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755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空调器包括:内机换热器;分配管路,分配管路具有分配总管和分配支管,分配支管为多个,且各分配支管的第一端均与分配总管连通,分配支管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内机换热器内;至少一个平衡管路,至少两个分配支管之间通过平衡管路连通,以平衡相连的两个分配支管间的压力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进入空调器的内机换热器中的冷媒量不均匀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空调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
技术介绍
目前,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经压缩机压缩产生的高温高压气态冷媒先进入到分配管路的分配总管内,再通过与分配总管连接的分配支管进入至内机换热器中进行换热。然而,虽然上述冷媒的分配方式较为简单,但无法控制进入各分配支管的冷媒量,导致分配管路的分气均匀性较差,导致内机换热器的出风口的不同位置处出风温度偏差较大,影响用户舒适性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进入空调器的内机换热器中的冷媒量不均匀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内机换热器;分配管路,分配管路具有分配总管和分配支管,分配支管为多个,且各分配支管的第一端均与分配总管连通,分配支管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内机换热器内;至少一个平衡管路,至少两个分配支管之间通过平衡管路连通,以平衡相连的两个分配支管间的压力差。进一步地,内机换热器的连通口处设置有多个彼此间隔的连接管,多个连接管与多个分配支管一一对应并连接。进一步地,分配支管的管径大于平衡管路的管径且小于分配总管的管径。进一步地,平衡管路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分配支管均通过平衡管路连通,以使全部分配支管内冷媒的压力相同。进一步地,在任意一个分配支管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个平衡管路分别位于分配支管的两侧。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外机换热器,冷媒在外机换热器与分配管路和内机换热器中循环流动;压缩机;第一连接管路,压缩机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连接管路与分配总管连接;第二连接管路,压缩机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连接管路与外机换热器连接;第三连接管路,内机换热器通过第三连接管路与外机换热器连接;节流装置,节流装置设置在第三连接管路上。进一步地,空调器包括:制热模式,当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时,冷媒经由分配管路进入内机换热器并流向外机换热器。进一步地,空调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开关结构,开关结构设置在平衡管路与分配支管的连接处,以控制平衡管路的通断。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空调器包括内机换热器、分配管路及平衡管路。其中,分配管路具有分配总管和分配支管,分配支管为多个,且各分配支管的第一端均与分配总管连通,分配支管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内机换热器内。平衡管路为至少一个,至少两个分配支管之间通过平衡管路连通,以平衡相连的两个分配支管间的压力差。这样,分配管路的分配支管的两端分别与分配总管和内机换热器连接,且至少两个分配支管之间通过平衡管路连通。冷媒在进入内机换热器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分配总管并经由分配支管进入至内机换热器内,则通过平衡管路连接的分配支管内的冷媒量及管内压力相同,使得进入内机换热器中的冷媒更加均匀,则内机换热器的出风口的不同位置处出风温度偏差较小且出风更加均匀,提升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提高用户使用体验。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空调器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2示出了图1中的空调器处于制热模式下的冷媒流路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内机换热器;20、分配管路;21、分配总管;22、分配支管;30、外机换热器;40、平衡管路;50、连接管;60、压缩机;71、第一连接管路;72、第二连接管路;73、第三连接管路;80、节流装置。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进入空调器的内机换热器中的冷媒量不均匀导致用户体验较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如图1和图2所示,空调器包括内机换热器10、分配管路20及平衡管路40。其中,分配管路20具有分配总管21和分配支管22,分配支管22为多个,且各分配支管22的第一端均与分配总管21连通,分配支管2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内机换热器10内。平衡管路40至少为一个,至少两个分配支管22之间通过平衡管路40连通,以平衡相连的两个分配支管22间的压力差。分配管路20的分配支管22的两端分别与分配总管21和内机换热器10连接,且至少两个分配支管22之间通过平衡管路40连通。冷媒在进入内机换热器10的过程中,能够通过分配总管21并经由分配支管22进入至内机换热器10内,则通过平衡管路40连接的分配支管22内的冷媒量及管内压力相同,使得进入内机换热器10中的冷媒更加均匀,则内机换热器10的出风口的不同位置处出风温度偏差较小且出风更加均匀,提升了空调器的制热效果,进而提高用户使用体验。如图1和图2所示,内机换热器10的连通口处设置有多个彼此间隔的连接管50,多个连接管50与多个分配支管22一一对应并连接。这样,分配支管22的第一端与分配总管21连通,其第二端与连接管50连接,以使分配支管22与内机换热器10连通。上述结构的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实现。具体地,通过连接管50将内机换热器10与分配支管22连接,使得内机换热器10与分配支管22的连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缩短装配耗时。在本实施例中,分配支管22的管径大于平衡管路40的管径且小于分配总管21的管径。这样,上述设置保证进入分配总管21内的冷媒能够流入各分配支管22中,防止发生分配支管22内无冷媒的现象而造成冷媒分布不均匀。同时,上述设置保证进入分配支管22内的冷媒能够流入与其连接的全部平衡管路40中,进而提升平衡管路40均匀冷媒的效果。可选地,平衡管路40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分配支管22均通过平衡管路40连通,以使全部分配支管22内冷媒的压力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分配支管22为四个,连接管50为与分配支管22一一对应设置的四个,平衡管路40为三个,且相邻的两个分配支管22之间通过一个平衡管路40连通。这样,上述设置能够保证四个分配支管22均连通,则保证从分配总管21进入四个分配支管22内的冷媒量及冷媒压力相同,使得进入内机换热器10内的冷媒被均布在四个分配支管22内,进而使得内机换热器10的出风口的不同位置处出风温度偏差较小且出风更加均匀,进而提高用户舒适度。在本实施例中,各分配支管22内的压力相同,且冷媒流量也相同,进而能够确定出各分配支管22内的冷媒流量,进而能够进一步确定空调器的最佳冷媒灌注量,减少冷媒的浪费。此外,通过确定出各分配支管22内的冷媒流量,也能够获知进入内机换热器10的冷媒流量,便于工作人员设计出最佳的内机换热器10结构尺寸。需要说明的是,图1至图2实施例给出的是4进4出流路,实际使用中不局限于4进4出流路。可选地,平衡管路40与分配支管22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调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机换热器(10);分配管路(20),所述分配管路(20)具有分配总管(21)和分配支管(22),所述分配支管(22)为多个,且各所述分配支管(2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分配总管(21)连通,所述分配支管(2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内机换热器(10)内;至少一个平衡管路(40),至少两个所述分配支管(22)之间通过所述平衡管路(40)连通,以平衡相连的两个所述分配支管(22)间的压力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机换热器(10);分配管路(20),所述分配管路(20)具有分配总管(21)和分配支管(22),所述分配支管(22)为多个,且各所述分配支管(22)的第一端均与所述分配总管(21)连通,所述分配支管(2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至所述内机换热器(10)内;至少一个平衡管路(40),至少两个所述分配支管(22)之间通过所述平衡管路(40)连通,以平衡相连的两个所述分配支管(22)间的压力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机换热器(10)的连通口处设置有多个彼此间隔的连接管(50),多个所述连接管(50)与多个所述分配支管(22)一一对应并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配支管(22)的管径大于所述平衡管路(40)的管径且小于所述分配总管(21)的管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衡管路(40)为多个,任意相邻两个所述分配支管(22)均通过所述平衡管路(40)连通,以使全部所述分配支管(22)内冷媒的压力相同。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在任意一个所述分配支管(22)的延伸方向上,相邻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涛涛赵若男陈鹏宇袁文昭高海宁贺昌业玉鼎梁勇超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