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68431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2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包括棒体、套管、两个螺母及两根螺杆;套管套装在棒体上可沿棒体长度方向滑动,套管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螺母焊接于套管的外壁上且与通孔相对应,通孔的内径大于螺母的孔径,螺杆的丝头端与螺母相匹配,两根螺杆的丝头端经螺母穿过通孔后将套管夹持固定于棒体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置合理,螺杆触及面层钢筋不再往下伤及模板,从而达到理想的混凝土外观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工程的发展,工程实体不仅要求内实,还要求外美,给人以舒适、优美的感觉;并且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完成施工任务。由于工程的特殊性,如钢筋混凝土板较薄,外观质量要求高,多采用覆膜竹胶板。施工时,工人操作稍不注意,就可能将震动棒头触及面层钢筋模板,形成鸡蛋大的窝坑,严重影响了混凝土板的外观。此外,面层钢筋模板只能周转一次,大大增加了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重复利用、浇筑混凝土板时可控制插入深度的震动棒。技术方案:本技术所述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包括棒体,还包括套管、两个螺母及两根螺杆;套管套装在棒体上可沿棒体长度方向滑动,套管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螺母焊接于套管的外壁上且与通孔相对应,通孔的内径大于螺母的孔径,螺杆的丝头端与螺母相匹配,两根螺杆的丝头端经螺母穿过通孔后将套管夹持固定于棒体上。本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通孔内径比螺杆丝头端的直径大2mm。优选地,所述套管的内径比震动棒的外径大2mm。优选地,所述套管为钢套管,长度为5~10cm,壁厚3~5mm。上述技术方案,根据混凝土的板厚调节套管的位置,当板厚度为0~50cm的任一厚度时,只需将套管位移至小于板厚同时减去面层保护层厚度的位置即可,然后利用螺杆进行双面锁定。有益效果:(1)本技术结构设置合理,通过套管滑动来适应各种钢筋混凝土板的厚度,确保了混凝土结构的内实外美。(2)增加了模板的周转次数,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3)该工具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重复利用。(4)适合于各种钢筋混凝土板浇筑工程的应用,尤其适应跨路连续梁桥箱室板的施工,保证连续梁桥的外观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震动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套管与螺杆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震动棒棒体,2、套管,3、螺母,4、螺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实施例1: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包括棒体1,还包括套管2、两个螺母3及两根螺杆4;套管2套装在棒体1上可沿棒体1长度方向滑动,套管2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螺母3焊接于套管2的外壁上且与通孔相对应,通孔的内径大于螺母3的孔径,螺杆4的丝头端与螺母3相匹配,两根螺杆4的丝头端经螺母3穿过通孔后将套管2夹持固定于棒体1上。套管2的两侧壁中心位置各开有通孔,通孔内径比螺杆4丝头端的直径大2mm。套管2的内径比震动棒棒体1的外径大2mm。套管2为钢套管,长度5cm左右,壁厚3mm。实际应用时,根据板的设计厚度,拧松螺杆4,移动套管2,使套管2移至需要的位置,拧紧螺杆4。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若板厚变化时,可将螺杆4拧松,调节套管2至设计要求的位置时,拧紧螺杆4即可。本技术可用于控制0~50cm的钢筋混凝土板浇筑厚度,简单快捷,可重复使用,方便工人操作,并能有效控制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插入的深度,不影响模板的外观,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如上所述,尽管参照特定的优选实施例已经表示和表述了本技术,但其不得解释为对本技术自身的限制。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定义的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前提下,可对其在形式上和细节上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包括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两个螺母及两根螺杆;所述套管套装在棒体上可沿棒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套管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所述螺母焊接于套管的外壁上且与通孔相对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螺母的孔径,所述螺杆的丝头端与螺母相匹配,两根螺杆的丝头端经螺母穿过通孔后将套管夹持固定于棒体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制插入钢筋混凝土深度的震动棒,包括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套管、两个螺母及两根螺杆;所述套管套装在棒体上可沿棒体长度方向滑动,所述套管的两侧对称开有通孔,所述螺母焊接于套管的外壁上且与通孔相对应,所述通孔的内径大于螺母的孔径,所述螺杆的丝头端与螺母相匹配,两根螺杆的丝头端经螺母穿过通孔后将套管夹持固定于棒体上。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文兵顾留碗何义拓金城章硕高栋袁晓晨郭敏李新安梅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