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2300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其包括有底壳和碗状的面壳,所述面壳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固定于底壳上,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烟雾感应器包括有支撑座和筒形的网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有多个栅栏板,所述支撑座上嵌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面壳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面壳之间形成有烟雾窗口,所述烟雾窗口朝向所述网板,所述栅栏板的顶部与顶盖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顶盖、栅栏板和支撑座合围形成迷宫腔,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均朝向所述迷宫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迷宫盖、简化了产品结构、便于检查与维护、易于生产制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本技术涉及火灾探测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技术介绍
烟感火灾探测器是通过感应起火时产生的烟雾而判断出起火状况的监测设备。实际应用中,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的烟雾感应器包括迷宫,迷宫由栅栏板、网板和迷宫盖组成,使得迷宫内形成一个腔体,烟雾由外壳上的窗口进入迷宫,使得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能够感应迷宫内的烟雾并产生电信号。这种迷宫中,要求烟雾只能从栅栏板的缝隙中进入迷宫,所以迷宫盖通常是固定或者卡接在栅栏板顶端的,不仅难于生产制造,而且在长期使用情况下,无法得知迷宫内是否堆积灰尘、水份,而这些灰尘、水滴将会严重影响红外管的检测精度,因而不便于检查和维护,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迷宫盖、简化了产品结构、便于检查与维护、易于生产制造的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其包括有底壳和碗状的面壳,所述面壳罩设于底壳且二者卡合固定,所述面壳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固定于底壳上,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烟雾感应器包括有支撑座和筒形的网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有多个栅栏板,多个栅栏板沿支撑座的边缘均匀分布,所述网板套设于多个栅栏板,所述支撑座上嵌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电性连接于线路板,所述面壳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面壳之间形成有烟雾窗口,所述烟雾窗口朝向所述网板,所述栅栏板的顶部与顶盖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顶盖、栅栏板和支撑座合围形成迷宫腔,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均朝向所述迷宫腔。优选地,所述顶盖的内壁涂覆有黑漆层。优选地,所述栅栏板的顶部形成有弧形端面,所述顶盖的内侧形成有弧形内壁,所述弧形端面与所述弧形内壁紧密贴合。优选地,所述线路板上设有LED指示灯,所述面壳内设有导光管,所述导光管的一端套设于所述LED指示灯,所述导光管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面壳。本技术公开的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中,由于栅栏板的顶部能够与顶盖的内壁紧密贴合,所以当面壳安装于底壳时,顶盖、栅栏板和支撑座能够合围而形成迷宫腔,在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的配合作用下能够感应到该迷宫腔内的烟雾,进而实现烟雾检测。上述结构中,无需为烟雾感应器配置迷宫盖,所以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节省了产品成本,同时,用户只需取下面壳即可查看迷宫的内部情况,进而方便了检查、清理和维护工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的内部结构图。图3为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沿B-B线的剖视图。图6为本技术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的分解图一。图7为本技术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的分解图二。图8为底壳的结构图,图9为支架和电声转换器的结构图一。图10为支架和电声转换器的结构图二。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更加详细的描述。实施例一请参照图1、图2、图4、图5、图6和图7,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其包括有底壳1和碗状的面壳2,所述面壳2罩设于底壳1且二者卡合固定,所述面壳2内设有线路板3,所述线路板3固定于底壳1上,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烟雾感应器4,所述烟雾感应器4包括有支撑座40和筒形的网板42,所述支撑座40的顶部形成有多个栅栏板41,多个栅栏板41沿支撑座40的边缘均匀分布,所述网板42套设于多个栅栏板41,所述支撑座40上嵌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43和红外接收二极管44,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43和红外接收二极管44分别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所述面壳2的顶部设有顶盖20,所述顶盖20与所述面壳2之间形成有烟雾窗口21,所述烟雾窗口21朝向所述网板42,所述栅栏板41的顶部与顶盖20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顶盖20、栅栏板41和支撑座40合围形成迷宫腔,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43和红外接收二极管44均朝向所述迷宫腔。上述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中,由于栅栏板41的顶部能够与顶盖20的内壁紧密贴合,所以当面壳2安装于底壳1时,顶盖20、栅栏板41和支撑座40能够合围而形成迷宫腔,在红外发射二极管43和红外接收二极管44的配合作用下能够感应到该迷宫腔内的烟雾,进而实现烟雾检测。上述结构中,无需为烟雾感应器配置迷宫盖,所以简化了产品结构、降低了生产制造难度、节省了产品成本,同时,用户只需取下面壳2即可查看迷宫的内部情况,进而方便了检查、清理和维护工作。本实施例中,为了提高烟感灵敏度,所述顶盖20的内壁涂覆有黑漆层。进一步地,为了实现贴合面的匹配,所述栅栏板41的顶部形成有弧形端面410,所述顶盖20的内侧形成有弧形内壁200,所述弧形端面410与所述弧形内壁200紧密贴合。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LED指示灯30,所述面壳2内设有导光管31,所述导光管31的一端套设于所述LED指示灯30,所述导光管31的另一端穿设于所述面壳2。实施例二实际应用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探测器是独立式火灾探测器,其通过内置的感应器、线路板、电声器件等完成烟雾的检测和报警,但是目前的探测器中,喇叭、蜂鸣器等电声器件都是设置于外壳内,通过外壳上开设的窗口发出声音,但是当电声器件发声时,声音首先在外壳的内部空间辐射,窗口只能传出较少部分的声音,这就导致烟感火灾探测器的声音过小而不能被用户听到,若采用大功率喇叭,则存在功耗高、供电不足等问题,无法在小型的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器中应用。对此,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装置,结合图1、图2和图6所示,其包括有底壳1和碗状的面壳2,所述面壳2罩设于底壳1且二者卡合固定,所述面壳2内设有线路板3,所述线路板3固定于底壳1上,所述线路板3上设有烟雾感应器4,所述面壳2的顶部设有顶盖20,所述顶盖20与所述面壳2之间形成有烟雾窗口21,所述烟雾窗口21与所述烟雾感应器4对齐,所述底壳1的底部凹陷而形成有电池仓5,所述电池仓5内设有电池50,所述电池50用于为线路板3提供电源,所述底壳1上固定有支架6,所述支架6上设有电声转换器60,所述电声转换器60电性连接于线路板3,所述支架6的顶部形成有导音筒61,所述电声转换器60的出音侧朝向所述导音筒61,所述导音筒61的顶部开口处形成有倾斜的第一切边62,所述第一切边62与所述面壳2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面壳2上设有出音窗口22,所述出音窗口22与所述导音筒61的顶部开口对齐。上述独立式烟感火灾探测报警装置中,当烟雾感应器4感应到烟雾时输出电信号至线路板3,所述线路板3控制电声转换器60发出报警声音,该声音通过导音筒61传导至出音窗口22,再由出音窗口22向外辐射,由于导音筒61的顶部开口处形成有第一切边62,且所述第一切边62与面壳2的内壁紧密贴合,使得导音筒61与面壳2形成一个音腔,而出音窗口22作为音腔的出口,可将电声转换器60发出的报警声音集中向外辐射,避免了声音在壳体内辐射而造成衰减,进而提高了报警音量、提高了监测报警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壳和碗状的面壳,所述面壳罩设于底壳且二者卡合固定,所述面壳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固定于底壳上,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烟雾感应器包括有支撑座和筒形的网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有多个栅栏板,多个栅栏板沿支撑座的边缘均匀分布,所述网板套设于多个栅栏板,所述支撑座上嵌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电性连接于线路板,所述面壳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面壳之间形成有烟雾窗口,所述烟雾窗口朝向所述网板,所述栅栏板的顶部与顶盖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顶盖、栅栏板和支撑座合围形成迷宫腔,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均朝向所述迷宫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光电式烟雾感应器的火灾探测报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底壳和碗状的面壳,所述面壳罩设于底壳且二者卡合固定,所述面壳内设有线路板,所述线路板固定于底壳上,所述线路板上设有烟雾感应器,所述烟雾感应器包括有支撑座和筒形的网板,所述支撑座的顶部形成有多个栅栏板,多个栅栏板沿支撑座的边缘均匀分布,所述网板套设于多个栅栏板,所述支撑座上嵌设有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所述红外发射二极管和红外接收二极管分别电性连接于线路板,所述面壳的顶部设有顶盖,所述顶盖与所述面壳之间形成有烟雾窗口,所述烟雾窗口朝向所述网板,所述栅栏板的顶部与顶盖的内壁紧密贴合,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帅杨昌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前海奥瑞那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