,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电渗析系统,用于对预处理系统排出的水进行去离子处理;电渗析系统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所排出的废水被送至蒸发结晶系统;蒸发结晶系统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预处理系统和电渗析系统之间设置有水循环动力系统;预处理系统、电渗析系统、蒸发结晶系统、冷凝系统、水循环动力系统通过管路相互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反渗透零排放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实现了反渗透浓水零排放,减少了对环境的影响,且其过程中产生的净水能二次利用,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本设备采用倒极电渗析系统。采用倒极电渗析系统可以有效低避免电渗析过程中由于浓差极化引起的设备结垢问题。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蒸发结晶系统采用间接热源加热。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间接热源为蒸汽。采用蒸汽等间接热源对蒸发结晶系统进行加热可使得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效果较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蒸发管路出口位置设有疏水器。疏水器可以自动识别汽、水,从而达到自动阻汽排水的目的,从而提高了蒸汽的热量利用率。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预处理系统设置有对废水进行絮凝、杀菌等处理的加药装置。为了提高系统后续浓水处理效率及质量,在反渗透浓水进行电渗析前需进行絮凝、软化等处理。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冷凝系统排出的净水流经活性炭装置。为了进一步提高净水水质,在冷凝系统的出水口位置设置有活性炭装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冷凝系统排出的净水流经污染指数检测装置;通过在冷凝系统出水口位置设置污染指数检测装置,可对反渗透零排放装置水质进行实时检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反渗透零排放装置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反渗透零排放装置示意图。1-预处理系统;11-加药装置;2-电渗析系统;3-冷凝系统;4-蒸发结晶系统;41-疏水器;5-水循环动力系统;6-活性炭装置;7-污染指数检测装置。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为了达到本技术的目的,图1示出了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反渗透零排放装置示意图。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包括:用于对废水进行收集并进行初步处理的预处理系统1,该预处理系统1选用大型储水箱为载体,当然也可以选择其他任何合适的载体,为了提高水预处理的效果,在储水箱中需要放置絮凝剂、软化剂等药品,储水箱的体积需足够大,以满足其沉淀、净化水质功能。除此以外,在储水箱底部或靠近底部的侧面上需要设置排污阀,以便于清除水质预处理后的污物及杂质。反渗透浓水经过上述预处理系统1处理完成后,流入电渗析系统2中进行去离子化处理,在外加直流电场的作用下,利用离子交换的透过性(即阳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阴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使水中的阴、阳离子做定向迁移,从而达到水中的离子与水相互进行分离。电渗析系统2排出的净水被直接被排送至冷凝系统3,排出的废水需被送至蒸发结晶系统4中做进一步处理。蒸发结晶系统4采用蒸汽进行间接加热,为了提高蒸汽的热量利用率,在蒸发加热管路出口位置设有疏水器41。经过蒸发结晶排出的净水同样被排送至冷凝系统3,经冷凝后的净水可进行二次利用,且产生的结晶固体物可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或再处理。本装置操作简便,节能、占地面积小,投资小,易维护,达到了反渗透浓水处理的“零”排放。在图2所示的第二种实施方式中,与上述反渗透零排放装置相比,仅仅在第一种实施方式装置的基础上增加了活性炭装置6和污染指数检测装置7。针对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场合,经冷凝系统排出的净水在二次利用前经过活性炭装置6二次净化,进一步净化水质,尽量降低预处理过程中添加化学药品的干扰。更进一步的,通过在冷凝系统3出水口位置设置污染指数检测装置7,可对反渗透零排放装置水质进行实时检测。当水质不合格情况发生时,可及时对反渗透零排放装置进行参数调整或设备优化。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技术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电渗析系统(2),用于对所述预处理系统排出的水进行去离子处理;所述电渗析系统(2)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所排出的废水被送至蒸发结晶系统(4);所述蒸发结晶系统(4)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所述预处理系统(1)和所述电渗析系统(2)之间设置有水循环动力系统(5);所述预处理系统(1)、电渗析系统(2)、蒸发结晶系统(4)、冷凝系统(3)、水循环动力系统(5)通过管路相互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反渗透零排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系统(1),用于对废水进行预处理;电渗析系统(2),用于对所述预处理系统排出的水进行去离子处理;所述电渗析系统(2)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所排出的废水被送至蒸发结晶系统(4);所述蒸发结晶系统(4)所排出的净水被送至冷凝系统(3);所述预处理系统(1)和所述电渗析系统(2)之间设置有水循环动力系统(5);所述预处理系统(1)、电渗析系统(2)、蒸发结晶系统(4)、冷凝系统(3)、水循环动力系统(5)通过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金裕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海发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