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包括提升机、穿梭车及与穿梭车相配合的穿梭车轨道,所述穿梭车轨道的一侧设置有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且穿梭车轨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货换向中转平台,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与所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对称布置。所述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通过在穿梭车轨道两侧分别布置进货换向中转平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使得进出货物分离,可以有效合理利用穿梭车工作效率,降低穿梭车空跑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整体运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
本技术涉及仓储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
技术介绍
仓储物流,就是利用自建或租赁库房、场地,储存、保管、装卸搬运、配送货物。进出货装置是一种配合穿梭车实现货物取送的装置,其是仓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设备之一。现有进出货装置通常为一输送线,其与穿梭车对接实现货物的取送,货物的进出都由该输送线与穿梭车配合实现,由此,输送线的输送方向需要频繁切换,且进出货频繁交替也易导致穿梭车不能合理有效的利用时间,大大增加了穿梭车的等待时间,从而大大降低了效率,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以解决现有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为一输送线,其在进出货之间频繁交替,致使穿梭车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时间,影响效率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包括提升机、穿梭车及与穿梭车相配合的穿梭车轨道,所述穿梭车轨道的一侧设置有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且穿梭车轨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货换向中转平台,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与所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对称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与出货换向中转平台结构相同,并具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辊筒输送线,且机架上设置有若干块用于配合穿梭车存取货物的承载板,单块承载板位于辊筒输送线的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承载板能上下移动,且承载板能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板移动的平移升降机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移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转动连接有至少2根旋转轴,且承载架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与旋转轴传动连接,每根旋转轴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的若干块承载板一一对应的平移升降传动组件,所述平移升降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承、销轴及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其另一端连接在销轴上,所述传动轴承的外圈与承载板固定连接,且传动轴承的内圈与销轴相连。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移升降传动组件还包括竖直布置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长度方向与辊筒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所述承载板上开设有与导向板相配合的导向槽。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导向板上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下限位传感器,所述上限位传感器位于下限位传感器的上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旋转轴为2根,对称布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主动同步轮、从动同步轮及环绕在主动同步轮、从动同步轮上的同步带,所述主动同步轮固定于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从动同步轮固定于旋转轴上。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货物的传感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架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地脚。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辊筒输送线包括若干个主动辊筒及若干个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交替布置。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通过在穿梭车轨道两侧分别布置进货换向中转平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使得进出货物分离,可以有效合理利用穿梭车工作效率,降低穿梭车空跑的几率,大大提高了整体运作效率,且本技术中,进货换向中转平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均通过平移升降机构驱动承载板,使得承载板在升降的同时能够实现水平移动,不仅保证承载板能可靠的与穿梭车相对接,且缩短了货物在水平方向上的滑移,避免货物损坏,并使得货物能够轻松进入进货换向中转平台或脱离出货换向中转平台,结构简单、易于实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进货换向中转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平移升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所示张紧装置在A处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请参照图1至图3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包括提升机、穿梭车1及与穿梭车1相配合的穿梭车轨道,所述穿梭车轨道的左侧设置有进货换向中转平台2,且穿梭车轨道的右侧设置有出货换向中转平台3,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2与所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3对称布置,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2与出货换向中转平台3结构相同,并具体包括机架4,所述机架4的底部螺纹连接有支撑地脚5,进而可根据需要调节机架高度,从而可方便的与穿梭车1对接,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辊筒输送线6,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用于检测有无货物的光电传感器7,且机架4上设置有4块用于配合穿梭车1存取货物的承载板8,单块承载板8位于辊筒输送线6的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承载板8能上下移动,且承载板8能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机架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板8移动的平移升降机构,所述平移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4上的承载架9,所述承载架9上转动连接有2根旋转轴10,且承载架9内设置有电机11,所述电机11的输出轴上连接有主动同步轮12,所述旋转轴10上连接有从动同步轮13,所述主动同步轮12通过同步带14与从动同步轮13传动连接,每根旋转轴10上均设置有4个与所述的4块承载板8一一对应的平移升降传动组件,所述平移升降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承、销轴15、导向板16及摇臂17,所述摇臂17的下端固定于旋转轴10,其上端连接在销轴15上,所述传动轴承的外圈与承载板8固定连接,且传动轴承的内圈与销轴15相连,所述导向板16竖直布置,且导向板16的长度方向与辊筒的轴向方向相平行,所述承载板8上开设有与导向板16相配合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板16上设置有上限位传感器18、下限位传感器19,所述上限位传感器18位于下限位传感器19的上方;通过设置上限位传感器18、下限位传感器19,可调节承载板8的升降高度,使得承载板8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辊筒输送线6上辊筒的高度,且使得承载板8上升后的高度能与穿梭车1齐平,实现对接。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承载板8设置为4块,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承载板8的数量根据货物的规格而定,相应的,平移升降传动组件的数量与承载板8的数量相匹配即可。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旋转轴10的数量为2根,但是本技术不限于此,当承载板8的长度较长时,可配备更多的旋转轴10,本实施例中,为了降低成本,2根旋转轴10中仅1根旋转轴10配备有动力,且2根旋转轴10配合承载板8、摇臂17形成四连杆机构,具有传动稳定、可靠的特点,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本实施例中,辊筒输送线6包括若干个主动辊筒及若干个从动辊筒,所述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交替布置,且承载板8设置于主动辊筒、从动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承载板8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主动辊筒的高度,同样的,承载板8下降后的高度不高于从动辊筒的高度,进而使得货物能够轻松进入出货换向中转平台3,与此同时,承载板8上升后的高度能与穿梭车1齐平,实现对接,且承载板8上升后的高度高于主动辊筒的高度,并高于从动辊筒的高度,从而使得货物能够轻松脱离进货换向中转平台2。工作时,电机11带动主动同步轮12旋转,主动同步轮12通过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包括提升机、穿梭车及与穿梭车相配合的穿梭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轨道的一侧设置有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且穿梭车轨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货换向中转平台,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与所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对称布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包括提升机、穿梭车及与穿梭车相配合的穿梭车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梭车轨道的一侧设置有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且穿梭车轨道的另一侧设置有出货换向中转平台,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与所述出货换向中转平台对称布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货换向中转平台与出货换向中转平台结构相同,并具体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辊筒输送线,且机架上设置有若干块用于配合穿梭车存取货物的承载板,单块承载板位于辊筒输送线的相邻辊筒之间的间隙中,所述承载板能上下移动,且承载板能沿辊筒的轴向方向移动,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承载板移动的平移升降机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体仓库的进出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升降机构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承载架,所述承载架上转动连接有至少2根旋转轴,且承载架内设置有用于带动旋转轴转动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组件与旋转轴传动连接,每根旋转轴上均设置有若干个与所述的若干块承载板一一对应的平移升降传动组件,所述平移升降传动组件包括传动轴承、销轴及摇臂,所述摇臂的一端固定于旋转轴,其另一端连接在销轴上,所述传动轴承的外圈与承载板固定连接,且传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鹭,谷春光,杨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凯乐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