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8058957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体积比(40~80):(10~30):(5~15):(1~6):(1~6)混合,得到轻基质;(2)取容器,将黏质土与步骤(1)得到的所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于所述容器中。所述方法使紫藤移栽存活率高,生长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繁育
,具体涉及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
技术介绍
紫藤,是一种落叶攀援缠绕性大藤本植物干皮深灰色,不裂;花紫色或深紫色,十分美丽。紫藤为暖带及温带植物,对气候和土壤的适应性强,较耐寒,能耐水湿及瘠薄土壤,喜光,较耐阴。紫藤具有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向阳避风的地方栽培最适宜,主根深,侧根浅,不耐移栽的特点。传统紫藤移栽一般采用在无纺布或控根容器中直接加混拌的基质或直接加栽培土后放入紫藤苗的方法,水肥流失快,影响根系生长,缓苗难,紫藤苗移栽存活率低,造成了紫藤苗材料的浪费难以满足园林应用需求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使紫藤移栽存活率高,紫藤苗生长快。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体积比(40~80):(10~30):(5~15):(1~6):(1~6)混合,得到轻基质;(2)取容器,将黏质土与步骤(1)得到的所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于所述容器中,所述分层交替铺设过程中竖直放入紫藤苗。优选的,所述草炭、所述蛭石、所述珍珠岩、所述菌渣与所述腐熟鸡粪体积比为(50~70):(15~25):(8~12):(2~5):(1~4)。优选的,所述草炭、所述蛭石、所述珍珠岩、所述菌渣与所述腐熟鸡粪体积比为60:20:10:3:2。优选的,所述轻基质层数为2~5层,所述黏质土层数为2~5层。优选的,所述轻基质层数为3层,所述黏质土层数为3层。优选的,所述紫藤苗根部上层和下层为黏质土。优选的,所述轻基质层厚度为15~25cm,所述黏质土层厚度为3~5cm。优选的,所述紫藤苗龄为8~15年。优选的,所述紫藤苗龄为10年。优选的,所述容器为控根容器。优选的,所述控根容器直径60~80cm。本申请与现有技术相比,其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提供紫藤苗的移栽方法采用轻基质层和黏质土层分层交替铺设的方法,解决了黏质土与其他基质难于混拌均匀的难题,操作省时省力,能够使紫藤容器苗重心平稳,容器整体重量适中;轻基质层和黏质土层分层交替铺设的方法,紫藤苗根部采用所述轻基质层覆盖,保证紫藤苗根部营养充足,紫藤苗根部上下层为黏质土层,能够防止土壤水分纵向流失过快,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黏性土质层还具有很好的土壤团聚作用,对于上层施肥过多或下层肥力流失均具有缓解作用,提高出苗率;采用控根容器作为紫藤苗移栽的容器,控根容器具有的横向孔隙,结合以上分层铺设方法为紫藤苗根部提供一个长期水分、空气、养分稳定的生长环境,提高紫藤苗繁殖速度,全年均可移栽,不受季节天气限制,紫藤苗运输、搬卸更为方便,解决紫藤苗移栽后缓苗难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还提供的紫藤苗的移栽轻基质配比合理,原料易于获取,采用所述移栽基质移栽的紫藤苗移栽存活率高。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1~16制备轻基质: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表1体积混合,得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取黏质土和轻基质并放入紫藤苗:直径为70cm的控根容器,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容器底部,为第一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一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一层轻基质层;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第一层轻基质层之上,为第二层黏质土层;竖直放入苗龄为10年,苗高为250cm的紫藤苗根部;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二层黏质土层之上,覆盖所述紫藤苗根部,为第二层轻基质层;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第二层轻基质层之上,为第三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三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三层轻基质层。所用所述轻基质和所述黏质土体积比为5:1,所述第一层轻基质层、所述第二层轻基质层与所述第三层轻基质层厚度均为15cm;所述第一层黏质土层、所述第二层黏质土层与所述第三层黏质土层厚度均为3cm。记录紫藤苗移栽存活率;并在分层交替铺设黏质土和轻基质8周后,测定紫藤苗生根量、紫藤苗高和萌芽数,测定结果见表1。表1由表1可知,本专利技术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混合得到轻基质,用于与黏质土分层交替铺设,所述轻基质包括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所述草炭、所述蛭石、所述珍珠岩、所述菌渣与所述腐熟鸡粪体积比为(40~80):(10~30):(5~15):(1~6):(1~6);优选的,为(50~70):(15~25):(8~12):(2~5):(1~4);更优选的,为60:20:10:3:2。实施例17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体积比为60:20:10:3:2混合,得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取黏质土和轻基质并放入紫藤苗:取直径为60cm的控根容器,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容器底部,为第一层黏质土层;竖直放入苗龄为8年的紫藤苗根部,苗高为240cm的紫藤苗根部;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一层黏质土层之上,覆盖所述紫藤苗根部,为第一层轻基质层;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第一层轻基质层之上,为第二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二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二层轻基质层。所用所述轻基质和所述黏质土体积比为5:1,所述第一层轻基质层、所述第二层轻基质层厚度均为15cm;所述第一层黏质土层、所述第二层黏质土层厚度均为3cm。记录紫藤苗移栽存活率为100%;并在分层交替铺设黏质土和轻基质8周后,测定紫藤苗生根量为25根,紫藤苗高为240cm,萌发新芽数量为29个。实施例18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体积比为60:20:10:3:2混合,得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取黏质土和轻基质并放入紫藤苗:取直径为75cm的控根容器,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容器底部,为第一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一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一层轻基质层;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第一层轻基质层之上,为第二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二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二层轻基质层;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第二层轻基质层之上,为第三层黏质土层;竖直放入苗龄为15年,苗高为285cm的紫藤苗根部;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三层黏质土层之上,覆盖所述紫藤苗根部,为第三层轻基质层;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第三层轻基质层之上,为第四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四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四层轻基质层。所用所述轻基质和所述黏质土体积比为5:1,所述第一层轻基质层、所述第二层轻基质层、第三层轻基质层与所述第四层轻基质层厚度均为15cm;所述第一层黏质土层、所述第二层黏质土层、所述第三层黏质土层与所述第四层黏质土层厚度均为3cm。记录紫藤苗移栽存活率为100%;并在分层交替铺设黏质土和轻基质8周后,测定紫藤苗生根量为25根,紫藤苗高为285cm,萌发新芽数为29个。实施例19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体积比为60:20:10:3:2混合,得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取黏质土和轻基质并放入紫藤苗:取直径为80cm的控根容器,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容器底部,为第一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一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一层轻基质层;将黏质土铺设于所述第一层轻基质层之上,为第二层黏质土层;将得到的所述轻基质铺设于所述第二层黏质土层之上,为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体积比(40~80):(10~30):(5~15):(1~6):(1~6)混合,得到轻基质;(2)取容器,将黏质土与步骤(1)得到的所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于所述容器中,所述分层交替铺设过程中竖直放入紫藤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紫藤苗的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草炭、蛭石、珍珠岩、菌渣与腐熟鸡粪按体积比(40~80):(10~30):(5~15):(1~6):(1~6)混合,得到轻基质;(2)取容器,将黏质土与步骤(1)得到的所述轻基质分层交替铺设于所述容器中,所述分层交替铺设过程中竖直放入紫藤苗。2.根据权利要求1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炭、所述蛭石、所述珍珠岩、所述菌渣与所述腐熟鸡粪体积比为(50~70):(15~25):(8~12):(2~5):(1~4)。3.根据权利要求1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草炭、所述蛭石、所述珍珠岩、所述菌渣与所述腐熟鸡粪体积比为60:20:10:3:2。4.根据权利要求1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基质层数为2~5层,所述黏质土层数为2~5层。5.根据权利要求1移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轻基质层数为3层,所述黏质土层数为3层。6.根据权利要求1移栽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毅宇刘少奎程帅栗丹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七彩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