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7740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9: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包括:一开设有若干第一容置孔的铜片和一覆盖在所述铜片上且与所述铜片固连的镍片,所述镍片上成型有若干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容置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固定设置有一焊接件;其中,所述焊接件上与电池焊接的焊片上成型有压花,所述焊片的一端面为凸压花面、相对的另一端面为凹压花面。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镍片的焊接件上设置压花,有效减少了铜棒与焊接件、焊接件与电池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铜棒与镍片的焊接件之间发生粘结,有效的提高了焊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延长了铜棒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连接片
,尤其涉及一种铜镍复合片。
技术介绍
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的保有量也在逐年递增。由于燃油车带来的尾气排放问题是目前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车等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它们代表着未来汽车的一个发展方向。在电动汽车中,最为核心的就是作为动力来源的动力电池组。目前,锂离子电池由于其具有能量密度高、安全、体积小等优点而成为人们的首选动力能源。动力电池组的各单体电池之间通过串联或并联即可形成动力电池组,以此满足汽车的各种动力需求。各个单体电池的电极端子进行相应的连接以使单体电池之间形成串联或并联,从而形成动力电池组。显而易见,由于动力电池的电力输出极端地依赖于电极端子的连接结构,因而各个单体电池的电极端子之间的连接结构对于动力电池的性能影响较大,该连接结构的可靠性、内阻等与动力电池的稳定性和电力输出性能密切相关。现有技术中,动力电池组之间的串联或并联通过电池连接片连接,铜镍复合片是较为常用的一种电池连接片。连接时,将镍片上的焊接件与电池组的正极或是负极焊接,现有铜镍复合片存在的缺点是:焊接过程中,焊枪的铜棒经常与镍片的焊接件粘结在一起,影响焊接效率的同时也极大的影响了铜棒的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其通过在镍片的焊接件上设置压花,有效减少了铜棒与焊接件、焊接件与电池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铜棒与镍片的焊接件之间发生粘结,有效的提高了焊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延长了铜棒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包括:一开设有若干第一容置孔的铜片和一覆盖在所述铜片上且与所述铜片固连的镍片,所述镍片上成型有若干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容置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固定设置有一焊接件;其中,所述焊接件上与电池焊接的焊片上成型有压花,所述焊片的一端面为凸压花面、相对的另一端面为凹压花面。优选的,所述压花为菱形压花,所述菱形压花的相邻菱形块之间间隔0.2mm。优选的,所述压花的压花深度为0.1mm~0.15mm。优选的,所述焊接件还包括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孔的一边缘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焊片固连。优选的,所述连接部呈“Z”字型。优选的,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焊片一体成型。优选的,所述焊片上成型有一细长槽。优选的,所述铜片的一侧边缘上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镍片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相对应的第二开口。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呈“U”字型。优选的,所述镍片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铜片上。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其通过在镍片的焊接件上设置压花,有效减少了铜棒与焊接件、焊接件与电极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避免铜棒与镍片的焊接件之间发生粘结,有效的提高了焊接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延长了铜棒的使用寿命,具有结构简单,焊接方便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铜镍复合片的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铜镍复合片的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区域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所述铜镍复合片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中:10、铜片;11、第一开口;20、镍片;21、焊接件;211、焊片;212、连接部;22、第二开口;30、压花;301、凸压花面;302、凹压花面;40、细长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如图1至图5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包括:一开设有若干第一容置孔的铜片10和一覆盖在所述铜片10上且与所述铜片10固连的镍片20,所述镍片20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设置在所述铜片10上,采用焊接的连接方式能够减少铜片10与镍片20之间的内阻;所述镍片20上成型有若干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容置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固定设置有一焊接件21,所述焊片211上成型有一细长槽40,所述细长槽40具有分流电流的作用;所述焊接件21还包括一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21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容置孔的一边缘固连、另一端与所述焊片211固连,所述连接部212呈“Z”字型,“Z”字型的结构能够增加所述连接部212的柔性,连接较为可靠,所述连接部212与所述焊片211一体成型;所述铜片10的一侧边缘上开设有第一开口11,所述镍片20上成型有与所述第一开口11相对应的第二开口22,所述第一开口11和所述第二开口22呈“U”字型。见图1至图4所示,所述焊接件21上与电池焊接的焊片211上成型有压花30,所述焊片211的一端面为凸压花面301、相对的另一端面为凹压花面302;所述压花30为菱形压花,所述菱形压花的相邻菱形块之间间隔0.2mm;所述压花30的压花深度为0.1mm~0.15mm。尽管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专利技术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开设有若干第一容置孔的铜片(10)和一覆盖在所述铜片(10)上且与所述铜片(10)固连的镍片(20),所述镍片(20)上成型有若干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容置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固定设置有一焊接件(21);其中,所述焊接件(21)上与电池焊接的焊片(211)上成型有压花(30),所述焊片(211)的一端面为凸压花面(301)、相对的另一端面为凹压花面(3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开设有若干第一容置孔的铜片(10)和一覆盖在所述铜片(10)上且与所述铜片(10)固连的镍片(20),所述镍片(20)上成型有若干第二容置孔,所述第二容置孔与所述第一容置孔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容置孔内固定设置有一焊接件(21);其中,所述焊接件(21)上与电池焊接的焊片(211)上成型有压花(30),所述焊片(211)的一端面为凸压花面(301)、相对的另一端面为凹压花面(30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30)为菱形压花,所述菱形压花的相邻菱形块之间间隔0.2m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花(30)的压花深度为0.1mm~0.1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焊接的铜镍复合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焊接件(21)还包括一连接部(212),所述连接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金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嘉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