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制品的复合成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6567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塑料制品的复合成型方法,目的是改善1次/2次成型部间的塑料的附着性,并防止电镀液向其之间的渗入。该塑料制品的复合成型方法的特征在于:当在具有凸缘(1b)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1)上,重叠成型可电镀的2次成型塑料部(2),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2)上施以装饰电镀,更在1次成型塑料部(1)的底部上进行丝网印刷而制作塑料制品时,在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1)的前述凸缘(1b)上设置突起(1c),并以使该突起(1c)内置的形态而将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2)成型。(*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在具有凸缘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重叠成型作为电镀基底的2次成型塑料部,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以装饰电镀(化学镀铜+电镀镍)的模制成型品的、更在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底部上施以丝网印刷的塑料制品的合格率。
技术介绍
在习知技术中,没有对上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装饰电镀的报告实例。还有,虽然是可在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重叠成型可施加电镀的2次成型塑料部,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加装饰电镀,但是当在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透明底部进行丝网印刷时,对透明塑料部会产生裂纹、电镀不良(未附着、膨胀、电解液流入1次成型部和2次成型部之间)等,然而未发现可以用于防止这些问题并改善合格率的报告实例。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利用塑料成型时的滑柱流道(Spool Runner)的例子,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述的付加电镀层厚度测定监视器部的例子,还有专利文献2所述的在流道部付加电镀保持孔的例子,但不能确认有在电镀本身的品质改善方面,利用可加以电镀的塑料部的流道的报告。日本专利早期公开的特开平6-138268号公报。日本专利早期公开的特开平6-32851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所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如上述那样,制作在具有凸缘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施以可电镀塑料的2次成型,并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以装饰电镀,更在1次成型塑料部的底部上进行丝网印刷的成型零部件(塑料制品)的情况下(1)确立用于改善1次/2次成型部之间的塑料的附着性的成型方法;(2)开发用于防止因从1次成型塑料部(聚碳酸酯等)的成型模具中取出时的畸变的残留,从而在丝网印刷时由溶剂产生裂纹的技术;(3)开发与2次成型塑料部上的电镀的均匀性和电镀层厚度等电镀品质有关的技术。有利地解决上述课题的本专利技术的,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中,当在具有凸缘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重叠成型可电镀的2次成型塑料部,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以装饰电镀,更在1次成型塑料部的底部上进行丝网印刷而制作塑料制品时,在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前述凸缘上设置突起,并以内包有该突起的方式而成型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还有,在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当在具有凸缘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重叠成型可电镀的2次成型塑料部,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以装饰电镀,更在1次成型塑料部的底部上进行丝网印刷而制作塑料制品时,在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前述凸缘上成型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凸缘,且使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前述凸缘对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前述凸缘的厚度比为0.6~0.7。另外,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当在具有凸缘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重叠成型可电镀的2次成型塑料部,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以装饰电镀,还在1次成型塑料部的底部上进行丝网印刷而制作塑料制品时,在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与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接触面上设置皱纹形状。在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3所述的中,在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成型模具上设有5~6度的拔模斜度。在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使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前述凸缘的厚度对宽度的比率为0.4~0.5。在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当在具有凸缘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重叠成型可电镀的2次成型塑料部,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以装饰电镀,更在1次成型塑料部的底部上进行丝网印刷而制作塑料制品时,除了在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上以外,在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成型时的流道上也施加以前述装饰电镀。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6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在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成型后,且施加以前述装饰电镀前,对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及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施加以退火。在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7所述的中,使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材料为耐热性塑料。还有在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8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使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及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各成型模具的浇口长度为3~4mm。在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中,其特征在于在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中,将作为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及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各成型模具的前述浇口的注入侧浇口和拔模侧浇口,分别设置于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及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的彼此相互对抗的位置上。如利用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可使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和2次成型塑料部的接触面积增大,并改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和2次成型塑料部之间的附着性,防止电镀液向它们之间的渗入。如利用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可使设有皱纹形状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从成型模具的起模性提高。如利用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可确保向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凸缘的熔融塑料的注入量,并使该熔融塑料的流动性提高。如利用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可使电镀时的电流密度均匀化,并使在2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施加装饰电镀的完工品质提高。如利用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可缓和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和2次成型塑料部的起模时的残留畸变,并防止在此后的丝网印刷时产生裂纹。如利用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可防止因退火的热量而造成的2次成型塑料部的变形。如利用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使浇口的长度较通常情况长3~4mm,所以可防止在流道和1次及2次成型塑料部之间产生积液。而且,如利用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将成型金属模的注入侧浇口和拔模侧浇口,分别设于1次及2次成型塑料部的彼此相互对抗的位置上,所以可防止产生成型畸变。附图说明图1为对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实施例所复合成型的塑料制品,只将2次成型塑料部以剖面表示的侧面图。图2所示为利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所成型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立体图。图3所示为利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所成型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皱纹形状部的立体图。图4为将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所使用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用成型模具的拔模斜度,利用借此成型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进行表示的侧面图。图5所示为利用上述实施例的方法所成型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凸缘的宽度和厚度的比例的侧面图。图6为将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所使用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用成型模具及2次成型塑料部用成型模具的流道、材料积存处及浇口的配置,利用借此成型的1次及2次成型塑料部进行表示的立体图。图7为将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所使用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用成型模具及2次成型塑料部用成型模具的流道、材料积存处及浇口的配置,利用借此成型的1次及2次成型塑料部进行表示的、从与图6不同的方向上进行观察的立体图。符号说明1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1a主体;1b、2a凸缘;1c突起;22次成型塑料部;2b连接根部;2c接触部;3流道部;4材料积存处;5注入侧浇口;6拔模侧浇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利用实施例并根据图示,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形态进行详细的说明。这里,图1为对利用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实施例的复合成型的塑料制品,只将2次成型塑料部以剖面表示的侧面图,图2所示为利用该实施例的方法所成型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立体图,图3所示为利用该实施例的方法所成型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的皱纹形状部的立体图,在图中分别以符号1表示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2表示2次成型塑料部,3表示为流道,4表示材料积存处,5表示注入侧浇口,6表示拔模侧浇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塑料制品的复合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具有凸缘的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上,重叠成型可电镀的2次成型塑料部,且在该2次成型塑料部上施以装饰电镀,更在1次成型塑料部的底部上进行丝网印刷而制作塑料制品时;在前述1次成型透明塑料部 的前述凸缘上设置突起;并以内含有该突起的方式而成型前述2次成型塑料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口纯司小野贤治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通i网络系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