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兰民专利>正文

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626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属于镀膜技术,它是在常规镀钛工艺基础上增加预镀和电镀工艺步骤,预镀工艺是将活化后的镀件置于食盐和盐酸的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电镀工艺的镀液成分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光亮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效果佳等优点,本工艺制得的钛金铝型材其膜层硬度HV≈1500、同等条件下比镀22K金耐磨150倍,可加工成各种形态的金色、彩色,黑色等光亮的多种系列铝型材产品。(*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属于镀膜技术。目前,铝合金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装饰材料,它具有能够挤压出各种特殊形状、适合多种用途、满足多种需要、容易加工等优点,但它与钛金不锈钢装饰的视觉效果相比,显得逊色,特别是存在色泽单一的缺点,为此,在现有技术中采取了对铝型材进行阳极氧化着色和喷涂差色的方法,以满足其较高的视觉效果,但采取上述方法获得的产品存在着易磨、易蚀、易老化等缺点,而在铝型材表面采用镀膜技术进行镀钛金工艺尚未见有关文献报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铝型材表面镀覆钛金的工艺,以期得到一种不但具有钛金不锈钢材料具有的视觉效果,而且具有价格适中,易于加工,金属光泽高档、豪华、雅观的优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工艺包括选材、抛光、化学除油、清水冲洗、活化、真空镀钛等工艺步骤,它还包括预镀工艺,该工艺是将活化后并经清水冲洗的钛金铝型材置于由食盐、盐酸和水组成的液体中进行化学处理,处理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至液体发生激烈化学反应为止;电镀工艺,该工艺中镀液成份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光亮剂,工艺条件电流3-4A/dm2阴极移动、5-7A/dm2空气搅拌,镀液温度50-60℃,PH值3.9-4.2,电镀时间15分钟。本专利技术工艺是在常规镀钛工艺基础上增加预镀工艺和电镀工艺步骤,因此具有工艺简单、实用效果佳等优点,采用本专利技术工艺制得的钛金铝型材,其膜层表面硬度HV≈1500,同等条件下比镀22K金耐磨150倍,可加工成各种形态的金色、彩色、黑色等光亮的多种系列铝型材产品。下面以实施例详述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如下选材→抛光→化学除油→热水冲洗→冷水冲洗→活化→冷水冲洗→预镀→冷水冲洗→电镀→热水冲洗→脱水干燥→普通真空镀钛工艺。按上述工艺流程分述各步骤1、选材本专利技术的材质是未经阳极氧化的各种铝型材。2、抛光铝型材表面抛光成6-8K镜面型材。3、化学除油化学除油工艺中除油剂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浓度为10%,溶液温度为50-70℃,处理时间数秒钟。4、热水冲洗用热清水冲洗0.5-1分钟。5、冷水冲洗用冷水冲洗0.5-1分钟。6、活化活化工艺中活化剂是硝酸水溶液,其浓度为20%,溶液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数秒钟至10分钟。7、冷水冲洗1分钟。8、预镀工艺该工艺是将活化后并经清水冲洗的钛金铝型材置于由食盐、盐酸和水组成的液体中进行化学处理,处理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至液体发生激烈化学反应为止,该工艺中液成份的加入量是氯化钠225g/l、盐酸50g/l、水余量。9、电镀工艺该工艺中镀液成份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光亮剂,工艺条件电流3-4A/dm2阴极移动、5-7A/dm2空气搅拌,镀液温度50-60℃,PH值3.9-4.2,电镀时间15分钟。该工艺中镀液成份的加入量分别为硫酸镍300g/l,氯化镍40g/l、硼酸40g/l、十二烷基硫酸钠1g/l、糖精1-3g/l、光亮剂2-4g/l。10、冷水冲洗1分钟。11、热水冲洗3分钟。12、脱水干燥。13、普通真空镀钛工艺本专利技术的镀钛金工艺与其它材料真空镀钛金工艺基本相同,其工艺步骤如下装炉抽真空→工件加热→氩离子→轰击清洗→抽真空→主孤轰击→镀膜→冷却→出炉→检验→复膜→入库权利要求1.一种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包括选材、抛光、化学除油、清水冲洗、活化、真空镀钛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a、预镀工艺,该工艺是将活化后并经清水冲洗的钛金铝型材置于由食盐、盐酸和水组成的液体中进行化学处理,处理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至液体发生激烈化学反应为止;b、电镀工艺,该工艺中镀液成份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光亮剂,工艺条件电流3-4A/dm2阴极移动、5-7A/dm2空气搅拌,镀液温度50-60℃,PH值3.9-4.2,电镀时间15分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镀钛工艺,其特征在于电镀工艺中镀液成份的加入量分别为硫酸镍300g/l,氯化镍40g/l、硼酸40g/l、十二烷基硫酸钠1g/l、糖精1-3g/l、光亮剂2-4g/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表面镀钛金工艺,其特征在于预镀工艺中液体成份的加入量是氯化钠225g/l、盐酸50g/l、水余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其特征在于化学除油剂是氢氧化钠的水溶液,浓度为10%,溶液温度为50-70℃,处理时间数秒钟。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其特征在于活化工艺中活化剂是硝酸水溶液,其浓度为20%,溶液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数秒钟至10分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属于镀膜技术,它是在常规镀钛工艺基础上增加预镀和电镀工艺步骤,预镀工艺是将活化后的镀件置于食盐和盐酸的水溶液中进行化学处理;电镀工艺的镀液成分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光亮剂,本专利技术工艺具有简单、实用、效果佳等优点,本工艺制得的钛金铝型材其膜层硬度HV≈1500、同等条件下比镀22K金耐磨150倍,可加工成各种形态的金色、彩色,黑色等光亮的多种系列铝型材产品。文档编号C23C28/02GK1229148SQ9810110公开日1999年9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3月13日 优先权日1998年3月13日专利技术者李兰民 申请人:李兰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铝型材镀钛金工艺,包括选材、抛光、化学除油、清水冲洗、活化、真空镀钛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a、预镀工艺,该工艺是将活化后并经清水冲洗的钛金铝型材置于由食盐、盐酸和水组成的液体中进行化学处理,处理温度为常温,处理时间至液体发生 激烈化学反应为止;b、电镀工艺,该工艺中镀液成份包括硫酸镍、氯化镍、硼酸、十二烷基硫酸钠、糖精、光亮剂,工艺条件:电流3-4A/dm↑[2]阴极移动、5-7A/dm↑[2]空气搅拌,镀液温度50-60℃,PH值3.9-4.2,电镀时间1 5分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兰民
申请(专利权)人:李兰民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