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106548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包括第一立柱与框架,第一立柱与框架之间设有横梁,横梁一端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框架上;道路通过第一铰接点转动连接有摆板,摆板位于第一立柱与框架之间,摆板下表面设有以第一铰接点为圆心的第一弧形齿条;道路在摆板下方通过第二铰接点转动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一端设有以第二铰接点为圆心的第二弧形齿条,另一端通过拉绳与横梁连接,第二弧形齿条与第一弧形齿条啮合传动。提供一种对车辆减速效果明显且限高架可以重复利用的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设施装置,尤其是一种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
技术介绍
限高架是一种用于桥梁、隧道入口处的门型框架结构,起到保护桥梁、隧道的作用,防止超高车辆撞击桥梁、隧道而对桥梁、隧道造成破坏;另外,车辆撞击桥梁、隧道也会对车辆及驾驶员造成人身财产伤害。所以对限高架的基本要求是:首先,确保超高车辆不会撞击到桥梁、隧道,防止车辆破坏桥梁和隧道;其次,确保车辆上的人员安全,以及限高架尽可能小的受到损坏。现有技术中的限高架大多采用焊接的形式连接,即限高架都是固定连接在桥梁、隧道的入口处,一旦发生大货车与限高架发生撞击,大货车就会把限高架撞变形,导致抢修人员需要更换一个新的限高架,即现有技术中的限高架不可以重复利用,损坏率高;而导致限高架损坏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现有技术中的限高架对车辆的减速效果不明显,即现有技术中的限高架不能有效阻止车辆刹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对车辆减速效果明显且限高架可以重复利用的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以下结构的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它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第一立柱与框架,第一立柱与框架之间设有横梁,横梁一端与第一立柱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框架上;道路通过第一铰接点转动连接有摆板,摆板位于第一立柱与框架之间,摆板下表面设有以第一铰接点为圆心的第一弧形齿条;道路在摆板下方通过第二铰接点转动连接有传动板,传动板一端设有以第二铰接点为圆心的第二弧形齿条,另一端通过拉绳与横梁连接,第二弧形齿条与第一弧形齿条啮合传动;框架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横梁抵紧的推杆,推杆通过缓冲组件与框架连接,且推杆上用于与横梁接触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框架包括第二立柱、第三立柱和水平杆,第一立柱、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相互平行,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垂直设置在道路上,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位于道路同侧,且第二立柱与第三立柱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水平杆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第三立柱上端部连接,水平杆平行于道路设置;水平杆上设有供横梁端部滑动的滑槽,第二立柱与第一立柱的连线垂直于道路长度方向。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推杆通过缓冲组件与框架连接是指,水平杆的端部设有供推杆穿过的滑孔,推杆沿水平杆长度方向设置;推杆中部设有环形凸起,推杆上套接有压簧,压簧与传动轮分别位于环形凸起两侧,压簧一端与环形凸起抵紧,另一端与滑槽端部抵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拉绳一端与横梁上靠近水平杆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板上远离第二弧形齿条的端部连接;第二立柱上设有供拉绳穿过的导套,道路在导套下方转动连接有供拉绳绕装的第一滚轮,道路在摆板下方转动连接有供拉绳绕装的第二滚轮,道路在传动板下方转动连接有供拉绳绕装的第三滚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第一弧形齿条位于摆板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传动轮与横梁上朝向推杆一侧的侧壁滚动连接。采用以上结构后,本专利技术一种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车辆高度超过横梁时,在车辆行驶前进过程中会推动横梁绕第一立柱转动,横梁上远离第一立柱的端部会在滑槽内滑动;其中,在车辆接触横梁的瞬间冲击会被压簧吸收,将横梁与车辆之间的刚性冲击转化成柔性冲击,避免横梁受到车辆瞬时撞击而拉紧拉绳致使拉绳被瞬时强大的冲击拉断,通过压簧的缓冲可以提高整个装置传动的稳定性;而在横梁转动过程中会通过拉绳来带动传动板绕第二铰接点转动,传动板通过第二弧形齿条与第一弧形齿条啮合传动来带动摆板绕第一铰接点转动,进而使得摆板相对于车辆倾斜,即摆板上远离第一铰接点端部被抬高,摆板对车辆的行驶构成一个上坡的结构,增加车辆前进的阻力,这有助于车辆自动减速;随着车辆推动横梁转动的角度越大,摆板转动的角度也越大,摆板构成的坡度也越陡,对车辆减速效果越明显。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对车辆减速效果明显且限高架可以重复利用的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的俯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横梁与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横梁与框架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摆板转动后的状态图。图中所示:1、第一滚轮,2、第二滚轮,3、第三滚轮,4、第一立柱,5、第二立柱,6、第三立柱,7、横梁,8、框架,9、第一铰接点,10、摆板,11、第一弧形齿条,12、第二铰接点,13、传动板,14、第二弧形齿条,15、拉绳,16、推杆,17、传动轮,18、水平杆,19、滑槽,20、环形凸起,21、压簧,22、导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第一立柱4与框架8,第一立柱4与框架8之间设有横梁7,横梁7一端与第一立柱4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框架8上;道路通过第一铰接点9转动连接有摆板10,摆板10位于第一立柱4与框架8之间,摆板10下表面设有以第一铰接点9为圆心的第一弧形齿条11;道路在摆板10下方通过第二铰接点12转动连接有传动板13,传动板13一端设有以第二铰接点12为圆心的第二弧形齿条14,另一端通过拉绳15与横梁7连接,第二弧形齿条14与第一弧形齿条11啮合传动;框架8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横梁7抵紧的推杆16,推杆16通过缓冲组件与框架8连接,且推杆16上用于与横梁7接触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17,传动轮17可以减小推杆16端部相对于横梁7发生滑动时的摩擦力。框架8包括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和水平杆18,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相互平行,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垂直设置在道路上,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位于道路同侧,且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水平杆18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上端部连接,水平杆18平行于道路设置;水平杆18上设有供横梁7端部滑动的滑槽19,第二立柱5与第一立柱4的连线垂直于道路长度方向。推杆16通过缓冲组件与框架8连接是指,水平杆18的端部设有供推杆16穿过的滑孔,推杆16沿水平杆18长度方向设置;推杆16中部设有环形凸起20,推杆16上套接有压簧21,压簧21与传动轮17分别位于环形凸起20两侧,压簧21一端与环形凸起20抵紧,另一端与滑槽19端部抵紧。拉绳15一端与横梁7上靠近水平杆18的端部连接,另一端与传动板13上远离第二弧形齿条14的端部连接;第二立柱5上设有供拉绳15穿过的导套22,道路在导套22下方转动连接有供拉绳15绕装的第一滚轮1,道路在摆板10下方转动连接有供拉绳15绕装的第二滚轮2,道路在传动板13下方转动连接有供拉绳15绕装的第三滚轮3。其中,导套22、第一滚轮1、第二滚轮2和第三滚轮3可以对拉绳15两端部的受力方向进行调整,使得整个装置的传动更加稳定与平顺。第一弧形齿条11位于摆板10宽度方向的中间位置,这里的宽度方向是指垂直道路长度方向的方向,即第一立柱4与第二立柱5连线的方向。传动轮17与横梁7上朝向推杆16一侧的侧壁滚动连接。工作原理:当横梁7受到车辆推动时,横梁7可以绕第一立柱4转动,横梁7上位于滑槽19内的端部可以在滑槽19内滑动;在车辆接触横梁7的瞬间冲击会被压簧吸收,即横梁7推动推杆16在水平杆18上滑动,推杆16上的环形凸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第一立柱(4)与框架(8),第一立柱(4)与框架(8)之间设有横梁(7),横梁(7)一端与第一立柱(4)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框架(8)上;道路通过第一铰接点(9)转动连接有摆板(10),摆板(10)位于第一立柱(4)与框架(8)之间,摆板(10)下表面设有以第一铰接点(9)为圆心的第一弧形齿条(11);道路在摆板(10)下方通过第二铰接点(12)转动连接有传动板(13),传动板(13)一端设有以第二铰接点(12)为圆心的第二弧形齿条(14),另一端通过拉绳(15)与横梁(7)连接,第二弧形齿条(14)与第一弧形齿条(11)啮合传动;框架(8)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横梁(7)抵紧的推杆(16),推杆(16)通过缓冲组件与框架(8)连接,且推杆(16)上用于与横梁(7)接触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1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道路两侧的第一立柱(4)与框架(8),第一立柱(4)与框架(8)之间设有横梁(7),横梁(7)一端与第一立柱(4)转动连接,另一端滑动连接在框架(8)上;道路通过第一铰接点(9)转动连接有摆板(10),摆板(10)位于第一立柱(4)与框架(8)之间,摆板(10)下表面设有以第一铰接点(9)为圆心的第一弧形齿条(11);道路在摆板(10)下方通过第二铰接点(12)转动连接有传动板(13),传动板(13)一端设有以第二铰接点(12)为圆心的第二弧形齿条(14),另一端通过拉绳(15)与横梁(7)连接,第二弧形齿条(14)与第一弧形齿条(11)啮合传动;框架(8)上滑动连接有用于与横梁(7)抵紧的推杆(16),推杆(16)通过缓冲组件与框架(8)连接,且推杆(16)上用于与横梁(7)接触的端部转动连接有传动轮(1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道路防撞限高架,其特征在于:框架(8)包括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和水平杆(18),第一立柱(4)、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相互平行,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垂直设置在道路上,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位于道路同侧,且第二立柱(5)与第三立柱(6)沿道路长度方向间隔分布,水平杆(18)两端分别与第二立柱(5)、第三立柱(6)上端部连接,水平杆(18)平行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程远
申请(专利权)人:慈溪市奥颖克巴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