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广学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8359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2: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其结构包括驱动装置、传动杆、活动架、定位销、连接架、固定套、连接杆、固定脚、底板,传动杆一端与驱动装置内部垂直连接,传动杆另一端与底板底端内部固定连接,连接杆底侧与底板顶部焊接,活动架两端底部设有固定脚,固定脚内部与固定脚侧面滑动连接,连接架一端固定于活动架上,连接架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套内部,定位销底端贯穿连接架底端内部连接到活动架内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的驱动装置,该设备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够快,降低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属于刮雨器领域。
技术介绍
雨刷又称为刮水器、水拨、雨刮器或挡风玻璃雨刷,是用来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的设备,以改善驾驶人的能见度,增加行车安全。因为法律要求,几乎所有地方的汽车都带有雨刷。掀背车及休旅车等车辆的后车窗也装有雨刷。除了汽车外,其他运输工具也设置了雨刷,像是火车、电车等。某部份工程用机具,如起重机等亦装有雨刷。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201620285288.6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窗刮雨器,包括刮片、连接机构、传动机构、导向机构、电动机、控制单元,刮片下端与连接机构铰链连接,并在连接处装有扭转弹簧,连接机构下部活塞缸缸体与传动机构的螺母采用球销连接,导向机构的滚轮在扭转弹簧的扭矩作用下压紧滑道面并可沿滑道滚动,电动机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通过传动机构的螺母蜗杆驱动刮片横向往复运动。该车窗刮雨器可实现无死角刮雨,提高了驾驶员雨中驾车安全度,同时该刮雨器结构简单,布置方便。但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不够快,会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不够快,会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其结构包括驱动装置、传动杆、活动架、定位销、连接架、固定套、连接杆、固定脚、底板,所述传动杆一端与驱动装置内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与底板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底侧与底板顶部焊接,所述活动架两端底部设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内部与固定脚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一端固定于活动架上,所述连接架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套内部,所述定位销底端贯穿连接架底端内部连接到活动架内部;所述驱动装置由杆套、传动齿轮、驱动电机、主轴、蜗轮杆组成,所述主轴一端与驱动电机内部采用机械连接,所述主轴另一端与蜗轮杆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蜗轮杆侧面与传动齿轮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顶部与杆套底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底端与杆套内部焊接。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架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定位销为同心圆。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脚内部与连接杆侧面采用间隙配合。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杆的立体结构为圆柱体。进一步地,所述活动架两端依次连接成弧形结构。进一步地,所述传动杆能够带动整个刮雨器进行转动。进一步地,所述定位销能够对设备元件之间的连接进行更牢固的固定。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的驱动装置,该设备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够快,降低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驱动装置-1、传动杆-2、活动架-3、定位销-4、连接架-5、固定套-6、连接杆-7、固定脚-8、底板-9、杆套-101、传动齿轮-102、驱动电机-103、主轴-104、蜗轮杆-105。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技术方案:其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杆2、活动架3、定位销4、连接架5、固定套6、连接杆7、固定脚8、底板9,所述传动杆2一端与驱动装置1内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2另一端与底板9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底侧与底板9顶部焊接,所述活动架3两端底部设有固定脚8,所述固定脚8内部与固定脚8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5一端固定于活动架3上,所述连接架5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套6内部,所述定位销4底端贯穿连接架5底端内部连接到活动架3内部;所述驱动装置1由杆套101、传动齿轮102、驱动电机103、主轴104、蜗轮杆105组成,所述主轴104一端与驱动电机103内部采用机械连接,所述主轴104另一端与蜗轮杆105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蜗轮杆105侧面与传动齿轮102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02顶部与杆套101底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2底端与杆套101内部焊接,所述连接架5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定位销4为同心圆,所述固定脚8内部与连接杆7侧面采用间隙配合,所述连接杆7的立体结构为圆柱体,所述活动架3两端依次连接成弧形结构,所述传动杆2能够带动整个刮雨器进行转动,所述定位销4能够对设备元件之间的连接进行更牢固的固定。本专利所说的驱动电机103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在进行使用时,我们需要通过驱动电机103产生驱动转矩,作为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的动力源,主轴104能够带动蜗轮杆105进行传动,传动齿轮102就能够跟随蜗轮杆105一起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传动杆2进行转动,定位销4能够对设备元件之间的连接进行更牢固的固定,例如,该设备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够快,降低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本技术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技术不完善,该设备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不够快,会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本技术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该设备刷刮除附着于车辆挡风玻璃上的雨点及灰尘够快,降低对车辆行驶造成影响。甲公司固定脚8内部与连接杆7侧面采用间隙配合,乙公司固定脚8内部与连接杆7侧面采用过度配合。甲公司组装时间为40min,使用效果好;乙公司组装时间为60min,很难进行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固定脚8内部与连接杆7侧面采用间隙配合,使用性能更好,值得提倡。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其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杆(2)、活动架(3)、定位销(4)、连接架(5)、固定套(6)、连接杆(7)、固定脚(8)、底板(9),所述传动杆(2)一端与驱动装置(1)内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2)另一端与底板(9)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底侧与底板(9)顶部焊接,所述活动架(3)两端底部设有固定脚(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8)内部与固定脚(8)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5)一端固定于活动架(3)上,所述连接架(5)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套(6)内部,所述定位销(4)底端贯穿连接架(5)底端内部连接到活动架(3)内部;所述驱动装置(1)由杆套(101)、传动齿轮(102)、驱动电机(103)、主轴(104)、蜗轮杆(105)组成,所述主轴(104)一端与驱动电机(103)内部采用机械连接,所述主轴(104)另一端与蜗轮杆(105)内部垂直连接,所述蜗轮杆(105)侧面与传动齿轮(102)进行传动连接,所述传动齿轮(102)顶部与杆套(101)底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2)底端与杆套(101)内部焊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智能化汽车刮雨器结构,其结构包括驱动装置(1)、传动杆(2)、活动架(3)、定位销(4)、连接架(5)、固定套(6)、连接杆(7)、固定脚(8)、底板(9),所述传动杆(2)一端与驱动装置(1)内部垂直连接,所述传动杆(2)另一端与底板(9)底端内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7)底侧与底板(9)顶部焊接,所述活动架(3)两端底部设有固定脚(8),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脚(8)内部与固定脚(8)侧面滑动连接,所述连接架(5)一端固定于活动架(3)上,所述连接架(5)另一端固定于固定套(6)内部,所述定位销(4)底端贯穿连接架(5)底端内部连接到活动架(3)内部;所述驱动装置(1)由杆套(101)、传动齿轮(102)、驱动电机(103)、主轴(104)、蜗轮杆(105)组成,所述主轴(104)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广学苏鹏
申请(专利权)人:杨广学苏鹏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