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测量准确的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包括测量轴、主量规和塞规,测量轴体的直径与零件的通孔的预设直径的最小值相等、长度大于零件的本体的前后宽度;主量规的前、后定位部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与零件本体上的前、后凹槽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对应,且前、后定位面分别与零件本体上的前、后凹槽的左、右侧基准面对应;前、后测量部的前、后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测量轴体的长度对应,且前、后测量部的顶面分别与前、后定位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均大于零件的本体上的前、后凹槽的顶面至通孔的中心的高度,前定位面和前测量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大于零件的本体上的水平距离的最大值加上通孔的预设直径的最小值的一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
本技术涉及机械量规,具体涉及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
技术介绍
参见图1和图2所示,在一些特殊机械中有一种设有非贯通凹槽的零件4,该零件4包括本体4-1和由该本体4-1左端中部向左侧延伸的左延伸部4-2,前、后对称设置于本体4-1的两侧、形状尺寸相同且非贯通的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前凹槽4-3的前方和下方为开口状,后凹槽4-4的后方和下方为开口状,且前凹槽4-3的左侧基准面A和后凹槽4-4的左侧基准面B在同一个平面内,在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的上方的本体4-1上设有一个贯通本体4-1的前后两侧面的具有预设直径D0的通孔4-5,穿过该通孔4-5的孔心并垂直于其前后中心线的虚拟垂直面C与后凹槽4-4的左侧基准面B和前凹槽4-3的左侧基准面A的水平距离L0是一个必须控制在规定的最大尺寸和最小尺寸范围之内的距离。由于通孔4-5的中心位置高于前凹槽4-3的左侧基准面A和后凹槽4-4的左侧基准面B,即它们之间的水平距离L0虽然是直线距离,然而却被本体4-1上的非贯通部分所隔离,即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为非贯通凹槽。因而,常用的直线检测量具难以对该水平距离L0进行检测,即使在三坐标等检测仪器上也不能直接测出水平距离L0的值,且在三坐标等检测仪器上检测该水平距离L0的值还需要许多步骤并要进行换算等,检测比较繁琐,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测量准确、效率较高的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包括测量轴、主量规和塞规,其特征是:所述测量轴的直径与零件的本体上的通孔的预设直径的最小值相等,长度大于零件的本体的前后宽度的测量轴体;所述主量规包括右连接部和由右连接部的中部向左延伸的左连接部、分别由左连接部的左端的前、后端间距地向上延伸的前定位部和后定位部,以及分别由右连接部的右端的前、后端间距向上延伸的前测量部和后测量部,所述前定位部和后定位部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与零件的本体上的前凹槽和后凹槽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对应,且前定位部的左侧面为前定位面、后定位部的左侧面为后定位面,所述前定位面与零件的本体上的前凹槽的左侧基准面对应,后定位面与零件的本体上的后凹槽的左侧基准面对应;所述前测量部的左侧面为前测量面、后测量部的左侧面为后测量面,所述前测量部和后测量部的前、后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与测量轴的测量轴体的长度对应,且前测量部和后测量部的顶面分别与前定位部和后定位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均大于零件的本体上的前凹槽和后凹槽的顶面至通孔的中心的高度,所述前定位面和前测量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值大于零件的本体上的水平距离的最大值加上通孔的预设直径的最小值的一半,所述后定位面和后测量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前定位面和前测量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相等;所述塞规包括塞规本体和连接于该塞规本体两端的均为矩形体的通端测量部和止端测量部;所述通端测量部的通端水平宽度的值等于主量规的前定位部上的前定位面与前测量部上的前测量面之间的水平距离的值减去零件的本体上的水平距离的最大值、再减去通孔的预设直径的最小值的一半的值;所述止端测量部的止端水平宽度的值等于主量规的前定位部上的前定位面与前测量部上的前测量面之间的水平距离减去零件的本体上的水平距离的最小值、再减去通孔的预设直径的最小值的一半的值。优选地,所述测量轴的测量轴体的一端连接有手柄。优选地,所述手柄上设有网纹。优选地,所述测量轴的测量轴体的长度大于零件的本体的前后宽度6mm,对应地,所述主量规的前测量部和后测量部的前、后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也大于零件的本体的前后宽度6mm。优选地,所述主量规的前测量部和后测量部的顶面分别与前定位部和后定位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均大于零件的本体上的前凹槽和后凹槽的顶面至通孔的中心的高度5mm~10mm。优选地,所述主量规的前测量部和后测量部的顶面分别与前定位部和后定位部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均大于零件的本体上的前凹槽和后凹槽的顶面至通孔的中心的高度6mm。本技术包含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仅由测量轴、主量规和塞规组成,制造比较容易。2、本技术可以在工作现场使用,准确度和工作效率均较高。3、本技术测量成本低,不需要添置价格昂贵的三坐标机。4、本技术操作方法简单,通过测量轴、主量规和塞规之间关系就可判断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是否合格。附图说明图1是非贯通凹槽的零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非贯通凹槽的零件的仰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是测量轴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主量规的主视图;图7是主量规的左视图;图8是主量规的俯视图;图9是塞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参见图3至图9,本技术的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包括测量轴1、主量规2和塞规3。由图3至图9可见,所述测量轴1的直径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相等,长度大于零件4的本体4-1的前后宽度L1的测量轴体1-1;所述主量规2包括右连接部2-1和由右连接部2-1的中部向左延伸的左连接部2-6、分别由左连接部2-6的左端的前、后端间距地向上延伸的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以及分别由右连接部2-1的右端的前、后端间距向上延伸的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所述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对应,且前定位部2-2的左侧面为前定位面E、后定位部2-3的左侧面为后定位面F,所述前定位面E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的左侧基准面A对应,后定位面F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后凹槽4-4的左侧基准面B对应;所述前测量部2-5的左侧面为前测量面G、后测量部2-4的左侧面为后测量面H,所述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的前、后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L3与测量轴1的测量轴体1-1的长度对应,且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的顶面分别与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均大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的顶面至通孔4-5的中心的高度,所述前定位面E和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的值大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水平距离L0的最大值加上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的一半,所述后定位面F和后测量面H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前定位面E和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相等;所述塞规3包括塞规本体3-1和连接于该塞规本体3-1两端的均为矩形体的通端测量部3-2和止端测量部3-3;所述通端测量部3-2的通端水平宽度L4的值等于主量规2的前定位部2-2上的前定位面E与前测量部2-5上的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的值减去零件4的本体4-1上的水平距离L0的最大值、再减去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的一半的值;所述止端测量部3-3的止端水平宽度L5的值等于主量规2的前定位部2-2上的前定位面E与前测量部2-5上的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减去零件4的本体4-1上的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包括测量轴(1)、主量规(2)和塞规(3),其特征是:所述测量轴(1)包括直径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相等、长度大于零件(4)的本体(4‑1)的前后宽度(L1)的测量轴体(1‑1);所述主量规(2)包括右连接部(2‑1)和由右连接部(2‑1)的中部向左延伸的左连接部(2‑6)、分别由左连接部(2‑6)的左端的前、后端间距地向上延伸的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以及分别由右连接部(2‑1)的右端的前、后端间距向上延伸的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所述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对应,且前定位部(2‑2)的左侧面为前定位面(E)、后定位部(2‑3)的左侧面为后定位面(F),所述前定位面(E)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的左侧基准面(A)对应,后定位面(F)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后凹槽(4‑4)的左侧基准面(B)对应;所述前测量部(2‑5)的左侧面为前测量面(G)、后测量部(2‑4)的左侧面为后测量面(H),所述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的前、后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L3)与测量轴(1)的测量轴体(1‑1)的长度对应,且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的顶面分别与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均大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的顶面至通孔(4‑5)的中心的高度,所述前定位面(E)和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的值大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水平距离(L0)的最大值加上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的一半,所述后定位面(F)和后测量面(H)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前定位面(E)和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相等;所述塞规(3)包括塞规本体(3‑1)和连接于该塞规本体(3‑1)两端的均为矩形体的通端测量部(3‑2)和止端测量部(3‑3);所述通端测量部(3‑2)的通端水平宽度(L4)的值等于主量规(2)的前定位部(2‑2)上的前定位面(E)与前测量部(2‑5)上的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的值减去零件(4)的本体(4‑1)上的水平距离(L0)的最大值、再减去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的一半的值;所述止端测量部(3‑3)的止端水平宽度(L5)的值等于主量规(2)的前定位部(2‑2)上的前定位面(E)与前测量部(2‑5)上的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减去零件(4)的本体(4‑1)上的水平距离(L0)的最小值、再减去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的一半的值。...
【技术特征摘要】
1.测量零件上非贯通凹槽侧面至通孔中心水平距离的量规,包括测量轴(1)、主量规(2)和塞规(3),其特征是:所述测量轴(1)包括直径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相等、长度大于零件(4)的本体(4-1)的前后宽度(L1)的测量轴体(1-1);所述主量规(2)包括右连接部(2-1)和由右连接部(2-1)的中部向左延伸的左连接部(2-6)、分别由左连接部(2-6)的左端的前、后端间距地向上延伸的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以及分别由右连接部(2-1)的右端的前、后端间距向上延伸的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所述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的内端面之间的距离对应,且前定位部(2-2)的左侧面为前定位面(E)、后定位部(2-3)的左侧面为后定位面(F),所述前定位面(E)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的左侧基准面(A)对应,后定位面(F)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后凹槽(4-4)的左侧基准面(B)对应;所述前测量部(2-5)的左侧面为前测量面(G)、后测量部(2-4)的左侧面为后测量面(H),所述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的前、后端面之间的水平距离(L3)与测量轴(1)的测量轴体(1-1)的长度对应,且前测量部(2-5)和后测量部(2-4)的顶面分别与前定位部(2-2)和后定位部(2-3)的顶面之间的高度均大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前凹槽(4-3)和后凹槽(4-4)的顶面至通孔(4-5)的中心的高度,所述前定位面(E)和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的值大于零件(4)的本体(4-1)上的水平距离(L0)的最大值加上通孔(4-5)的预设直径(D0)的最小值的一半,所述后定位面(F)和后测量面(H)之间的水平距离与前定位面(E)和前测量面(G)之间的水平距离(L2)相等;所述塞规(3)包括塞规本体(3-1)和连接于该塞规本体(3-1)两端的均为矩形体的通端测量部(3-2)和止端测量部(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坤河,刘琴,李小春,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望江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