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21691 阅读:8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6 0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养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包括养鱼池内底部设有活动板和栅栏,活动板围绕栅栏左右对称设置,活动板上设有固定环,养鱼池外侧设有电机、储水箱和泵体,电机的转轴与固定环之间通过细绳相连,储水箱和泵体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泵体与养鱼池底部之间通过水循环管连通,养鱼池底部还设有换水管,第一水管、水循环管和换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泵体上还设有第二水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弥补现有养鱼池存在的养鱼池大小限制了鱼类活动,换水不便的缺陷。

A high breeding rate ecological fish pond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ish raising, in particular to a high reproduction rate ecological fish pond, including a movable plate and a fence in the bottom of a fish pond, a movable plate around a fence, a fixed ring on the movable plate, a motor, a tank and a pump body on the outside of the fish pond, and between the rotating shaft of the motor and the fixed ring. Through the string, the water tank and the pump body are connected through the first water pipe, the pump body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fish pond through the water circulation tube, and the bottom of the fish pond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change pipe. The first water pipe, the water circulation pipe and the exchange pipe are provided with a control valve, and the pump body is also equipped with second water pipes; the technical sid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The case can make up for the size of the fish pond existing in the fish pond, which limits the fish activity and the inconvenience of changing wa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
本技术涉及养鱼
,具体涉及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
技术介绍
养鱼池也就是用来养鱼的池子。水是鱼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较好的水质能减少鱼类疾病的发生,更有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生存。而且养鱼池也可以欣赏里面的鱼。在公开号CN205727656U,公开日期为2016年11月30日的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鱼池使鱼生存在单一静态的水环境中,不利于鱼的生长和产卵繁殖,且不便于鱼的打捞的问题。该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包括环状连接管和多个池体;多个池体均位于环状连接管内;环状连接管与池体连通;池体内底部设有捕鱼网,池体的内侧壁相对侧上分别设有轨道;捕鱼网连接有收网轴,收网轴与轨道滑动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达到了有利于鱼的生长和产卵繁殖及便于打捞鱼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现有技术所提供的养鱼池虽然有利于鱼的生长和产卵繁殖及便于打捞鱼目的,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但存在养鱼池大小限制了鱼类活动,换水不便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现有的养鱼池存在的养鱼池大小限制了鱼类活动,换水不便的缺陷。(二)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池,所述养鱼池内底部设有活动板和栅栏,所述活动板围绕所述栅栏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板上设有固定环,所述养鱼池外侧设有电机、储水箱和泵体,所述电机的转轴与所述固定环之间通过细绳相连,所述储水箱和所述泵体之间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所述泵体与所述养鱼池底部之间通过水循环管连通,所述养鱼池底部还设有换水管,所述第一水管、水循环管和换水管上均设有控制阀,所述泵体上还设有第二水管。优选的,所述电机为伺服电机。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为“L”形水管。优选的,所述第二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泵体相连,所述第二水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养鱼池上方。优选的,所述电机和所述泵体均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气连接。(三)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具有鱼池换水方便,适当的提高了鱼池中鱼的产殖率,捕杀鱼类方便的优点,能够使得养鱼收益最大化,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养鱼池;2、活动板;3、栅栏;4、固定环;5、电机;6、储水箱;7、泵体;8、转轴;9、细绳;10、第一水管;11、水循环管;12、换水管;13、控制阀;14、第二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如图1所示:包括养鱼池1,养鱼池1内底部设有活动板2和栅栏3,活动板2围绕栅栏3左右对称设置,活动板2上设有固定环4,养鱼池1外侧设有电机5、储水箱6和泵体7,电机5的转轴8与固定环4之间通过细绳9相连,储水箱6和泵体7之间通过第一水管10连通,泵体7与养鱼池1底部之间通过水循环管11连通,养鱼池1底部还设有换水管12,第一水管10、水循环管11和换水管12上均设有控制阀13,泵体7上还设有第二水管14。电机5为伺服电机,第二水管14为“L”形水管,第二水管14的一端与泵体7相连,第二水管14的另一端位于养鱼池1上方,电机5和泵体7均与外部控制开关电气连接。将鱼放入养鱼池1内,需要对养鱼池1进行换水时,打开换水管12上的控制阀13,将养鱼池1内的水放空,随后打开泵体7,泵体7将储水箱6内的水通过第一水管10和第二水管14抽到养鱼池1内,完成换水;平时正常使用时,关闭第一水管10和换水管12上的控制阀13,打开水循环管11上的控制阀13,泵体7将养鱼池1内的水循环流动,为鱼类繁殖和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水域环境,提高了产殖率;当养鱼池1内的鱼数量达到一定程度,需要适当捕杀时,打开换水管12上的控制阀13,将当养鱼池1内的水放掉,开启电机5,电机5通过转轴8带动细绳9转动,使得细绳9收紧,在细绳9的作用下,活动板2被拉起,鱼群被集中到栅栏3上方,取走一部分鱼,完成了鱼池内的生态平衡;本技术具有鱼池换水方便,适当的提高了鱼池中鱼的产殖率,捕杀鱼类方便的优点,使得养鱼收益最大化,设计合理,实用性强,值得推广。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池(1),所述养鱼池(1)内底部设有活动板(2)和栅栏(3),所述活动板(2)围绕所述栅栏(3)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板(2)上设有固定环(4),所述养鱼池(1)外侧设有电机(5)、储水箱(6)和泵体(7),所述电机(5)的转轴(8)与所述固定环(4)之间通过细绳(9)相连,所述储水箱(6)和所述泵体(7)之间通过第一水管(10)连通,所述泵体(7)与所述养鱼池(1)底部之间通过水循环管(11)连通,所述养鱼池(1)底部还设有换水管(12),所述第一水管(10)、水循环管(11)和换水管(12)上均设有控制阀(13),所述泵体(7)上还设有第二水管(1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繁殖率生态养鱼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池(1),所述养鱼池(1)内底部设有活动板(2)和栅栏(3),所述活动板(2)围绕所述栅栏(3)左右对称设置,所述活动板(2)上设有固定环(4),所述养鱼池(1)外侧设有电机(5)、储水箱(6)和泵体(7),所述电机(5)的转轴(8)与所述固定环(4)之间通过细绳(9)相连,所述储水箱(6)和所述泵体(7)之间通过第一水管(10)连通,所述泵体(7)与所述养鱼池(1)底部之间通过水循环管(11)连通,所述养鱼池(1)底部还设有换水管(12),所述第一水管(10)、水循环管(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积锐拓禄魏育春张英毛建刚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