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阻塞度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112135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7: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阻塞度支撑装置,包括横梁、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一端安置在导轨上,另一端与横梁一端连接,所述升降立柱上安装有驱动升降立柱沿导轨方向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α头下端连接,所述α头上端通过α油缸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连接升降立柱一端设有β一油缸,靠近α头一端设有β二油缸,所述β一油缸一端通过β一摆臂与升降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β二油缸靠近α头一端通过β二摆臂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可承担模型的支撑并完成α、β角度的精确定位运动,取消横梁外侧大型的整流罩,仅在α头和α油缸处设有整流罩,大大的减少了洞内部分的几何阻塞度,满足风洞试验对阻塞度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阻塞度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风洞试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风洞试验中的低阻塞度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风洞试验的主要任务是正确模拟气流流过实物模型的流态并提供精确的实验数据,为进一步改善设计方案,改善被测物体的空气动力学特性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精确的风洞试验数据也是建立复杂流场的流动模型、验证计算方法的依据,风洞试验数据精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设计方案的取舍,在风洞试验中,为保证洁净的流场,减少支撑系统对风洞试验段流场的干扰,支撑系统的绝大部分应在试验段外;洞内部分几何阻塞度要求小于5%,目前世界范围内大多数风洞中的模型支撑装置多数都采用大型的整流罩技术,以达到整形流场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问题,提供一种低阻塞度支撑装置。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低阻塞度支撑装置,包括横梁、升降立柱,所述升降立柱一端安置在导轨上,另一端与横梁一端连接,所述升降立柱上安装有驱动升降立柱沿导轨方向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与α头下端连接,所述α头上端通过α油缸与横梁连接,所述横梁连接升降立柱一端设有β一油缸,靠近α头一端设有β二油缸,所述β一油缸一端通过β一摆臂与升降立柱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β二油缸靠近α头一端通过β二摆臂与横梁连接,另一端与横梁连接。所述升降立柱的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所述升降油缸固定端安装升降立柱上,伸缩端与承重梁连接。所述α头和α油缸上安装有整流罩。所述横梁为中空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特点是:可承担模型的支撑并完成α、β角度的精确定位运动,取消横梁外侧大型的整流罩,仅在α头和α油缸处设有整流罩,大大的减少了洞内部分的几何阻塞度,满足风洞试验对阻塞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横梁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侧视图。其中:1、横梁2、α头3、α油缸4、整流罩5、β二摆臂6、β二油缸7、β一油缸8、β一摆臂9、升降立柱10、导轨11、升降油缸12、承重梁。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为一种低阻塞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升降立柱9,所述升降立柱9一端安置在导轨10上,另一端与横梁1一端连接,所述升降立柱9上安装有驱动升降立柱9沿导轨10方向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11,所述升降油缸11固定端安装升降立柱9上,伸缩端与承重梁12连接,所述升降立柱9通过环形轴承支撑于导轨104上,导轨10安装于地坑侧壁,使整个支撑装置安装于地坑中,并通过升降油缸11吊挂于承重梁上,使用时,升降油,11将装置从地坑中提升进入风洞试验位置,停放时,装置可降至距地面约3.6m高处,在地坑底部可设有缓冲器,用于机构长期驻停。为满足风洞试验对阻塞度的要求,同时尽可能将模型支撑于远端,所述横梁为细长悬臂梁结构,横梁1的另一端与α头2下端连接,所述α头2上端通过α油缸3与横梁1连接,所述横梁1连接升降立柱9一端设有β一油缸7,靠近α头2一端设有β二油缸6,所述β一油缸7一端通过β一摆臂8与升降立柱9连接,另一端与横梁1连接,所述β二油缸6靠近α头2一端通过β二摆臂5与横梁1连接,另一端与横梁1连接,通过上述结构保证对模型的支撑并完成α、β角度的精确定位运动,因模型上以及装置本身有较多管路,在优化横梁1结构减重同时,也要考虑管线布局,使得横梁1整体结构外形更加小,无突出部位,降低风阻,取消大型的整流罩,将横梁1的外形加工成整体流线型,以适应风阻的需要,横梁采用中空结构,大部分液压元件、电气元件以及各种管线都置于横梁1的内侧,仅在所述α头2和α油缸3上安装小型的整流罩4,整流罩4可使用玻璃钢进行制作。通过采用中间镂空的横梁1结构,将所有的液压管线及测试用线缆等均走在横梁1的内侧,从而取消了外侧大型的整流罩,从而大大的减少了洞内部分的几何阻塞度,将阻塞度降低到4.3%。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低阻塞度支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低阻塞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升降立柱(9),所述升降立柱(9)一端安置在导轨(10)上,另一端与横梁(1)一端连接,所述升降立柱(9)上安装有驱动升降立柱(9)沿导轨(10)方向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梁(1)的另一端与α头(2)下端连接,所述α头(2)上端通过α油缸(3)与横梁(1)连接,所述横梁(1)连接升降立柱(9)一端设有β一油缸(7),靠近α头(2)一端设有β二油缸(6),所述β一油缸(7)一端通过β一摆臂(8)与升降立柱(9)连接,另一端与横梁(1)连接,所述β二油缸(6)靠近α头(2)一端通过β二摆臂(5)与横梁(1)连接,另一端与横梁(1)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低阻塞度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横梁(1)、升降立柱(9),所述升降立柱(9)一端安置在导轨(10)上,另一端与横梁(1)一端连接,所述升降立柱(9)上安装有驱动升降立柱(9)沿导轨(10)方向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横梁(1)的另一端与α头(2)下端连接,所述α头(2)上端通过α油缸(3)与横梁(1)连接,所述横梁(1)连接升降立柱(9)一端设有β一油缸(7),靠近α头(2)一端设有β二油缸(6),所述β一油缸(7)一端通过β一摆臂(8)与升降立柱(9)连接,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栓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四达高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