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11857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6: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包括机壳、与所述机壳连接的佩戴部、以及内设于所述机壳的处理器单元和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连接的供电模块,所述VR一体机的上端固定设置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开设内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间纵向设置两块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分别开设行走缺口,所述隔板的内侧均固定设置导轨,所述导轨之间固定设置同一块导块,所述导块的上方纵向设置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摄像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可转动的摄像头,处理器单元将摄像头采集的现实图像信息经过分析、转换并传输至所述机壳内的显示器上显示,实现虚拟与现实互换,无需额外脱下VR一体机,用户体验更流畅且使用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
本技术涉及电子显示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
技术介绍
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利用电脑或其他智能计算设为核心结合光电传感技术生成逼真的视、听、触一体化的特定范围内虚拟的环境。虚拟现实设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由于设备内部左右眼屏幕分别显示带有视角差异的左右眼的图像,人眼获取这种带有视角差异的图像信息后在脑海中产生立体感。虚拟现实设备所造成的视觉听觉封闭,可以使用户体验到视觉图像变化时全身心投入的临场感,其广泛应用于模拟训练、3D游戏、远程医疗和手术等诸多领域。目前的虚拟现实设备主要分为三种:VR盒子眼镜、VR一体机和VR外接式头盔。目前的VR一体机备由于其封闭性,当用户戴上虚拟设备时,处于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对外界环境几乎不可视,无法实现快速虚拟与现实互换,不利于实际应用,需要进一步优化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包括机壳、与所述机壳连接的佩戴部、以及内设于所述机壳的处理器单元和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连接的供电模块,其创新点在于:所述VR一体机的上端固定设置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开设内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间纵向设置两块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分别开设行走缺口,所述隔板的内侧均固定设置导轨,所述导轨之间固定设置同一块导块,所述导块的上方纵向设置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摄像头,所述导块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所述导块底部固定设置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推块,所述推块的垂直边上横向固定设置电动伸缩缸;所述摄像头与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单元将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分析、转换并传输至所述机壳内的显示器上显示,实现虚拟现实互换;所述机壳上设有控制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切换的控制开关和控制减速电机进行正反旋转的操作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和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操作开关与减速电机电性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推块的垂直边的高度与其中一个行走缺口的高度相等。进一步的,所述机壳、佩戴部均为碳纤维材质,所述碳纤维材质外包覆至少一层Ti层或TiN层。进一步的,所述处理器单元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转换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进一步的,所述佩戴部为软性材质。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设置可转动的摄像头,处理器单元将摄像头采集的现实图像信息经过分析、转换并传输至所述机壳内的显示器上显示,实现虚拟与现实互换,无需额外脱下VR一体机,用户体验更流畅且使用更方便;同时在机壳上设有控制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切换的控制开关,可更好的控制虚拟与现实的互换,方便使用,而且可通过操作开关对摄像头进行旋转,使用户无需转头即可观察到周围情况;2.本技术的机壳、佩戴部均为轻质高强材质,可减少VR一体机的设备重量,减轻设备对用户头部的压迫感,提高用户体验和舒适度;机壳、佩戴部均为碳纤维材质,所述碳纤维为轻质高强材质,可保障VR一体机的使用强度,同时可减轻设备重量;碳纤维材质外包覆至少一层Ti层或TiN层,如此可提高碳纤维材料表面的化学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图3为本技术开启摄像头后的正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机壳、2摄像装置、3安装座、4隔板、5行走缺口、6导轨、7导块、8减速电机、9摄像头、10推块、11电动伸缩缸、12控制开关、13操作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参看图1-3,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包括机壳1、与机壳1连接的佩戴部、以及内设于机壳1的处理器单元和与处理器单元连接的供电模块,VR一体机的上端固定设置摄像装置2,摄像装置2包括开设内腔的安装座3,安装座3的中间纵向设置两块隔板4,隔板4的下端分别开设行走缺口5,隔板4的内侧均固定设置导轨6,导轨6之间固定设置同一块导块7,导块7的上方纵向设置减速电机8,减速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摄像头9,导块7的底部为倾斜设置,导块7底部固定设置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推块10,推块10的垂直边上横向固定设置电动伸缩缸11;摄像头9与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处理器单元将摄像头9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分析、转换并传输至所述机壳内的显示器上显示,实现虚拟现实互换;机壳1上设有控制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切换的控制开关12和控制减速电机8进行正反旋转的操作开关13,控制开关12分别与摄像装置2和处理器单元连接,操作开关13与减速电机8电性连接。通过启动电动伸缩缸11使推杆向右移动,随着推块10的移动,导块7受到导轨6的限位而向上移动,使得摄像头9伸出安装座3的上表面,即可进行拍摄周围情况,而操作开关13控制减速电机8进行正反旋转,摄像头9也随着旋转,可扩大摄像头9的视角范围,减少摄像盲区。本实施例中,推块10的垂直边的高度与其中一个行走缺口5的高度相等,能够确保推块10在移动不受隔板4的影响,确保将导块7顶上去。本实施例中,机壳1、佩戴部均为碳纤维材质,碳纤维材质外包覆至少一层Ti层或TiN层,可提高碳纤维材料表面的化学稳定性,提高其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处理器单元包括依次信号连接的数据接收模块、数据分析模块,数据处理转换模块和数据传输模块。本实施例中,佩戴部为软性材质,符合人体需求。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包括机壳、与所述机壳连接的佩戴部、以及内设于所述机壳的处理器单元和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连接的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VR一体机的上端固定设置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开设内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间纵向设置两块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分别开设行走缺口,所述隔板的内侧均固定设置导轨,所述导轨之间固定设置同一块导块,所述导块的上方纵向设置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摄像头,所述导块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所述导块底部固定设置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推块,所述推块的垂直边上横向固定设置电动伸缩缸;所述摄像头与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单元将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分析、转换并传输至所述机壳内的显示器上显示,实现虚拟现实互换;所述机壳上设有控制实现虚拟和现实相互切换的控制开关和控制减速电机进行正反旋转的操作开关,所述控制开关分别与所述摄像装置和处理器单元连接,所述操作开关与减速电机电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虚拟现实互换的VR一体机,包括机壳、与所述机壳连接的佩戴部、以及内设于所述机壳的处理器单元和与所述处理器单元连接的供电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VR一体机的上端固定设置摄像装置,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开设内腔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中间纵向设置两块隔板,所述隔板的下端分别开设行走缺口,所述隔板的内侧均固定设置导轨,所述导轨之间固定设置同一块导块,所述导块的上方纵向设置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设置摄像头,所述导块的底部为倾斜设置,所述导块底部固定设置直角三角形结构的推块,所述推块的垂直边上横向固定设置电动伸缩缸;所述摄像头与处理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器单元将所述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分析、转换并传输至所述机壳内的显示器上显示,实现虚拟现实互换;所述机壳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蓝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