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胶生产线,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下方形成有空区,所述空区内设置有若干储料罐,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入口与所述储料罐连通,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挤出机,所述集料罐设置于所述空区中;还包括粉料投放间,所述粉料投放间内设置有用以投放粉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通过输送螺杆与反应釜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双层的结构形式,节省了占用的空间面积,并且,储料罐与反应釜、集料罐与挤出机皆上下设置,大大缩短了所需管道的长度,结构更加紧凑,设备成本更低;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单独的粉料投放间,用以容纳进料装置,有效避免了粉料扩散,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胶生产线
本技术涉及玻璃胶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玻璃胶生产线。
技术介绍
玻璃胶,是一种将各种玻璃与其它基材进行粘接和密封的家庭常用的粘合剂,由硅酸钠和醋酸以及有机性的硅酮组成。玻璃胶的生产一般要经过投料、混合、挤压、投放助剂、再次混合、出料等过程,现有的玻璃胶的生产主要采用常用的生产线,即储料罐、反应釜、挤出机、集料罐等依次设置,这种结构占用大量的空间,且也需要较长的管道用以连接不同的设备,设备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节省空间且设备成本较低的玻璃胶生产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玻璃胶生产线,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下方形成有空区,所述空区内设置有若干用以存放液体料的储料罐,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入口与所述储料罐连通,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挤出机,所述挤出机一端与反应釜连通,另一端连通有集料罐,所述集料罐设置于所述空区中;还包括粉料投放间,所述粉料投放间内设置有用以投放粉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通过输送螺杆与反应釜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粉料投放间设置有用以放置所述进料装置的空间,且设置有用以让操作者进出的自动门。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所述进料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输送螺杆连通的回料通道,所述回料通道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竖直段两侧设置有吸料风机,所述吸料风机的进料口朝向所述进料腔的底部,所述吸料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竖直段连通,所述倾斜段一端与竖直段连通、另一端与输送螺杆连通。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的底部设置有便于物料进入所述输送螺杆的斜面,所述输送螺杆设置于进料腔的侧面、且对应所述斜面的底端设置。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的中部设置有用以进料的缺口,所述缺口设置有可将其封闭的门。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反应釜连通,所述连接管道设置有泵体,所述连接管道与反应釜交接处设置有阀门。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的下方设置有用以检测液体料重量的秤体,所述秤体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门电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机与所述集料罐之间还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还连通有用以存放助剂的助剂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一种玻璃胶生产线,设置有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上依次设置有反应釜和挤出机,工作平台下设置有空区,所述空区内设置有用以储存液体料的储料罐和用以暂存玻璃胶的集料罐,采用双层的结构形式,节省了占用的空间面积,并且,储料罐与反应釜、集料罐与挤出机皆上下设置,大大缩短了所需管道的长度,结构更加紧凑,设备成本更低;另外,本技术设置有单独的粉料投放间,用以容纳进料装置,有效避免了粉料扩散,造成环境污染。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进料装置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本技术的一种玻璃胶生产线,包括工作平台1,所述工作平台1下方形成有空区2,所述空区2内设置有若干用以存放液体料的储料罐3,所述工作平台1上设置有反应釜4,所述反应釜4的入口与所述储料罐3连通,所述工作平台1上还设置有挤出机5,所述挤出机5一端与反应釜4连通,另一端连通有集料罐6,所述集料罐6设置于所述空区2中;还包括粉料投放间7,所述粉料投放间7内设置有用以投放粉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通过输送螺杆8与反应釜4连通。工作时,多种液体料分别从储料罐3运输至反应釜4内,分料从粉料投放间7通过进料装置投放至反应釜4内,反应釜4采用普通的反应釜4结构,粉料和液体料在反应釜4内进行搅拌混合,之后通过挤出机5到集料罐6暂存。本技术采用双层的结构形式,节省了占用的空间面积,并且,储料罐3与反应釜4、集料罐6与挤出机5皆上下设置,大大缩短了所需管道的长度,结构更加紧凑,设备成本更低;另外,本技术设置有单独的粉料投放间7,用以容纳进料装置,有效避免了粉料扩散,造成环境污染。进一步的,所述粉料投放间7设置有用以放置所述进料装置的空间,且设置有用以让操作者进出的自动门。自动门上设置有红外线传感器,红外线传感器可检测进入粉料投放间7的操作者,从而实现自动化的控制。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71,所述进料腔71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输送螺杆8连通的回料通道72,所述回料通道72包括竖直段721和倾斜段722,所述竖直段721两侧设置有吸料风机73,所述吸料风机73的进料口朝向所述进料腔71的底部,所述吸料风机73的出料口与所述竖直段721连通,所述倾斜段722一端与竖直段721连通、另一端与输送螺杆8连通。一般情况下,粉料最开始采用包装编织袋的形式封装,操作者将粉料倒入进料腔71时,粉料会有部分散布在进料腔71的空中,进而弥漫至粉料投放间7,造成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这样的结构,吸料风机73可将悬浮在进料腔71中的分料吸至竖直段721中,通过倾斜段722回流至输送螺杆8中。具体的,本结构中所采用的吸料风机73为离心式风机。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71的底部设置有便于物料进入所述输送螺杆8的斜面74,所述输送螺杆8设置于进料腔71的侧面、且对应所述斜面74的底端设置。粉料在重力的作用下可沿所述斜面到达进料腔71的底部,然后进入输送螺杆8。进一步的,所述进料腔71的中部设置有用以进料的缺口,所述缺口设置有可将其封闭的门75。操作者可将粉料从所述缺口倒入,倒入完毕后,可将门封闭,进一步防止粉料外漏。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3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反应釜4连通,所述连接管道设置有泵体,所述连接管道与反应釜4交接处设置有阀门。通过控制所述阀门的开闭,可控制储料罐3与反应釜4连通或断开。进一步的,所述储料罐3的下方设置有用以检测液体料重量的秤体,所述秤体连接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阀门电连接。称体通过重量差来检测液体料的进料重量,然后将信号发送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阀门开闭。进一步的,所述挤出机5与所述集料罐6之间还设置有混合装置,所述混合装置还连通有用以存放助剂的助剂罐。玻璃胶也可以是多种颜色,可将颜料等放在助剂罐中,与之前混合好的玻璃胶进行混合,得到特定颜色的玻璃胶。以上具体结构和尺寸数据是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技术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技术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玻璃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下方形成有空区,所述空区内设置有若干用以存放液体料的储料罐,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入口与所述储料罐连通,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挤出机,所述挤出机一端与反应釜连通,另一端连通有集料罐,所述集料罐设置于所述空区中;还包括粉料投放间,所述粉料投放间内设置有用以投放粉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通过输送螺杆与反应釜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下方形成有空区,所述空区内设置有若干用以存放液体料的储料罐,所述工作平台上设置有反应釜,所述反应釜的入口与所述储料罐连通,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挤出机,所述挤出机一端与反应釜连通,另一端连通有集料罐,所述集料罐设置于所述空区中;还包括粉料投放间,所述粉料投放间内设置有用以投放粉料的进料装置,所述进料装置通过输送螺杆与反应釜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粉料投放间设置有用以放置所述进料装置的空间,且设置有用以让操作者进出的自动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玻璃胶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装置包括进料腔,所述进料腔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输送螺杆连通的回料通道,所述回料通道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所述竖直段两侧设置有吸料风机,所述吸料风机的进料口朝向所述进料腔的底部,所述吸料风机的出料口与所述竖直段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勇,曾昭卓,
申请(专利权)人:江门市润景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