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8119139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1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和系统,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系统根据场景信息对受干扰小区进行排序,并通过分级拓展的方式搜索干扰源,实现对干扰源的准确定位;并对干扰小区进行优先级划分,根据优先级对各小区进行实时调整;同时采用实时动态的数据采集,以1小时作为优化粒度进行自动优化调整,从而实现对干扰小区有效、及时地优化。本发明专利技术作为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和系统可广泛应用于通信领域。

An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tmospheric waveguide interferenc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tmospheric waveguide interferenc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 method and system of the invention sort the disturbed cell according to the scene information, search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by the way of classification and expansion, realize the accurate location of the interference source, and divide the interfering cell into the first level division, and take the priority to each cell according to the priority. Real time adjustment is carried out, and real-time dynamic data acquisition is used to optimize and adjust automatically with 1 hours as the optimization granularity, so as to achieve the effective and timely optimization of the interfering cell. As an atmospheric duct interference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the invention can be widely applied to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是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在一定的气象条件下,电磁波在大气边界层尤其是在近地层传播时会受大气折射影响,传播轨迹弯向地面,当曲率超过地球表面曲率时,电磁波部分会被捕获在一定厚度的大气薄层内,类似电磁波在金属波导管的近似无损耗传播,这种现象称为电磁波的大气波导传播。大气波导现象对于通信TD-LTE系统会造成远距离同频干扰,具有影响范围广、干扰随机性强、干扰强度大、干扰频段单一等特点,且受影响的主要是F频段,接通率、掉线率、切换成功率受到不同程度不良影响。为此,现有的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案通过特定方式检测到大气波导干扰的存在后,基于行政区域划分的定位方法找到干扰源基站,然后对干扰源基站进行干扰限制,但现有检测方案存在以下缺陷:1、检测方式不准确,不能有效识别出大气波导干扰,寻找基站后但是不能有效进行干扰干预,不能有效地应对大气波导干扰受扰基站的影响。2、如果干扰严重区域偏离行政区域中心点过远,或干扰源与实际的不相符,则不能有效寻找到干扰源基站。3、现有方案技术欠缺考虑大气波导干扰发生后动态变化情况,不能实时应对大气波导干扰源或受干扰小区的变化。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动态检测、精确定位干扰源的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实时动态检测、精确定位干扰源的大气波导干扰优化系统。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采集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B、读取LTE小区的场景信息,保留F频段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根据场景信息对LTE小区进行分类,然后再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的LTE小区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C、以每个场景信息分类中第一个LTE小区作为第一级聚类小区,以第一级聚类小区中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第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D、以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若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与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的比例大于设定阈值,则再次执行步骤D;E、所述第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第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第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F、对剩余的LTE小区针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然后按照步骤C和D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下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下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下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重复执行本步骤直至所有LTE小区均划分到其中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G、计算出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H、根据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划分干扰源小区,根据海拔、站高和LTE天线下倾角对干扰源小区的LTE小区划分优先级;I、计算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LTE小区数量以及干扰性能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根据上述数量和平均值,对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对应的干扰源小区中相应优先级的LTE小区进行调整。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采集的为当前一小时内的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进一步,所述步骤A中干扰性能测量数据包括有时段、小区名称、频段、100个PRB上行干扰电平值。进一步,所述步骤G中计算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心点的具体方法为:以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各LTE小区的平均值作为中心点。进一步,所述步骤G中计算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心点的具体方法为:以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所有LTE小区集合的外接矩形的中点作为中心点。进一步,所述步骤H中,所述海拔与站高之和与优先级呈正比,所述LTE天线下倾角与优先级呈反比。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系统,包括有: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分类排序模块,用于读取LTE小区的场景信息,保留F频段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根据场景信息对LTE小区进行分类,然后再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的LTE小区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干扰聚类搜索模块,用于以每个场景信息分类中第一个LTE小区作为第一级聚类小区,以第一级聚类小区中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第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然后以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若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与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的比例大于设定阈值,则再次执行干扰聚类搜索;所述第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第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第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调用分类排序模块对剩余的LTE小区针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然后按照上述步骤进行处理,得到下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下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下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重复执行直至所有LTE小区均划分到其中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中心点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出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优先级划分模块,用于根据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划分干扰源小区,根据海拔、站高和LTE天线下倾角对干扰源小区的LTE小区划分优先级;干扰优化模块,用于计算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LTE小区数量以及干扰性能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根据上述数量和平均值,对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对应的干扰源小区中相应优先级的LTE小区进行调整。进一步,所述数据采集模块采集的为当前一小时内的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进一步,所述中心点计算模块计算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各LTE小区的平均值作为中心点。进一步,所述中心点计算模块计算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所有LTE小区集合的外接矩形的中点作为中心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专利技术方法和系统,根据场景信息对受干扰小区进行排序,并通过分级拓展的方式搜索干扰源,实现对干扰源的准确定位;并对干扰小区进行优先级划分,根据优先级对各小区进行实时调整;同时采用实时动态的数据采集,以1小时作为优化粒度进行自动优化调整,从而实现对干扰小区有效、及时地优化。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方法的步骤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具体实施例中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计算代码。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参照图1,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A、采集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LTE大气波导干扰优化系统网络连接网管,数据中心功能自动采集全网LTE小区每小时粒度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STS),采集时段t取值0-23,其中干扰性能测量数据包括有时段、小区名称、频段、100个PRB上行干扰电平值。B、读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和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A、采集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B、读取LTE小区的场景信息,保留F频段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根据场景信息对LTE小区进行分类,然后再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的LTE小区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C、以每个场景信息分类中第一个LTE小区作为第一级聚类小区,以第一级聚类小区中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第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D、以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若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与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的比例大于设定阈值,则再次执行步骤D;E、所述第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第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第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F、对剩余的LTE小区针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然后按照步骤C和D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下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下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下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重复执行本步骤直至所有LTE小区均划分到其中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G、计算出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H、根据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划分干扰源小区,根据海拔、站高和LTE天线下倾角对干扰源小区的LTE小区划分优先级;I、计算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LTE小区数量以及干扰性能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根据上述数量和平均值,对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对应的干扰源小区中相应优先级的LTE小区进行调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A、采集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B、读取LTE小区的场景信息,保留F频段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根据场景信息对LTE小区进行分类,然后再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的LTE小区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C、以每个场景信息分类中第一个LTE小区作为第一级聚类小区,以第一级聚类小区中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第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D、以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每个LTE小区作为中心,并根据每个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的聚类距离阈值搜索该LTE小区对应的场景信息分类中的其他LTE小区,记录所有与中心的距离小于聚类距离阈值的作为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若本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与上一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小区数量的比例大于设定阈值,则再次执行步骤D;E、所述第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第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第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F、对剩余的LTE小区针对每个场景信息分类按照干扰程度降序排列,然后按照步骤C和D中的方法进行处理,得到下一级聚类小区与根据下一级聚类小区得到的多次干扰聚类搜索结果的并集作为下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重复执行本步骤直至所有LTE小区均划分到其中一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G、计算出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H、根据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中心点划分干扰源小区,根据海拔、站高和LTE天线下倾角对干扰源小区的LTE小区划分优先级;I、计算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的LTE小区数量以及干扰性能测量数据的平均值,并根据上述数量和平均值,对各级干扰区域聚类小区对应的干扰源小区中相应优先级的LTE小区进行调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采集的为当前一小时内的全网LTE小区的干扰性能测量数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干扰性能测量数据包括有时段、小区名称、频段、100个PRB上行干扰电平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计算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心点的具体方法为:以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各LTE小区的平均值作为中心点。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气波导干扰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G中计算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心点的具体方法为:以干扰区域聚类小区中所有LTE小区集合的外接矩形的中点作为中心点。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飞雄谢文杰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贝讯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