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霉膜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7393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1 03: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霉膜及其制备方法,该防霉膜包括基膜及设于所述基膜上的防霉涂层,所述防霉涂层由防霉涂料制成,所述防霉涂料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树脂60~70份、双乙酸钠5~8份、熊果苷0.5~2份、麝香草酚0.5~2份、鱼腥草注射液2~5份、溶剂25~30份和助剂0.3~2份。本发明专利技术防霉膜的防霉涂料以化学稳定性良好、自身难以霉变的树脂为主体材料,其它的防霉成分则溶于其分子链间隙中,形成防霉涂层后,防霉成分以嵌入的方式裸露在涂层表面,与微生物接触后,可有效地消灭微生物或阻止芽孢等休眠体萌发以达到防止微生物繁殖的目的,具有十分优异的杀菌防霉性能,能够显著提高食物贮藏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霉膜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防霉
,特别是涉及一种防霉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新鲜食物是人们日常所必须营养物质的重要来源,具有独特的形、色、香、味。新鲜食物含水量高,营养丰富,但不耐储存,易腐烂变质,导致品质降低,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和营养价值。新鲜食物的贮藏保鲜是生产活动的延续,保持食物质量和鲜度是人们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在食物贮藏、运输、流通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目前,在家庭生活、超市卖场、宾馆饭店及工业生产的食品包装运输领域,越来越广泛采用的一种方法是使用防霉膜包裹来保持新鲜食物的色、香、味,延长其贮藏寿命。但是普通防霉膜的抗菌防霉性能较差,新鲜食物容易因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发生霉变腐败而失去原有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杀菌防霉性能较好的防霉膜。一种防霉膜,包括基膜及设于所述基膜上的防霉涂层,所述防霉涂层由防霉涂料制成,所述防霉涂料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树脂60~70份、双乙酸钠5~8份、熊果苷0.5~2份、麝香草酚0.5~2份、鱼腥草注射液2~5份、溶剂25~30份和助剂0.3~2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柠檬醛0.8~2份、冰片0.2~1份和香茅醛0.2~0.8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几丁质酶0.3~1份和β-葡聚糖酶1~2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山苍子油1~3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氯化钾0.1~0.3份、氯化钙0.1~0.3份和/或氯化铁0.1~0.3份。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酯类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助剂为表面活性剂、中和剂和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和剂为碳酸氢钠、三乙胺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上述防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制备得到所述防霉涂料,将基膜放卷使所述基膜经过涂布辊涂覆所述防霉涂料,然后经过烘箱烘干,再经过冷却辊冷却,最后收卷即得所述防霉膜。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烘箱具有3~5节,所述基膜的移动速度为60~180m/min,所述冷却辊的温度为20~35℃。本专利技术防霉膜的防霉涂料中双乙酸钠是一种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食品防霉剂、酸味剂和改良剂,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定为安全物质,进一步在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熊果苷、麝香草酚及鱼腥草注射液,通过这几种来源于植物的活性成分能够协同增强双乙酸钠的杀菌防霉性能。本专利技术防霉膜的防霉涂料以化学稳定性良好、自身难以霉变的树脂为主体材料,双乙酸钠、熊果苷、麝香草酚及鱼腥草注射液等防霉成分则溶于其分子链间隙中,形成防霉涂层后,防霉成分以嵌入的方式裸露在涂层表面,与微生物接触后,可有效地消灭微生物或阻止芽孢等休眠体萌发以达到防止微生物繁殖的目的,具有十分优异的杀菌防霉性能,能够显著提高食物贮藏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防霉膜,包括基膜及设于基膜上的防霉涂层,防霉涂层由防霉涂料制成,防霉涂料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树脂60~70份、双乙酸钠5~8份、熊果苷0.5~2份、麝香草酚0.5~2份、鱼腥草注射液2~5份、溶剂25~30份和助剂0.3~2份。本实施方式防霉膜的防霉涂料中双乙酸钠是一种性质稳定、价格低廉的新型食品防霉剂、酸味剂和改良剂,被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定为安全物质,进一步在配方中添加一定量的熊果苷、麝香草酚及鱼腥草注射液,通过这几种来源于植物的活性成分能够协同增强双乙酸钠的杀菌防霉性能。本专利技术防霉膜的防霉涂料以化学稳定性良好、自身难以霉变的树脂为主体材料,其它的防霉成分则溶于其分子链间隙中,形成防霉涂层后,防霉成分以嵌入的方式裸露在涂层表面,与微生物接触后,可有效地消灭微生物或阻止芽孢等休眠体萌发以达到防止微生物繁殖的目的,具有十分优异的杀菌防霉性能,能够显著提高食物贮藏寿命。在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原料还柠檬醛0.8~2份、冰片0.2~1份和香茅醛0.2~0.8份。通过加入一定量的柠檬醛、冰片和香茅醛可以破坏微生物及孢子的细胞壁和质膜,改变其选择通透性,使防霉成分更容易进入细胞内,而营养物质更难被吸收利用,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并加速破坏各种细胞器的功能和结构,提高了杀菌防霉性能。在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几丁质酶0.3~1份和β-葡聚糖酶1~2份。加入一定量的几丁质酶可以有效地降解真菌细胞壁,而β-葡聚糖酶可以对几丁质酶起到显著的协同作用,提高破壁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山苍子油1~3份。通过添加一定量的山苍子油,可以抑制细胞壁和细胞膜成分的合成,引起菌体破裂,内容物渗出导致真菌死亡,进一步提高破壁和杀菌效果。在一个实施例中,按质量份数计,原料还包括氯化钾0.1~0.3份、氯化钙0.1~0.3份和/或氯化铁0.1~0.3份。通过加入少量钾离子、钙离子和铁离子中的一种或多种能够提高其他防霉成分的抗菌活性,对其他防霉成分的活性也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在一个实施例中,树脂为聚氨酯、丙烯酸酯类共聚物、聚乙烯醇、乙烯-醋酸乙烯酯类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共聚物、环氧树脂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多种,优选聚乙烯醇及丙烯酸酯类共聚物。具体地,丙烯酸酯类共聚物为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共聚物和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N-羟甲基丙烯酰胺共聚物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聚乙烯醇为聚乙烯醇1788、聚乙烯醇2088和聚乙烯醇2488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溶剂为水或乙醇,优选为水。在一个实施例中,助剂为表面活性剂、中和剂和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中和剂为碳酸氢钠、三乙胺和氨水中的一种或多种。可选地,基膜为聚乙烯膜或聚丙烯膜。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实施方式的上述防霉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制备得到防霉涂料,将基膜放卷使基膜经过涂布辊涂覆防霉涂料,然后经过烘箱烘干,再经过冷却辊冷却,最后收卷即得防霉膜。具体地,烘箱具有3~5节,温度呈梯度先升高后降低,基膜的移动速度为60~180m/min,冷却辊的温度为20~35℃。可选地,一实施方式的上述防霉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S3:S1、根据质量份数称取各原料。S2、将树脂和溶剂投入反应釜,升温至30~65℃于100~300rpm转速下搅拌5~15min。S3、将剩余的原料投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及设于所述基膜上的防霉涂层,所述防霉涂层由防霉涂料制成,所述防霉涂料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树脂60~70份、双乙酸钠5~8份、熊果苷0.5~2份、麝香草酚0.5~2份、鱼腥草注射液2~5份、溶剂25~30份和助剂0.3~2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膜及设于所述基膜上的防霉涂层,所述防霉涂层由防霉涂料制成,所述防霉涂料主要由以下质量份数的原料制备得到:树脂60~70份、双乙酸钠5~8份、熊果苷0.5~2份、麝香草酚0.5~2份、鱼腥草注射液2~5份、溶剂25~30份和助剂0.3~2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柠檬醛0.8~2份、冰片0.2~1份和香茅醛0.2~0.8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几丁质酶0.3~1份和β-葡聚糖酶1~2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山苍子油1~3份。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膜,其特征在于,按质量份数计,所述原料还包括氯化钾0.1~0.3份、氯化钙0.1~0.3份和/或氯化铁0.1~0.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赞钟文张勇军杜建军彭宁田璐韦雪雪罗臻钱正宇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金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