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采用黄龙山本山矿料,运用古法练泥手段,采用高温窑火技术制作。本发明专利技术全部采用黄龙山本山矿料,运用古法练泥手段,采用高温窑火技术制作的五色共生紫砂壶粗砂颗粒的祼胎砂色表达的淋漓尽致,以返朴归真为紫砂艺术风格,通用窑火的温度变化,使得壶身呈现出多种砂料的质感美,粗砂颗粒在包浆下熠熠生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透气性极佳,故无砂土气,色香味皆蕴,即不夺色,又无熟汤气,用水擦壶,自发黯然之光,光可鉴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紫砂壶,具体是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紫砂壶在拍卖市场行情看涨,是具有收藏的“古董”,名家大师的作品往往一壶难求,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紫砂壶是中国传统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艺品。市场上的紫砂壶一般是由单一品种矿料而制作成的紫砂壶,传统的紫砂壶大多采用单品种泥料成型,强调紫砂壶的工艺水平却忽视了砂料的本色美和多变色彩的艺术呈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采用黄龙山本山矿料,运用古法练泥手段,采用高温窑火技术制作。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黄龙山本山矿料由以下矿料组成比例:高温段泥58%、黑墩头矿料10%、高温红泥10%、白砂段8%、底槽清14%。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包括如下步骤:从矿层中开采出的原矿泥,经加工成成品泥后制作坯件,从原矿泥加工成成品泥,需经风化→选料→摊晒→粉碎→过筛→配比→水拌→槌练和真空→陈腐环节。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风化为自然风化。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通过春杵、手拉石磨方式进行,粉碎后的成品颗粒要求不超过0.6~0.5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全部采用黄龙山本山矿料,运用古法练泥手段,采用高温窑火技术制作的五色共生紫砂壶粗砂颗粒的祼胎砂色表达的淋漓尽致,以返朴归真为紫砂艺术风格,通用窑火的温度变化,使得壶身呈现出多种砂料的质感美,粗砂颗粒在包浆下熠熠生辉,有净化水质的作用,透气性极佳,故无砂土气,色香味皆蕴,即不夺色,又无熟汤气,用水擦壶,自发黯然之光,光可鉴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采用黄龙山本山矿料,运用古法练泥手段,采用高温窑火技术制作。所述黄龙山本山矿料由以下矿料组成比例:高温段泥58%、黑墩头矿料10%、高温红泥10%、白砂段8%、底槽清14%。具体包括如下步骤:从矿层中开采出的原矿泥,经加工成成品泥后制作坯件,从原矿泥加工成成品泥,需经风化→选料→摊晒→粉碎→过筛→配比→水拌→槌练和真空→陈腐环节。所述风化为自然风化。所述粉碎通过春杵、手拉石磨方式进行,粉碎后的成品颗粒要求不超过0.6~0.5m/m。摊晒:摊晒主要是为了脱干水份,便于春杵、石磨、机械粉碎等,通过摊晒仍能自然裂开分解成大小适宜的颗粒,不能自然分解的,则可通过人工敲击,使之分解成大小适宜的颗粒,摊晒时可以把紫砂土中的老块、夹石、废土以及明显的含硫、含铁物质等剔除。粉碎:通过春杵、手拉石磨等古老方式进行的。破碎机主要用来破碎较大块的物料,成品颗粒要求不超过0.6~0.5m/m(30目~35目),目前现有工艺一般在0.1~0.3m/m(50目~80目)。筛分:经过粉碎后的紫砂土,颗粒粗细不一,需根据泥料的物理性能和对作品的质感,要求具体粗细程度,即目数,就是每平方英寸筛网的孔数。孔数越多,目数越大。孔数越小,颗粒越细,反之则颗粒越粗。水拌:选定的泥料通过配比后,使之成为可以用来制作紫砂器具和熟泥,需要加水拌和,进行揉、捏、槌等,所加水量要适宜,控制在15%~20%,即要让泥料充分吸收水分,又要挤压出泥料中多余的水分,水拌一直要进行到泥料中的黏土和内部的团粒充分结合后,泥料既不粘手,切开断面又明亮光滑,才算完成。事实上水分的吸收不可能一步到位,尚需通过陈腐来完成。真空:抽真空的目的主要是排除泥料内的空气,均匀泥料内的水分,物理上改变泥性,空气的祛除和水分的均匀,对生坯加工制作和烧制都会有影响,抽真空能提高制泥的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陈腐:陈腐的作用就是使矿料在氧条件下充足吸收水分,使之彻底分化裂解,增加其自然细度,让泥料结构的精华(硅、钾、钠等天然成分)得以尽量浸出外移,即可改善泥粒性能,增加可塑性,也能使泥料经过烧成后润湿可亲,颜色温润可爱,陈腐一般在六个月以上。本专利技术的烧成工艺手段一般紫砂壶正常的烧成温度在1100℃~1200℃范围内,烧成后外观色泽应该是一致的,或紫、或红、或黄等,本专利技术五色共生壶的烧制温度在1200℃~1300℃之间,所产生的色泽,具有自然和谐的效果,体现的是土与火的艺术。一般窑炉以弱还原火焰为主,窑内调风情况,直接影响到窑内的压力和温度,所以风量、风压的调切,对五色共生壶的产生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还必须是在祼烧情况下进行,通过火与坯体面的直接接触才能实现,因含化学成份不同,不同色泽的紫砂泥料,在烧制过程中会因温度不同,气氛的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肌理效果,个性之独特、色彩之丰富,难于复制,是又非是。红泥会变成草绿泥、蓝色,红与黑恰到好处,墨黑中闪耀着红色的碎星;紫泥会烧成漆黑色,黑中泛红;或烧成紫红色,犹如鸡血裂痕;或烧成均匀浮雕颗粒,段泥会烧成七彩星、翠绿色、棕色,翠色中泛成黄色彩星及诸梨色等,有时还会出现上釉的艺术效果,又可能黄中发绿,绿中泛黄、泛红,绿的更翠、黄的更橙、红的更沉、紫中泛青或泛出各种自然的颗粒色彩。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专利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专利技术内。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黄龙山本山矿料,运用古法练泥手段,采用高温窑火技术制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黄龙山本山矿料,运用古法练泥手段,采用高温窑火技术制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黄龙山本山矿料由以下矿料组成比例:高温段泥58%、黑墩头矿料10%、高温红泥10%、白砂段8%、底槽清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五色共生紫砂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从矿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建忠,
申请(专利权)人:宜兴市李氏名砂紫砂文化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