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承祥专利>正文

一种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7764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7: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试验装置,属于建筑材料试验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用于对至少两股流体进行调温的流体调温装置,所述流体调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换热液的腔体和至少两个用于通过所述流体的调温管道,两个所述调温管道长度不同,且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调温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调节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分别向至少两个调温管道中通入流体时,流过调温管道的流体会与换热液交换热量,由于不同的调温管道长度不同,相同流速的流体与换热液换热的时间不同,换热量也不同,而调节阀又控制了流体的流速,不同的调温管道与调节阀配合使用,能够输出不同温度的流体,以供试验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试验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材料试验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在现代工程建设中,混凝土耐久性在铁路、公路、房建、水利、电力、港口等各个建设领域被越来越多的重视起来。而在混凝土的耐久性试验方法中,依据《混凝土耐久性试验方法》(GB/T50082-2009),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是检测时间最长、需要人花费精力最多的检测项目,其检测时间最多需要150天,需要每天都对混凝土试件进行浸泡(15h)、风干(1h)、烘干(6h)、冷却(2h)这样的一个操作循环。现有的技术只是简单地将烘箱、水箱和水泵结合起来,再加上一个制冷用压缩机就组成了一个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箱,这种设备虽然可以实现自动浸泡、风干、烘干,但是该仪器有以下几大缺点:1.功能单一。只能进行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试验,无法进行集料坚固性等其他硫酸盐浸泡试验;2.该仪器只能在每天特定时间新增试件(即每个循环的冷却时间),这样有很大可能因其他意外情况使需试验的试件超龄期而导致试件作废;3.浪费资源。在试验数量少时,仪器也只能按照最大功率运转,而且配制所需的药品不能减少,这无疑会造成很多资源上的浪费;4.水泵、加热器等装置直接接触试验溶液,增大了故障的发生几率和因溶液过多的接触非试验环境而造成的误差;5.误差较大。在试验浸泡阶段结束后,溶液会排出试验箱,等待下一次浸泡开始再次注入。这期间溶液温度会变化到与外部环境温度一致,这时如果外部温度过高或过低,再加上溶液量较大(一般在0.3~0.4m3左右),此时溶液再次注入试验箱开始浸泡时,就会有十几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溶液的温度无法达到试验要求,这就给试验造成了不小的误差;6.占用其他仪器设备。在试验前两天试件需要在烘箱中以80±5℃的温度烘干两天,而其他试验需要烘干的温度一般为105±5℃,这就相当于在试件烘干的两天中,该烘箱无法进行其他试验,浪费试验资源。同时,在工程建设中,作为反应集料抗硫酸盐腐蚀能力一项指标,集料的坚固性也是各类型工程中混凝土用集料进行型式检验的必检项目,现有设备虽然具备浸泡和烘干功能,但是该仪器有如下三个缺点:1.该类仪器不仅体积较大,而且每次只能进行一组试验,不具备同时进行多批次试验的能力;2.误差较大。在试验浸泡阶段结束后,溶液会排入到溶液储藏箱,等待下一次浸泡开始再次注入。但是因为溶液储藏箱没有温度调节能力,在试样烘干期间溶液温度会变化到与外部环境温度一致,这时如果外部温度过高,溶液再次注入试验箱开始浸泡时,就可能会有十几分钟甚至几十分钟的时间溶液的温度无法达到试验要求(每次集料浸泡时间才4h)给试验造成很大误差;因为试验所用溶液为饱和溶液,如果溶液温度降低,就会导致溶液在储藏箱内结晶,这样不仅会出现结晶堵塞管道的问题,而且会出现因结晶后的溶液浓度降低而导致试验出现极大误差的严重后果;3.容易发生仪器故障。由于水泵、水管、加热管、冷却管等装置直接接触硫酸钠饱和溶液,这些装置极易发生因积液结晶和腐蚀所引起的故障,甚至使仪器报废。同样的,在道砟、岩石、岩土的坚固性试验中,也都没有具备全自动、多批次同时试验能力的设备。所以现有设备由于不能同时提供不同的环境温度,不能同时进行多组或多种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试验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一套试验装置无法同时提供不同温度的流体,不能调节多组或多种试验环境温度的的技术问题,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提供不同温度的流体以便于同时进行多组或多种试验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试验装置,包括用于对至少两股流体进行调温的流体调温装置,所述流体调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换热液的腔体和至少两个用于通过所述流体的调温管道,两个所述调温管道长度不同,且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调温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调节阀。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还包括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换热管和用于为所述换热液制冷或制热的调温设备,所述调温设备与所述换热管连通。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流体为气体,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气泵和储气罐,所述气泵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分别与所述调温管道连通。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流体为气体,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若干用于进行试验的试验模块,所述试验模块上设有所述气体进入的进风口,所述调温管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试验模块包括用于盛装试件并进行试验的试验箱、用于储存试验溶液的溶液储箱以及连接所述试验箱和所述溶液储箱并用于输送试验溶液的输液通道;所述溶液储箱位于所述试验箱的下方,所述输液通道上端连接所述试验箱的底部并连通所述试验箱,所述输液通道下端连接所述试验箱的上部并连通所述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和所述溶液储箱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溶液储箱内的试验溶液压入所述试验箱的压液机构。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输液通道下端包括输液管,所述输液管位于所述溶液储箱内部,并延伸至所述溶液储箱的中部或下部;所述压液机构包括位于所述溶液储箱上并用于向所述溶液储箱内压入气体的第二进气管以及用于保证所述试验箱内气压在一定范围的第一平压结构。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输液通道上还设有第一阀门,在所述输液通道沿试验箱至溶液储箱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阀门之后还设有用于排空所述第一阀门之后积存的试验溶液的排空机构。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排空机构包括位于所述输液通道下端的输液漏斗,所述输液漏斗小口端连接有输液管,所述输液管延伸至所述溶液储箱的中部或下部,所述输液漏斗大口端与所述溶液储箱上部密封连接,形成膨大腔,输液通道下端连通所述膨大腔,所述膨大腔侧壁还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上设有第二阀门。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试验箱内设有液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溶液储箱内设有温度传感器和PH值探头。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试验箱上设有用于使所述气体进入的第一进气管,所述试验箱上设有烘干器,所述溶液储箱上还设有加热器和用于调节试验溶液温度用的气体进入所述溶液储箱的第二进气管。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试验模块还包括用于承托所述试验箱和所述溶液储箱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与所述试验箱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试验箱平移的第一抽屉结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溶液储箱之间设有用于将所述溶液储箱平移的第二抽屉结构。进一步地,前述的试验装置中,所述试验箱内还设有用于承托试件的试件架,所述试件架上设有用于承接试件落渣的接渣盘。本技术提供的试验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分别向至少两个调温管道中通入流体时,流过调温管道的流体会与换热液交换热量,由于不同的调温管道长度不同,相同流速的流体与换热液换热的时间不同,换热量也不同,而调节阀又控制了流体的流速,不同的调温管道与调节阀配合使用,能够输出不同温度的流体,以供试验使用。本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同一套试验装置无法同时提供不同温度的流体,不能调节多组或多种试验环境温度的的技术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能够提供不同温度的流体以便于同时进行多组或多种试验的特点。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试验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至少两股流体进行调温的流体调温装置,所述流体调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换热液的腔体和至少两个用于通过所述流体的调温管道,两个所述调温管道长度不同,且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调温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调节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至少两股流体进行调温的流体调温装置,所述流体调温装置包括用于容纳换热液的腔体和至少两个用于通过所述流体的调温管道,两个所述调温管道长度不同,且均位于所述腔体内,所述调温管道上设有用于调节流量的调节阀。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腔体内的换热管和用于为所述换热液制冷或制热的调温设备,所述调温设备与所述换热管连通。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气体,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气泵和储气罐,所述气泵与所述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分别与所述调温管道连通。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为气体,所述试验装置还包括若干用于进行试验的试验模块,所述试验模块上设有所述气体进入的进风口,所述调温管道与所述进风口连通。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模块包括用于盛装试件并进行试验的试验箱、用于储存试验溶液的溶液储箱以及连接所述试验箱和所述溶液储箱并用于输送试验溶液的输液通道;所述溶液储箱位于所述试验箱的下方,所述输液通道上端连接所述试验箱的底部并连通所述试验箱,所述输液通道下端连接所述试验箱的上部并连通所述试验箱;所述试验箱和所述溶液储箱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溶液储箱内的试验溶液压入所述试验箱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祥
申请(专利权)人:李承祥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