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化学热处理方法,适用于钢的渗碳、碳氮共渗等化学热处理。已有的化学热处理方法,一般不要求快速升温,待工件被加热到处理温度后,在该温度上作长期保温,直至获得要求的渗入深度为止。已有的化学热处理方法总处理时间很长,比如,为获得1.0毫米的渗碳层,通常需要约10小时的气体渗碳总时间。还有一种叫做相变超塑性渗碳的方法(如日本特许公报55-49153,铁基材料の浸碳方法)(1980.12.10),它要求将工件加热到A1或A3温度上下作温度循环,而同时要对工件施以机械负荷,使工件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这种方法需要特定的加荷装置,因而很难在生产中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扩散元素在钢中的渗入速度,缩短化学热处理时间,并皆有细化奥氏体晶粒等功效。本专利技术的构成是在化学热处理气氛中,至低从钢的Ac1温度起,以0.5C/秒-1000℃/S的加热速度,将待处理工件或工件的待处理部分加热到Ac3以上、1200℃以下的适当温度,并作0-15分钟保温后,以较快速度冷却到Ac1以下温度使完成珠光体转变,接着再以上述方式加热、保温、冷却,……如此多次循环,直至获得要求的渗入深度。适于本专利技术的化学热处理气氛,可以是渗碳或碳氮共渗气体,化学热处理盐浴,化学热处理膏剂、固体渗剂以及流态炉化学热处理浴。适于本专利技术的加热方法,可以是感应加热,交直流通电电阻加热,盐浴及流态粒子炉加热等。循环中的冷却可采用断电自冷或将工件从加热区取出冷却。各次的升温速度、保温时间,以及它们合成一套化学热处理工艺的组合方式,需要根据钢种、渗入的元素种类和处理要求而定。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化学热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待处理工件或其待处理部分以0.5℃/S-1000℃/S的速度加热到Ac↓[3]以上、1200℃以下温度,并作0-15分钟的保温后,将工件取出或停止加热,冷却到Ac↓[1]以下使完成珠光体转变,接着再用上述方式加热、保温、冷却,……如此多次循环,直至获得要求渗入深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俭,王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