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880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系提供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包括适配安装盒,适配安装盒内固定有光学适配组件,光学适配组件的入瞳间距为a、出瞳间距为b,2≤a/b≤15;光学适配组件包括一对或者一对以上对称设置的光学反射系统,光学反射系统包括第一反射镜、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的入射光轴与光学适配组件的入瞳光轴平行,第二反射镜的出射光轴与光学适配组件的出瞳光轴平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特殊的透镜组结构能够有效扩大手机双摄像头的入瞳间距,以匹配人眼的瞳距,配合手机双摄像头形成的VR或AR影像能够直接供观察使用,并被人眼接受,影像的还原度高、效果真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透镜组结构,具体公开了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
技术介绍
VR(VirtualReality,虚拟现实)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它利用计算机生成一种模拟环境,是一种多元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为的系统仿真使用户沉浸到该环境中;AR(AugmentedReality,增强现实)是一种实时地计算摄影机影像的位置及角度并加上相应图像、视频、3D模型的技术,这种技术的目的是在屏幕上把虚拟世界套在现实世界并进行互动。现有技术中有专用的VR或AR拍摄设备,设备包括单独的摄像头、传感器芯片、处理器等,成本较高,因此出现了使用手机双摄像头拍摄立体影像的技术,但由于手机双摄像头的间距与人眼瞳距存在差异,使用现有技术中的手机双摄像头进行立体拍摄会使影像的景深失真、还原度低,无法与人眼观察的直接观察所获影像匹配,形成的立体影像无法达到VR或AR所需要的真实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能够有效扩大手机双摄像头的入瞳间距,以配合人眼的瞳距,形成的VR或AR影像能够直接使用,影像的还原度高、效果真实。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公开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包括适配安装盒,适配安装盒内固定有光学适配组件,光学适配组件的入瞳间距为a、出瞳间距为b,2≤a/b≤15;适配安装盒靠近光学适配组件入瞳的侧板为透明入射面板,适配安装盒靠近光学适配组件出瞳的侧板为透明出射面板;光学适配组件包括一对或者一对以上对称设置的光学反射系统,一个光学反射系统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一个第二反射镜,第一反射镜的入射光轴与光学适配组件的入瞳光轴平行,第二反射镜的出射光轴与光学适配组件的出瞳光轴平行。进一步的,50mm≤a≤75mm。进一步的,5mm≤b≤15mm。进一步的,光学反射系统设有一对。进一步的,两个第一反射镜中心的间距等于a,两个第二反射镜中心的间距等于b。进一步的,第一反射镜的出射光轴与同一光学反射系统中的第二反射镜的入射光轴同轴。进一步的,第一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全反射棱镜或非平面反射镜。进一步的,第二反射镜为平面反射镜、全反射棱镜或非平面反射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公开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设置特殊的透镜组结构以拍摄VR或AR影像,通过该结构能够调节手机两个摄像头的光学入瞳间距,从而有效扩大手机双摄像头的入瞳间距,以匹配人眼的瞳距,配合手机双摄像头形成的VR或AR影像能够直接供观察使用,并被人眼接受,影像的还原度高、效果真实,且十分接近人眼直接观察所获的影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安装于手机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为:适配安装盒10、透明入射面板11、透明出射面板12、光学适配组件20、光学反射系统21、第一反射镜211、第二反射镜212、手机30、摄像头31。具体实施方式为能进一步了解本技术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考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包括适配安装盒10,适配安装盒10内固定有光学适配组件20,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间距为a、出瞳间距为b,出瞳间距b与手机双摄像头的间距匹配,2≤a/b≤15,能够有效扩大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间距,从而使手机双摄像头拍摄系统的入瞳间距接近人眼瞳距,提高VR拍摄的效果,优选地,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与出瞳相对设置,人眼瞳距一般为50mm~75mm,设置50mm≤a≤75mm能够使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间距与人眼瞳距匹配,手机双摄像头的间距一般为5mm~15mm,设置5mm≤b≤15mm能够使透光学适配组件20的出瞳间距与手机双摄像头的间距匹配;适配安装盒10靠近光学适配组件20入瞳的侧板为透明入射面板11,适配安装盒10靠近光学适配组件20出瞳的侧板为透明出射面板11,透明的面板能够供光线自由经过;光学适配组件20包括一对或者一对以上对称设置的光学反射系统21,一个光学反射系统21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211、一个第二反射镜212,第一反射镜211的入射光轴与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光轴平行,第二反射镜212的出射光轴与光学适配组件20的出瞳光轴平行,优选地,第一反射镜211的反射面和第二反射镜212的反射面平行设置,各个反射镜倾斜设置用于反射光线,改变光路,进而扩大整个光学系统的入瞳间距,满足VR或AR拍摄的需求。将适配安装盒10安装于设置有两个摄像头31的手机30上,如图1所示,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位于远离摄像头31的一侧,光学适配组件20的出瞳位于靠近摄像头31的一侧,对于靠近透明出射面板11一侧,两个第一反射镜211的出射光轴分别与对应的摄像头31光轴对准;光路如图2至4中箭头实线所示,光线从透明入射面板11入射,经过光学反射系统21后,从透明出射面板12出射,再入射到手机30的两个摄像头31中;光线在反射系统21中的先入射到第一反射镜211中,再从第一反射镜211反射到第二反射镜212中,并从第二反射镜212出射。本技术设置特殊的透镜组结构以拍摄VR或AR影像,通过该结构能够调节手机两个摄像头的光学入瞳间距,从而有效扩大手机双摄像头的入瞳间距,以匹配人眼的瞳距,配合手机双摄像头形成的VR或AR影像能够直接供观察使用,并被人眼接受,影像的还原度高、效果真实,且十分接近人眼直接观察所获的影像。为提高本技术对不同人眼与手机的适配性能,基于上述实施例,大部分人的瞳距在60mm左右,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间距a=60mm,最常见的手机双摄像头间距为10mm,光学适配组件20的出瞳间距b=10mm,能够适应大部分人眼的瞳距以及手机双摄像头的间距。基于上述实施例,第一反射镜211为平面反射镜、全反射棱镜或非平面反射镜,第二反射镜212为平面反射镜、全反射棱镜或非平面反射镜,第一反射镜211和第二反射镜212能够采用不同的组合以适应不同的需求;非平面反射镜能够有效增大整个光学系统的视场。实施例一,制作成本较低,适用性较强,如图2所示,箭头实线表示光路,光学反射系统21设有一对,两个第一反射镜211中心的间距等于a,两个第二反射镜212中心的间距等于b,第一反射镜211的出射光轴与第二反射镜212的入射光轴同轴,第一反射镜211和第二反射镜212均为平面反射镜。实施例二,如图3所示,箭头实线表示光路,光学反射系统21设有两对,靠近光学适配组件20入瞳一侧的两个第一反射镜211中心的间距等于a,靠近光学适配组件20出瞳一侧的两个第二反射镜212中心的间距等于b,第一反射镜211和第二反射镜212均为平面反射镜。实施例三,如图4所示,箭头实线表示光路,光学反射系统21设有一对,两个第一反射镜211中心的间距等于a,两个第二反射镜212中心的间距等于b,第一反射镜211和第二反射镜212均为全反射棱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安装盒(10),所述适配安装盒(10)内固定有光学适配组件(20),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间距为a、出瞳间距为b,2≤a/b≤15;所述适配安装盒(10)靠近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入瞳的侧板为透明入射面板(11),所述适配安装盒(10)靠近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出瞳的侧板为透明出射面板(11);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包括一对或者一对以上对称设置的光学反射系统(21),一个所述光学反射系统(21)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211)、一个第二反射镜(212),所述第一反射镜(211)的入射光轴与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光轴平行,所述第二反射镜(212)的出射光轴与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的出瞳光轴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适配安装盒(10),所述适配安装盒(10)内固定有光学适配组件(20),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间距为a、出瞳间距为b,2≤a/b≤15;所述适配安装盒(10)靠近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入瞳的侧板为透明入射面板(11),所述适配安装盒(10)靠近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出瞳的侧板为透明出射面板(11);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包括一对或者一对以上对称设置的光学反射系统(21),一个所述光学反射系统(21)包括一个第一反射镜(211)、一个第二反射镜(212),所述第一反射镜(211)的入射光轴与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的入瞳光轴平行,所述第二反射镜(212)的出射光轴与所述光学适配组件(20)的出瞳光轴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手机双摄像头实现VR拍摄的透镜组结构,其特征在于,50mm≤a≤75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手机双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烈烽佘俊南基学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烨嘉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