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3152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余料回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包括有支架、控制箱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退磁筒,所述退磁筒受控于所述控制箱,所述退磁筒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合盖及下合盖,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一与上合盖连接,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二与下合盖连接,所述气缸一与气缸二分别受控于所述控制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控制箱控制气缸二驱动下合盖合闭退磁筒的下端,前一工序将料把放入退磁筒内,控制箱控制气缸一驱动上合盖合闭退磁筒的上端,退磁筒自动启动开始退磁,退磁后下合盖打开,料把落入下一道工序,实现料把自动退磁,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
本技术涉及余料回收
,具体涉及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
技术介绍
在磁环的生产过程中,通常将来料充磁后再压制成磁环半成品,压制后产生的余料称为料把,目前的料把回收方式是将料把统一收集后,由人工运往退磁器中集中消磁,料把消磁后再进行破碎回收,这种料把回收方式效率低下,不够自动化,回收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控制箱控制气缸二驱动下合盖合闭退磁筒的下端,前一工序将料把放入退磁筒内,控制箱控制气缸一驱动上合盖合闭退磁筒的上端,退磁筒自动启动开始退磁,退磁后下合盖打开,料把落入下一道工序,实现料把自动退磁,节省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包括有支架、控制箱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退磁筒,所述退磁筒受控于所述控制箱,所述退磁筒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合盖及下合盖,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一与上合盖连接,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二与下合盖连接,所述气缸一与气缸二分别受控于所述控制箱。进一步,所述气缸一连接有齿条一,所述上合盖设置有齿轮一,所述气缸一通过齿条一与齿轮一配合驱动所述上合盖合闭。进一步,所述气缸二连接有齿条二,所述下合盖设置有齿轮二,所述气缸二通过齿条二与齿轮二配合驱动所述下合盖合闭。进一步,所述上合盖设置有防止料把碰撞上合盖的尼龙块一。进一步,所述下合盖设置有防止料把碰撞下合盖的尼龙块二。进一步,所述退磁筒下端设置有出料导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上下两端可翻盖的退磁筒结构,料把落入退磁筒后合闭上合盖,退磁筒自动启动退磁,退磁后下合盖打开,退磁后的料把因自身重力的作用掉落到下一工序。本技术能够实现料把的自动化退磁回收,回收效率高,节省人力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三维主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三维侧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结构的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结构的侧视图。图中:1--支架;2--控制箱;3--退磁筒;4--上合盖;5--下合盖;6--气缸一;7--气缸二;8--齿条一;9--齿轮一;10--齿条二;11--齿轮二;12--尼龙块一;13--尼龙块二;14--出料导板;15--固定脚;16—转轴一;17—转轴二。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4的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包括有支架1、设置在支架1上的控制箱2及退磁筒3,退磁筒3与控制箱2电性连接且受控于控制箱2,退磁筒3的上端设置有上合盖4,上合盖4通过转轴一16连接在支架1上,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上合盖4翻盖的气缸一6,退磁筒3的下端设置有下合盖5,下合盖5通过转轴二17连接在支架1上,支架1上设置有用于驱动下合盖5翻盖的气缸二7,气缸一6与气缸二7分别受控于控制箱2。开始工作时,控制箱2控制气缸二7带动下合盖5合闭退磁筒3的下端,前一工序将料把放入退磁筒3内,控制箱2控制气缸一6带动上合盖4合闭退磁筒3的上端,控制箱2控制退磁筒3启动退磁工作,完成后上合盖4及下合盖5翻转打开,已退磁的料把从退磁筒3的下端落下进入破碎工序,下合盖5再次合闭准备下一循环退磁工作。进一步,气缸一6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一8,与上合盖4固定安装的转轴一16上固接有与齿条一8相啮合的齿轮一9。控制箱2控制气缸一6启动后,气缸一6推动齿条一8,与齿条一8啮合的齿轮一9旋转带动上合盖4合闭,退磁筒3开始退磁工作,退磁过程中料把因残余应力的作用产生不规则的运动,气缸一6保持推出状态使上合盖4紧闭,防止料把溅出。退磁完成后,气缸一6缩进,通过齿条一8与齿轮一9配合驱动上合盖4打开,等待下一工作循环。进一步,气缸二7的输出端连接有齿条二10,与下合盖5固定安装的转轴二17上固接有与齿条二10相啮合的齿轮二11。控制箱2控制气缸二7启动后,气缸二7缩进拉动齿条二10,与齿条二10啮合的齿轮二11旋转带动下合盖5合闭,等待退磁,退磁过程中料把因残余应力的作用产生不规则的运动,气缸二7保持缩进状态使下合盖5紧闭,防止料把掉落。退磁完成后,气缸二7推出齿条二10,通过齿条二10与齿轮二11配合驱动下合盖5打开,退磁后的料把因重力作用掉落到下一工序中,下合盖5再次合闭,等待下一工作循环。进一步,上合盖4设置有防止料把碰撞上合盖4的尼龙块一12,尼龙块一12与上合盖4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退磁过程中,料把自身具有较大的残余应力,使料把在料筒内做不规则运动,尼龙块一12防止料把直接撞击上合盖4,提升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下合盖5设置有防止料把碰撞下合盖5的尼龙块二13,尼龙块二13与下合盖5通过螺钉紧固连接。退磁过程中,料把自身具有较大的残余应力,使料把在料筒内做不规则运动,尼龙块二13防止料把直接撞击下合盖5,提升回收装置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退磁筒3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导板14,出料导板14倾斜设置。料把退磁后因自身重力掉落到出料导板14内,出料导板14将退磁后的料把导送到下一工序。以上,只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相同的手段达到本技术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控制箱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退磁筒,所述退磁筒受控于所述控制箱,所述退磁筒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合盖及下合盖,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一与上合盖连接,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二与下合盖连接,所述气缸一与气缸二分别受控于所述控制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支架、控制箱及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退磁筒,所述退磁筒受控于所述控制箱,所述退磁筒两端分别设置有上合盖及下合盖,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一与上合盖连接,所述支架设置有气缸二与下合盖连接,所述气缸一与气缸二分别受控于所述控制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把全自动退磁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一连接有齿条一,所述上合盖设置有齿轮一,所述气缸一通过齿条一与齿轮一配合驱动所述上合盖合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盛林炳炎朱炳财张建文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协立磁业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