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8320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1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包括主板本体,主板本体的上端设有CPU本体,主板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两个L形板分别固定连接在CPU本体的两侧,两个L形板上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内均设有一个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槽的上下内壁上,两个导向杆上共同套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与两个导向杆均为活动连接,安装板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设有防尘网,防尘网的上端设有第一散热装置,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散热良好,便于拆卸安装,清灰迅速,不会对CPU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硬件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
技术介绍
中央处理器是一块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是一台计算机的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它的功能主要是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中央处理器主要包括运算器(算术逻辑运算单元,ALU,ArithmeticLogicUnit)和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及实现它们之间联系的数据(Data)、控制及状态的总线(Bus)。它与内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合称为电子计算机三大核心部件。机箱内的散热风扇易吸灰尘,使CPU与CPU插口处容易积灰,灰尘受潮使CPU发生短路,轻者降低了CPU的使用寿命,重则引发火灾,传统的CPU散热风扇通过散热铜管与散热片对CPU进行散热,散热铜管的下端焊接有抵块,抵块通过胶水粘贴在CPU上,在对散热装置与风扇进行清灰时,难以将抵块从CPU上取下,给清灰造成了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其散热良好,便于拆卸安装,清灰迅速,不会对CPU造成损坏。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包括主板本体,主板本体的上端设有CPU本体,主板本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两个L形板分别固定连接在CPU本体的两侧,两个L形板上通过锁紧螺钉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内均设有一个导向杆,导向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槽的上下内壁上,两个导向杆上共同套设有安装板,安装板与两个导向杆均为活动连接,安装板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设有防尘网,防尘网的上端设有第一散热装置,安装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散热风扇的下端设有第二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板,抵板的下端与CPU本体的上端相抵。优选地,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防尘网上端的多个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间隔设置,第一散热板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板的长度。优选地,第二散热装置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散热风扇下端的“回”形铜管,第二散热装置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散热风扇下端的“回”形铜管,多个“回”形铜管上共同套设有多个散热片,抵板固定连接在多个“回”形铜管的下端。优选地,导向杆位于安装板与导向槽内壁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性装置,弹性装置为弹簧。优选地,支撑板的表面涂覆有高分子复合膜。本专利技术中,使用时,转动锁紧螺钉,将支撑板从L形板上取下,进而将散热风扇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从CPU本体上取下,然后对散热风扇、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进行清灰,清灰完成后将支撑板放置在L形板上,通过锁紧螺钉将其固定,在弹性装置的作用下,抵板与CPU本体的上端相抵。本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散热良好,便于拆卸安装,清灰迅速,不会对CPU造成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第二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主板本体、2CPU本体、3抵板、4“回”形铜管、5锁紧螺钉、6散热片、7散热风扇、8安装板、9第二散热板、10第一散热板、11防尘网、12弹性装置、13导向杆、14支撑板、15L形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2,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包括主板本体1,主板本体1的上端设有CPU本体2,主板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15,两个L形板15分别固定连接在CPU本体2的两侧,两个L形板15上通过锁紧螺钉5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4,两个支撑板1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内均设有一个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槽的上下内壁上,两个导向杆13上共同套设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与两个导向杆13均为活动连接,安装板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设有防尘网11,防尘网11的上端设有第一散热装置,安装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7,散热风扇7的下端设有第二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板3,抵板3的下端与CPU本体2的上端相抵。本专利技术中,第一散热装置包括固定连接在防尘网11上端的多个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9,第一散热板10和第二散热板9间隔设置,第一散热板10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板9的长度,第二散热装置包括多个固定连接在散热风扇7下端的“回”形铜管4,多个“回”形铜管4上共同套设有多个散热片6,抵板3固定连接在多个“回”形铜管4的下端,导向杆13位于安装板8与导向槽内壁之间的部分套设有弹性装置12,弹性装置12为弹簧,支撑板14的表面涂覆有高分子复合膜。本专利技术使用时,转动锁紧螺钉5,将支撑板14从L形板15上取下,进而将散热风扇7、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从CPU本体2上取下,然后对散热风扇7、第一散热装置和第二散热装置进行清灰,清灰完成后将支撑板14放置在L形板15上,通过锁紧螺钉5将其固定,在弹性装置12的作用下,抵板3与CPU本体2的上端相抵。以上,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本体(1),主板本体(1)的上端设有CPU本体(2),主板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15),两个L形板(15)分别固定连接在CPU本体(2)的两侧,两个L形板(15)上通过锁紧螺钉(5)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4),两个支撑板(1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内均设有一个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槽的上下内壁上,两个导向杆(13)上共同套设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与两个导向杆(13)均为活动连接,安装板(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设有防尘网(11),防尘网(11)的上端设有第一散热装置,安装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7),散热风扇(7)的下端设有第二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板(3),抵板(3)的下端与CPU本体(2)的上端相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灰的计算机CPU散热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板本体(1),主板本体(1)的上端设有CPU本体(2),主板本体(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L形板(15),两个L形板(15)分别固定连接在CPU本体(2)的两侧,两个L形板(15)上通过锁紧螺钉(5)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板(14),两个支撑板(14)相对的一侧均设有导向槽,两个导向槽内均设有一个导向杆(13),导向杆(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在导向槽的上下内壁上,两个导向杆(13)上共同套设有安装板(8),安装板(8)与两个导向杆(13)均为活动连接,安装板(8)的上端沿竖直方向贯穿设有散热槽,散热槽内设有防尘网(11),防尘网(11)的上端设有第一散热装置,安装板(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散热风扇(7),散热风扇(7)的下端设有第二散热装置,第二散热装置的下端固定连接有抵板(3),抵板(3)的下端与CPU本体(2)的上端相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雪平唐尚英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疆域绿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