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91991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6-03 00: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其包括釜体、搅拌机构以及外控温机构。外控温机构由夹套、第一介质管道和第二介质管道组成。夹套固定在所述罐体外侧,第一介质管道位于夹套的下方,第二介质管道位于夹套的上方。第一介质管道套在出料管的外侧,该第一介质管道的下端连接至一弧形管,出料管从该弧形管的侧壁伸出。夹套底部介质流出管道套在釜体出料管的外侧,并经弧形管从引出,同轴的介质管道和出料管道均可置于釜体底部,保证夹套底部的流体可充分流动。

A biopharmaceutical reac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iological pharmaceutical reaction kettle, which comprises a kettle body, a stirring mechanism and an external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The external temperature control mechanism is composed of a jacket, a first medium pipe and a second medium pipeline. The jacket is fixed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tank body, and the first medium pipe is positioned below the jacket, and the second medium pipe is positioned above the jacket. The first medium pipe is sleeved on the outside side of the discharging pipe, and the lower end of the first medium pipe is connected to an arc tube, and the discharge pipe extends from the side wall of the arc tube. The medium outflow pipe in the bottom of the jacket is set on the outer side of the discharge pipe of the kettle body, and is drawn out through the arc tube. The coaxial medium pipe and the discharging pipe can be placed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to ensure that the fluid at the bottom of the jacket can be fully flow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用于生产医药中间体。
技术介绍
3-羟基-4-甲氧基苯腈为中间化合物,用于合成34-二羟基苯腈。3,4-二羟基苯腈用于合成含噻唑、2-噁唑啉、咪唑、三唑及苯甲嘧啶类结构的化合物,是重要的医药及农药中间体,尤其合成的喹唑啉类化合物是重要的抗癌药物。生产3-羟基-4-甲氧基苯腈的过程中,盐酸羟胺等原料需要在反应釜内持续保温。为控制釜体温度,有专利技术人提出在釜体内外侧设置控温保温机构,参照201510997595.7的那种外夹套内热盘管反应釜。这种反应釜主要由内热介质循环管、外夹套、搅拌轴、釜体组成。其旨在采用内热盘管进行釜内提温加热,利用外夹套进行辅助外部加热,快速提高釜体内部温度。由于釜体底部出料口的干涉,外夹套的进出管道无法布置在釜体最底部,最底部的导热油始终置于夹套中。鉴于此,现有技术有进一步改进的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采用内外双控温机构,夹套底部管道套在釜体出料管的外侧,保证夹套底部的流体充分流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包括罐体、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在罐体上,该端盖与罐体组成一反应腔室,所述端盖具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具有出料管;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法兰盘、电机子装置以及搅拌轴,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所述端盖的上方,所述电机子装置固定在所述法兰板上,该电机子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该搅拌轴伸入所述反应腔室,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叶片;外控温机构,所述外控温机构由夹套、第一介质管道和第二介质管道组成,所述夹套固定在所述罐体外侧,所述第一介质管道位于所述夹套的下方,所述第二介质管道位于所述夹套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介质管道套在所述出料管的外侧,该第一介质管道的下端连接至一弧形管,所述出料管从该弧形管的侧壁伸出。在本技术的这种生物制药反应釜中,该生物制药反应釜还包括一内控温机构,所述内控温机构包括螺旋管道、入口管道以及出口管道,所述螺旋管道位于所述罐体内,所述螺旋管道的上端连接至所述出口管道,该螺旋管道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入口管道,该入口管道和出口管道均从所述端盖伸出。在本技术的这种生物制药反应釜中,所述内控温机构还包括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固定在所述端盖的内侧壁,所述定位杆和/或入口管道设有多个定位环,所述螺旋管道固定在该定位环上。在本技术的这种生物制药反应釜中,所述第一介质管道和/或第二介质管道设有阀组件。在本技术的这种生物制药反应釜中,所述端盖顶部设有温度计和压力表。实施本技术的这种生物制药反应釜,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外控温机构和内控温机构同时控制釜体温度,以较快的速度提供最佳的反应温度,提高生产效率。夹套底部介质流出管道套在釜体出料管的外侧,并经弧形管从引出,同轴的介质管道和出料管道均可置于釜体底部,保证夹套底部的流体可充分流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生物制药反应釜的示意图;图2为图1的另一状态的示意图,主要展示了内控温机构;图3为图1的另一方向的示意图;图4为图2的A处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第一介质管道的结构;图5为图2的局部视图,主要展示了阀组件的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至5所示的本技术的生物制药反应釜,主要包括釜体10、搅拌机构20、外控温机构30、内控温机构40。釜体10包括罐体11、端盖12,端盖12固定在罐体11上,该端盖12与罐体11组成一反应腔室13。端盖12具有进料管14,罐体11底部具有出料管15。原料从进料管14进入反应腔室13,产物从出料管15放出。端盖12顶部设有温度计16和压力表17,用以监测和控制釜体10内的反应条件。外控温机构30和内控温机构40同时控制釜体10温度,以较快的速度提供最佳的反应温度,提高生产效率。搅拌机构20可提高物料混合效率,其包括法兰盘21、电机子装置22以及搅拌轴23。法兰盘21固定在所述端盖12的上方,电机子装置22固定在法兰盘21上。电机子装置22的输出轴连接至搅拌轴,搅拌轴伸入反应腔室13,搅拌轴23上设有多个叶片24。在本技术中,外控温机构30由夹套31、第一介质管道32和第二介质管道33组成。夹套31固定在所述罐体11外侧,第一介质管道32位于所述夹套31的下方,第二介质管道33位于所述夹套31的上方。第一介质管道32套在所述出料管15的外侧,该第一介质管道32的下端连接至一弧形管34,出料管15从该弧形管34的侧壁伸出。夹套31底部介质流出管道套在釜体10底部出料管15的外侧,并经弧形管34从引出,同轴的介质管道和出料管道均可置于釜体10底部,保证夹套31底部的流体可充分流动。较佳的,第一介质管道32和设有阀组件50,阀组件50可调节导热介质的流量。如图5,其阀体51具有内腔52。上端盖12和下端盖12分别固定在阀体51两侧,第一管接头53和第二管接头54分别固定在阀体51的入口和出口上。阀杆55的下端连接至旋塞56,该旋塞56伸入所述内腔52。阀杆55上设有拨叉57,转动拨叉57可改变旋塞56状态,达到关开管路的目的。定位套筒58固定在阀杆55上,该定位套筒58的下端伸入上端盖12。定位套筒58的下端设有密封弹簧59,上端盖12与阀杆55之间设有密封圈,该密封弹簧59压在密封圈上。密封弹簧施加预紧力,提高密封圈的阻水效果。定位套筒具有限位槽,上端盖12内设有限位弹簧,该限位弹簧的端部设有钢球,该钢球伸入所述限位槽。所述钢球可标识最大开启角度和关闭位置,便于操作。内控温机构40包括定位杆41、螺旋管道42、入口管道43以及出口管道44,定位杆41固定在所述端盖12的内侧壁,所述螺旋管道42位于罐体11内,所述螺旋管道42的上端连接至所述出口管道44,该螺旋管道42的下端连接至所述入口管道43,该入口管道43和出口管道44均从所述端盖12伸出,定位杆41和入口管道43设有多个定位环45,定位环45可以是半圆形结构,其内径与螺旋管道42的外径相等。螺旋管道42固定在定位环45上。螺旋管道42经入口管道43、定位杆41等固定,提高管道刚性,避免振动和搅拌引起管道偏移损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包括罐体、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在罐体上,该端盖与罐体组成一反应腔室,所述端盖具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具有出料管;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法兰盘、电机子装置以及搅拌轴,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所述端盖的上方,所述电机子装置固定在所述法兰盘上,该电机子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该搅拌轴伸入所述反应腔室,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叶片;外控温机构,所述外控温机构由夹套、第一介质管道和第二介质管道组成,所述夹套固定在所述罐体外侧,所述第一介质管道位于所述夹套的下方,所述第二介质管道位于所述夹套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介质管道套在所述出料管的外侧,该第一介质管道的下端连接至一弧形管,所述出料管从该弧形管的侧壁伸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制药反应釜,其特征在于包括:釜体,所述釜体包括罐体、端盖,所述端盖固定在罐体上,该端盖与罐体组成一反应腔室,所述端盖具有进料管,所述罐体底部具有出料管;搅拌机构,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法兰盘、电机子装置以及搅拌轴,所述法兰盘固定在所述端盖的上方,所述电机子装置固定在所述法兰盘上,该电机子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至所述搅拌轴,该搅拌轴伸入所述反应腔室,所述搅拌轴上设有多个叶片;外控温机构,所述外控温机构由夹套、第一介质管道和第二介质管道组成,所述夹套固定在所述罐体外侧,所述第一介质管道位于所述夹套的下方,所述第二介质管道位于所述夹套的上方,其中,所述第一介质管道套在所述出料管的外侧,该第一介质管道的下端连接至一弧形管,所述出料管从该弧形管的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卫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荣盛生物医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