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患者体实者:由青皮,清半夏,白茯苓,鳖甲,石见穿,栝楼,生牡蛎,山豆根,莪术,三棱,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和当归混合组成。患者体虚者:由红人参,焦白术,白茯苓,生甘草,生黄芪,当归,青皮,清半夏,鳖甲,石见穿,栝楼,生牡蛎,山豆根,白花蛇舌草,莪术,三棱和半枝莲混合组成。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中草药,因此患者痛苦小,生理结构改变少,复发率低,治愈率高,显效率高,费用相对手术和放化疗低,毒副作用小,药物通过血液作用于全身,对于扩散性癌细胞和未发现癌灶部位也具有相同的治疗作用,对未发现癌肿也有预防的作用。适宜作为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
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中草药领域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
技术介绍
在本专利技术提出以前,治疗直肠癌的方案有:(一)化学药物治疗:5-氟尿嘧啶,环磷酰胺,偶见有效者,此外,喜树制剂可试用。目前尚乏成熟的技术方案。(二)手术治疗:对于截除的直肠癌,手术切除不失为有效的治疗手段。手术禁忌症包括恶病质,高度贫血,腹水,远处转移,癌瘤固定等。很多患者因便血,肠梗阻才就诊,大多数患直肠癌的患者有远处转移。(三)放射治疗:直肠癌对放射线不敏感。(四)中草药治疗:中草药对直肠癌的疗效有待进一步探索。现有的治疗直肠癌方案,难以达到治愈直肠癌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对直肠癌的治疗,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该水煎剂通过青皮、清半夏、白茯苓、鳖甲、石见穿、栝楼、生牡蛎、山豆根、莪术、三棱、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红人参、焦白术、生甘草、生黄芪、半枝莲的组合,水煎口服,解决治疗直肠癌的技术问题。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先对患者进行诊查,通过诊查后,判断患者体质,患者体实者取:青皮,清半夏,白茯苓,鳖甲,石见穿,栝楼,生牡蛎,山豆根,莪术,三棱,半边莲,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当归混合组成一剂药;炮制方法:将一剂药放在砂锅或搪瓷盆内,用手压实,再放入自然水超过药平面一横指水,浸泡10小时,观察水平面和药平面相当;加火至水沸,计算时间,20分钟文火终止加热,放温口服。患者体虚者取:红人参,焦白术,白茯苓,生甘草,生黄芪,当归,青皮,清半夏,鳖甲,石见穿,栝楼,生牡蛎,山豆根,白花蛇舌草,莪术,三棱,半枝莲混合组成一剂药;炮制方法:将一剂药放在砂锅或搪瓷盆内,用手压实、再放入自然水超过药平面约一横指,浸泡10小时,观察水平面和药平面相当,加火至水沸,计算时间,25分钟文火终止加热,放温口服。积极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中草药,因此患者痛苦小,生理结构改变少,复发率低,治愈率高,显效率高,费用相对手术和放化疗低,毒副作用小,药物通过血液作用于全身,对于扩散性癌细胞和未发现癌灶部位也具有相同的治疗作用,对未发现癌肿也有预防的作用。适宜作为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使用。具体实施方式患者体实者取:青皮5-20克、清半夏3-20克、白茯苓5-20克、鳖甲10-25克、石见穿5-25克、栝楼5-25克、生牡蛎10-40克、山豆根5-20克、莪术5-25克、三棱5-25克、半边莲5-25克、白花蛇舌草15-40克、半枝莲15-40克和当归5-15克混合组成一剂药;患者体虚者取:红人参片5-30克,焦白术5-20克,白茯苓5-20克,生甘草3-10克,生黄芪10-30克,当归5-15克,青皮5-20克,清半夏3-20克,鳖甲10-30克,石见穿10-25克,瓜蒌5-25克,生牡蛎10-40克,山豆根5-20克,白花蛇舌草10-40克,莪术5-30克,三棱5-30克,半枝莲10-40克混合组成一剂药;炮制方法:将一剂药放在砂锅或搪瓷盆内,用手压实,再放入自然水超过药平面一横指水,浸泡10小时,观察水平面和药平面相当。加火至水沸计算时间,20分钟文火终止加热,降温口服;服药时间:早5时,中午12时,晚20时;禁忌:烟、酒、糖、甘草或甘草制剂、酸菜、油炸食品、烧烤食品、禁打手机、玩电脑、远离射线等;孕妇忌服。如一次药量难服,可分批次服完;服药时间:早5时,中午12时,晚20时;服药后观察1-10天,复诊观察,癌肿部位出现疼痛时,表示药方见效,继续服药;当服药至癌肿部位疼痛消失时,表示癌肿消失,复查后,再服用三十剂药巩固后停药。本专利技术通过水煎剂口服,经过口腔粘膜腺体,食管黏膜腺体,胃粘膜腺体,小肠粘膜乳头直接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借助载体带到肿瘤病灶部位,不使药物在全身组织中高浓度分布,通过临床实践观察到服药后1-10天,能够浸润肿瘤包块内。这时反馈信号是,患者感到患癌肿部位出现疼痛,疼痛逐渐加剧,患者伴有饮食增加、体重增加的表现。表示病情减轻,药方见效。本专利技术先阻断癌细胞继续蔓延、扩散及转移,能阻断癌细胞的蔓延,并直接作用于癌细胞,使癌细胞消亡,使癌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肿瘤部位表现为剧烈疼痛,可服镇痛药,持续一段时间后逐渐减轻,到消失。这时表示癌肿由部位深、固定、个头大,变化为上浮、游离、表浅、缩小、到消失。观察疗效:肿瘤部位疼痛消失,表示癌肿消失,再服三十剂可停药。服用本制剂的优点:(一)因癌肿早、中期症状、体征不明显,很难被患者、医生发现,发现就进入晚期,所以死亡率高。为了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断、早治疗,服用本制剂有助于探测隐形癌肿的存在,服药后哪个部位出现疼痛,表示痛的部位有癌肿存在。(二)能够用于治疗已确诊的直肠癌,也能够用于辅助确定癌细胞是否存在扩散,如果服用本制剂后,没发现癌肿的部位出现疼痛,表示疼痛部位有癌肿发生。本专利技术治疗直肠癌,可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原位癌、转移癌的部位,多少、体质消耗情况,是否出现心气衰,肺气衰,肝气衰,胃气衰,肾气衰等综合考虑,选择治疗药物,对症下药,治疗效果好。治疗药物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采用本专利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尚未发现毒副作用和过敏反应病例。孕妇不能服用本制剂。目前看安全有效,适宜作为直肠癌的药物应用。所用药物的药理药效:青皮:性温,味苦、辛。主治胸肋胃脘疼痛,疝气,食积,乳肿,乳核,久疟癖块,肝气郁结,食积不化。具有疏肝破气,散结消滞的作用。白茯苓:性平,味甘,淡。主治水满胀痛,小便不利,痰饮咳逆,呕哕,淋浊,惊悸,眩晕,失眠,健忘,脾虚,水肿及停饮等水湿症。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安神,增强机体免疫的作用。其中茯苓多糖具有明显的抗肿瘤及保肝脏的作用。清半夏:性温,味辛,有毒。主治脾不化湿,痰症壅滞所致的痰多,咳喘,气逆,胃气上逆,恶心呕吐,胸脘痞闷,梅核气以及瘿瘤痰核,痈疽肿毒等。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的作用。鳖甲:性平,味咸。主治阴虚劳热骨蒸,阴虚发热,虚风内动,癥瘕痞块,闭经,小儿惊痫,劳疟,疟母。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镇静的作用。石见穿:性平,味苦、辛。主治噎嗝,痰喘,肝炎,赤白带,痈肿,瘰疬,鼻腔癌,肺癌,子宫颈癌,食管癌,直肠癌,胰腺癌,肝癌。具有消肿化痰,祛瘀散结,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的作用。功效,消肿化痰,祛瘀散结。瓜蒌:又名瓜蒌。性寒,味甘、苦。主治痰热咳嗽,胸痹,结胸,肺瘘咳血,消渴,黄疸,便秘,痈肿初起,乳腺癌,肺癌,食管癌,胰腺癌,直肠癌。具有清热化痰,利气宽胸,滑肠通便,散结的作用。生牡蛎:性微寒,味咸、涩。主治惊痫,眩晕,自汗,胃酸过多,遗精,淋浊,瘰疬,瘿瘤,阴虚阳亢所至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头晕眩及耳鸣等症。具有平肝潜阳,收敛固坚,软坚散结,敛阴化痰的作用。适用于痰火郁结之瘰疬、痰核等症。本方采用生牡蛎,生牡蛎具有强肝解毒,淤血净化,恢复疲劳,滋容养颜,提高免疫,促进新陈代谢的作用。山豆根:性寒,味苦,有毒。主治火毒蕴结,咽喉肿痛,齿龈肿痛,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肺热咳嗽,湿热黄疸,痈疖肿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清肺止痛的功效。莪术:性温,味辛、苦。主治气血凝固,饮食不节,脾运失常所至的积滞不化,脘腹胀满疼痛症,气滞血瘀所至的经闭腹痛及癥瘕积聚等症。具有破血祛瘀、行气止痛、解郁的作用。三棱:性平,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判定患者体质,其特征是:患者体实者:由青皮5‑20克、清半夏3‑20克、白茯苓5‑20克、鳖甲10‑25克、石见穿5‑25克、栝楼5‑25克、生牡蛎10‑40克、山豆根5‑20克、莪术5‑25克、三棱5‑25克、半边莲5‑25克、白花蛇舌草15‑40克、半枝莲15‑40克和当归5‑15克混合组成;患者体虚者:由红人参片5‑30克,焦白术5‑20克,白茯苓5‑20克,生甘草3‑10克,生黄芪10‑30克,当归5‑15克,青皮5‑20克,清半夏3‑20克,鳖甲10‑30克,石见穿10‑25克,瓜蒌5‑25克,生牡蛎10‑40克,山豆根5‑20克,白花蛇舌草10‑40克,莪术5‑30克,三棱5‑30克和半枝莲10‑40克混合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直肠癌的中草药水煎剂,判定患者体质,其特征是:患者体实者:由青皮5-20克、清半夏3-20克、白茯苓5-20克、鳖甲10-25克、石见穿5-25克、栝楼5-25克、生牡蛎10-40克、山豆根5-20克、莪术5-25克、三棱5-25克、半边莲5-25克、白花蛇舌草15-40克、半枝莲15-40克和当归5-15克混合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俊江,
申请(专利权)人:李俊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