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腔室主体和第二腔室主体,第一腔室主体内具有安装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二安装空间处均具有出气孔,且第一、二安装空间均与所述第二腔室主体连通,第二腔室主体内具有能够滑动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二滑块连接有矩形布体,且第一、二滑块顶部分别固定有第一、二挡板,通过第一、二滑块的滑动能够使得布体上下移动,并且使得第一、二空间连通或不连通,从而温度调节系统更加节能省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石油能源不断匮乏,生态环境不断恶化。这些都对世界各国的汽车产业发展带来许多无法确定的因素。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使用电力的电动汽车开始越来越多地步入人们的生活,由于电动汽车蓄电池技术的发展限制,因此节能对电动汽车尤为重要,当电动汽车的车厢内供暖时,有时仅仅前排有人,而此时如果对整个车厢供暖会导致能耗增高,并且导致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技术方案: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腔室主体和固定在第一腔室主体下表面的第二腔室主体,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具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空间分隔为安装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出气孔和多个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出气孔,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管路,所述管路的一端伸出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管路上安装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二侧壁之间连接有光杆,所述第一侧壁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处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二侧壁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一光滑孔,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二光滑孔,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第二滑块更靠近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内安装有导辊,所述第二滑块与矩形布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矩形布体的另一侧连接有条形的配重块,所述矩形布体经过所述导辊和所述条形通槽;所述第二腔室主体顶部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第二通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配重块不封闭所述条形通槽;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一挡板不封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板不封闭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条形配重块封闭所述条形通槽。进一步地,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电机、风机和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和第二腔室主体均为长方体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气孔有多个且为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出气孔有多个且为矩形阵列分布。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二挡板均为矩形板。进一步地,所述配重块和条形通槽为长方体形。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矩形布体位于第二腔室主体下表面的部分的高度大于30cm。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布体为透明的塑料布体。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配重块的上边缘到所述第二腔室主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90cm。进一步地,所述矩形布体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位于第一、二表层之间的隔热层。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电动汽车的温度调节系统,能够对前后排同时供暖,也可以为前排单独供暖,并且单独供暖时,能够利用布体减少热量向后排的流失,对前排的保温效果好,并且整体的节能效果好。附图说明图1调节系统的第一状态示意图;图2调节系统的第二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标记:1第一腔室主体;1.1第一空间;1.1.1第一出气孔;1.2第二空间;1.2.1第二出气孔;2.1第一隔板;2.2第二隔板;3管路;3.1风机;3.2加热装置;4.1第一连通孔;4.2第二连通孔;5第二腔室主体;5.1第一通孔;5.2第二通孔;6电机;6.1丝杆;6.2轴承;6.3轴承座;6.4光杆;7第一滑块;7.1第一挡板;8第二滑块;8.1第二挡板;9矩形布体;9.1配重块;9.2条形通槽;9.3导辊。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腔室主体1和固定在第一腔室主体下表面的第二腔室主体5,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具有第一分隔板2.1和第二分隔板2.2将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空间分隔为安装空间、第一空间1.1和第二空间1.2,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出气孔1.1.1和多个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出气孔1.2.1,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管路3,所述管路的一端伸出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管路上安装有风机3.1和加热装置3.2;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二侧壁之间连接有光杆6.4,所述第一侧壁安装有轴承座6.3,所述轴承座处安装有轴承6.2,所述第二侧壁处安装有电机6,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丝杆6.1,所述丝杆上套有第一滑块7和第二滑块8,所述第一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一光滑孔,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二光滑孔,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第二滑块更靠近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7.1,所述第二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8.1,所述第二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内安装有导辊,所述第二滑块与矩形布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矩形布体9的另一侧连接有条形的配重块,所述矩形布体经过所述导辊和所述条形通槽;所述第二腔室主体顶部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第二通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第一通孔5.1,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第二通孔5.2,所述配重块9.1不封闭所述条形通槽;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一挡板不封闭所述第一通孔5.1,所述第二挡板不封闭所述第二通孔5.2,所述条形配重块封闭所述条形通槽。还包括触摸屏,所述触摸屏、电机、风机和加热装置均与所述控制器相连。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和第二腔室主体均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出气孔有多个且为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二出气孔有多个且为矩形阵列分布。所述第一、二挡板均为矩形板。所述配重块和条形通槽为长方体形。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矩形布体位于第二腔室主体下表面的部分的高度大于30cm。所述矩形布体为透明的塑料布体。另外,可替换地,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配重块的上边缘到所述第二腔室主体的下表面的距离大于90cm。所述矩形布体包括第一表层、第二表层和位于第一、二表层之间的隔热层。本专利技术的温度调节系统,如图所示,当处于第一状态时,由于第一、二通孔被封闭,被加热的气体只能进入第一空间并从第一出气孔流出进入车厢的前排,并且此时矩形布体将第一、二空间隔开。当处于第二状态时,矩形布体收起,并且被加热气体一部分从第一出气孔流出,另一部分经过第一通孔进入第二腔室主体内,再经过第二通孔进入第二空间,从第二出气孔出来,对车厢内的前后排均加热。尽管本专利技术就优选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腔室主体和固定在第一腔室主体下表面的第二腔室主体,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具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空间分隔为安装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出气孔和多个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出气孔,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管路,所述管路的一端伸出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管路上安装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二侧壁之间连接有光杆,所述第一侧壁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处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二侧壁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一光滑孔,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二光滑孔,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第二滑块更靠近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内安装有导辊,所述第二滑块与矩形布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矩形布体的另一侧连接有条形的配重块,所述矩形布体经过所述导辊和所述条形通槽;所述第二腔室主体顶部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还具有连通所述第二空间和第二通孔的第二连通孔;所述控制器能够控制所述温度调节系统处于第一状态或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中,所述第一挡板封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板封闭所述第二通孔,所述配重块不封闭所述条形通槽;所述第二状态中,所述第一挡板不封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挡板不封闭所述第二通孔,所述条形配重块封闭所述条形通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车厢内温度调节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第一腔室主体和固定在第一腔室主体下表面的第二腔室主体,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具有第一分隔板和第二分隔板将所述第一腔室主体内空间分隔为安装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多个与所述第一空间连通的第一出气孔和多个与所述第二空间连通的第二出气孔,所述安装空间内安装有管路,所述管路的一端伸出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管路上安装有风机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具有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二侧壁之间连接有光杆,所述第一侧壁安装有轴承座,所述轴承座处安装有轴承,所述第二侧壁处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电机轴和所述轴承之间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上套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一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一光滑孔,所述第二滑块具有与所述丝杆配合的第二螺纹孔和与所述光杆配合的第二光滑孔,所述第一滑块相对于第二滑块更靠近所述安装空间,所述第一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挡板,所述第二滑块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挡板,所述第二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光杆的长度方向垂直,所述第二腔室主体内安装有导辊,所述第二滑块与矩形布体的一侧连接,所述矩形布体的另一侧连接有条形的配重块,所述矩形布体经过所述导辊和所述条形通槽;所述第二腔室主体顶部具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腔室主体的底部具有连通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一连通孔,所述第一腔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翠香,
申请(专利权)人:雷翠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