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鉴专利>正文

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95031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涉及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用以解决现有手动夹持装置使用不便以及复位结构易损坏影响使用的问题,包括外壳、上压板、下压板、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导线所组成,所述外壳、上压板、上电磁铁固定于一起,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中电磁铁固定于一起且安装于外壳的滑槽中,通过分别控制所述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的极性,来实现两种极性配合,使所述下压板移动来实现夹持或者复位,所述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均完全安装于所述外壳中,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的板尾部安装与外壳中。

A clamping device using electromagnetic clamping and reset

A clamping device of electromagnetic clamping and reduction involves mechanical processing equipment, which is used to solve the problems that the existing manual clamping device is inconvenient to use and the reset structure is easily damaged, including the shell, the upper pressure plate, the lower pressure plate, the upper electromagnet, the medium electromagnet, the lower electromagnet and the wire. The shell, the upper pressure plate, and the upper electromagnet are fixed together, the lower pressure plate is fixed in together with the electromagnet and is installed in the sliding groove of the shell, and two kinds of polar coordination are realized by controlling the polarity of the electromagnet, the medium electromagnet and the lower electromagnet respectively, so that the press plate is moved to be clamped or duplicated. The upper electromagnet, the medium electromagnet and the lower electromagnet are fully installed in the shell, and the upper pressure plate is installed in the rear end of the plate and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pressure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械加工工艺装备,特别涉及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
技术介绍
公知,夹持装置广泛用于机床零部件的加工中,在小批量工件的生产加工中,一般要求夹持装置结构简单,便于操作。目前,现有的夹持装置一般采用复位弹簧进行进行复位,弹簧使用不当或者使用时间过长易变形损坏,因此,需要频繁的更换弹簧以确保夹持装置的正常工作,现有夹持装置很多也为手动式的,这样就给生产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以解决现有手动夹持装置使用不便以及复位结构易损坏影响使用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包括外壳、上压板、下压板、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导线所组成,所述外壳、上压板、上电磁铁固定于一起,所述下压板与所述中电磁铁固定于一起且安装于外壳的滑槽中,通过分别控制所述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的极性,来实现两种极性配合,使所述下压板移动来实现夹持或者复位,所述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均完全安装于所述外壳中,所述上压板与所述下压的板尾部安装与外壳中。使用中,需要夹紧或松开物品时,通过控制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的极性,来带动下压板向上运动夹紧物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磁力来来夹持物品,具有夹紧与复位过程准确迅速且操作方便的优点,并用磁力进行复位,使工作过程更加方便快捷,不会产生传统复位弹簧易变形损坏导致影响工作的缺点,此外,因为电磁铁并没有直接参与物品的夹持,所以不会对被夹持物品产生剩磁。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的主视图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的俯视图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的图2所示A-A剖视的示意图。如图1~图3所示,1、外壳,2、上压板,3、下压板,4、上电磁铁,5、中电磁铁,6、下电磁铁,7、螺栓孔,8、螺栓,9、导线,10、外壳通槽。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3所示,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包括外壳(1)、上压板(2)、下压板(3)、上电磁铁(4)、中电磁铁(5)、下电磁铁(6)、导线(7)所组成,上压板(2)右下部为通槽,上电磁铁(4)安装于上压板(2)的通槽内并与之固定于一体,且上压板(2)的下表面与上电磁铁(4)的下表面持平,上压板(2)上有3个螺栓孔(7),通过螺栓(8)与外壳(1)固定与一起,下压板(3)与中电磁铁(5)固定于一起,且下压板(3)的上表面与中电磁铁(5)的上表面持平,下压板(3)安装与外壳(1)的通槽(10)中,可在通槽(10)中上下移动,以夹持物品,下电磁铁(6)安装于外壳(1)底部,并与外壳(1)固定于一起,上电磁铁(4)、中电磁铁(5)、下电磁铁(6)各有导线(9)连出用于供电及控制其极性。如图1~图3所示,通过分别控制所述上电磁铁(4)、中电磁铁(5)、下电磁铁(6)的极性,来实现两种极性配合,使所述下压板(3)移动来实现夹持或者复位,具体极性配合如下:A、夹持物品:此时,控制中电磁铁(5)上半部分为N极、下半部分为S极,上电磁铁(4)上半部分N极、下半部分为S极,下电磁铁(6)上半部分为S极、下半部分N极,通过这样的控制,使中电磁铁(5)与下电磁铁(6)产生排斥、中电磁铁(5)与上电磁铁(4)产生吸引,从而推动中电磁铁(5)带动下压板(3)向上移动,然后与上压板(2)配合固定住被夹持物;B、松开或复位:此时,控制中电磁铁(5)上半部分为N极、下半部分为S极,上电磁铁(4)上半部分S极、下半部分为N极,下电磁铁(6)上半部分为N极、下半部分S极,通过这样的控制,使中电磁铁(5)与下电磁铁(6)产生吸引、中电磁铁(5)与上电磁铁(4)产生排斥,从而推动中电磁铁(5)带动下压板(3)向下移动,然后松开被夹持物或者复位。如图1~图3所示,所述上电磁铁(4)、中电磁铁(5)、下电磁铁(6)均安装于外壳(1)内,用于带动下压板(3)移动来夹持物品,这样设置使上电磁铁(4)、中电磁铁(5)、下电磁铁(6)直接接触被夹持物品,避免了对被夹持物品产生剩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包括外壳、上压板、下压板、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导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压板右下部为通槽,上电磁铁安装于上压板的通槽内并与之固定于一体,且上压板的下表面与上电磁铁的下表面持平,上压板上有3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外壳固定与一起,下压板与中电磁铁固定于一起,且下压板的上表面与中电磁铁的上表面持平,下压板安装与外壳的通槽中,可在通槽中上下移动,以夹持物品,下电磁铁安装于外壳底部,并与外壳固定于一起 ,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各有导线连出用于供电及控制其极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包括外壳、上压板、下压板、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导线所组成,其特征在于:上压板右下部为通槽,上电磁铁安装于上压板的通槽内并与之固定于一体,且上压板的下表面与上电磁铁的下表面持平,上压板上有3个螺栓孔,通过螺栓与外壳固定与一起,下压板与中电磁铁固定于一起,且下压板的上表面与中电磁铁的上表面持平,下压板安装与外壳的通槽中,可在通槽中上下移动,以夹持物品,下电磁铁安装于外壳底部,并与外壳固定于一起,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各有导线连出用于供电及控制其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电磁夹紧与复位的夹持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分别控制所述上电磁铁、中电磁铁、下电磁铁的极性,来实现两种极性配合,使所述下压板移动来实现夹持或者复位,具体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鉴王晓
申请(专利权)人:张鉴王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