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8891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8:05
一种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包括机架,并具有:进给系统,进给系统具有于水平面内垂直布置的第一线性轴与第二线性轴及与水平面垂直的第三线性轴,第二线性轴设于第一线性轴上,第一线性轴与第三线性轴分设于机架上;旋转工作台,旋转工作台具有工作台本体、第一旋转轴、第二旋转轴与工件夹具;车铣复合主轴,车铣复合主轴设于第三线性轴上,并具有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与离合机构,动力输入端用于与动力源连接,动力输出端用于与刀具连接的动力输出端,离合机构用于控制动力输入端与动力输出端的动力传输之通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易于制造、成本较低、并具有分度控制功能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
本技术属于机械装备
,具体地来说,是一种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中,车削与铣削是最为基本而重要的加工成型手段。车削是指工件旋转而刀具在平面内作直线或曲线移动的切削加工,铣削是指刀具旋转而工件固定或可进给的切削加工。显然,车削与铣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加工方式。鉴于二者的区别,现有的机床亦相应区分为车床与铣床,难以实现二者的通用。随着技术的发展,亦出现了一些可实现复合加工的数控设备,即数控加工中心。然而,这类数控加工中心亦多采用车削轴与铣削轴分置的布置方式,成本十分高昂,一般的加工厂难以负担。特别是在盘类零件加工中,常常面临重复装夹、流程复杂的问题,并具有一次装夹完成立式与卧式加工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在现有的机床结构下实现对盘类零件的车铣一体加工,并具有分度控制功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旋转工作台,具有:工作台本体;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垂直布置;工件夹具,所述工件夹具设于所述第二旋转轴上,用于夹持工件。一种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包括机架,所述机架具有以上所述的旋转工作台,并具有:进给系统,所述进给系统具有于水平面内垂直布置的第一线性轴与第二线性轴及与水平面垂直的第三线性轴,所述第二线性轴设于所述第一线性轴上,所述第一线性轴与所述第三线性轴分设于所述机架上;车铣复合主轴,所述车铣复合主轴设于所述第三线性轴上,并具有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与离合机构,所述动力输入端用于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端用于与刀具连接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离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端的动力传输之通断;所述工作台本体设于所述第二线性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三线性轴平行。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车铣复合主轴具有:主轴壳体,所述主轴壳体具有第一贯通部;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第一贯通部上,并具有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端;所述离合机构具有旋转齿盘、锁紧齿盘与固定齿盘,所述旋转齿盘由所述驱动轴驱动旋转,所述固定齿盘固定于所述主轴壳体上;所述锁紧齿盘套设于所述旋转齿盘外部,并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固定齿盘逐渐啮合/暂时分离而使所述旋转齿盘与所述固定齿盘逐渐接合/暂时分离。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紧齿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轴壳体与所述锁紧齿盘。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轴具有第二贯通部,所述第二贯通部与所述第一贯通部轴向平行,所述第二贯通部两端分别设有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端,所述第二贯通部具有第二拉杆,所述第二拉杆一端固连于所述动力输入端,另一端用于紧固刀具夹头。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拉杆通过滑动部与所述动力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拉杆与所述滑动部可沿所述第二贯通部的轴向一体地线性移动。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部具有滑动套环与线性滑块:所述滑动套环可滑动地套设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一贯通部之间,并与所述线性滑块通过定位销轴固定连接;所述线性滑块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二贯通部内及可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动力输入端上,并与所述第二拉杆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轴上具有沿其径向开设的第三贯通部,所述定位销轴可沿所述第二贯通部的轴向线性移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三贯通部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线性轴具有第一滚珠丝杠、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平行布置的第一直线滑轨及第一运动体,所述第一运动体通过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一滚珠丝杠连接,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一直线滑轨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线性轴具有第二滚珠丝杠、与第二滚珠丝杠平行布置的第二直线滑轨及所述工作台本体,所述工作台本体通过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二滚珠丝杠连接,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二直线滑轨上。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三线性轴具有第三滚珠丝杠、与第三滚珠丝杠平行布置的第三直线滑轨及第三运动体,所述第三运动体通过丝杠螺母与所述第三滚珠丝杠连接,并可滑动地保持于所述第三直线滑轨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旋转工作台具有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保持垂直,第二旋转轴上设有工件夹具,实现工件于立式加工与卧式加工之间的快速切换;(2)具有进给系统、旋转工作台工作台与车铣复合主轴,车铣复合主轴具有离合机构而可控制其动力输出端的输出,使刀具具有高速旋转与静止不动的状态,通过工作台用于装夹工件并具有静止不动与高速旋转的状态,从而可于同一机床的同一主轴上对盘类零件实现车削与铣削;(3)结合前述,可于同一机床上实现立卧车铣加工,其结构简单、易于实现,且可实现分度控制,提供了一种易于制造、成本较低、并具有分度控制功能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旋转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的车铣复合主轴的结构第一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的车铣复合主轴的结构第二示意图;图5是图4中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的车铣复合主轴的A-A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4中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的车铣复合主轴的B-B剖视示意图;图7是图6中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的车铣复合主轴的M处放大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000-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1000-旋转工作台,1100-工作台本体,1200-第一旋转轴,1300-第二旋转轴,1400-工件夹具,2000-机架,3000-第一线性轴,3100-第一滚珠丝杠,3200-第一直线滑轨,3300-第一运动体,4000-第二线性轴,4100-第二滚珠丝杠,4200-第二直线滑轨,5000-第三线性轴,5100-第三滚珠丝杠,5200-第三直线滑轨,5300-第三运动体,6000-车铣复合主轴,6100-主轴壳体,6110-第一贯通部,6120-第一端套,6200-驱动轴,6210-第二贯通部,6220-动力输入端,6221-突出部,6230-动力输出端,6240-第二拉杆,6250-滑动部,6251-滑动套环,6252-线性滑块,6252a-第四贯通部,6252b-螺纹孔,6253-定位销轴,6260-第三贯通部,6300-离合机构,6310-旋转齿盘,6320-锁紧齿盘,6330-固定齿盘,6340-环形容腔,6350-复位弹簧,6360-第一拉杆,7000-刀具夹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

【技术保护点】
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具有工作台本体、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垂直布置,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工件夹具;进给系统,所述进给系统具有于水平面内垂直布置的第一线性轴与第二线性轴及与水平面垂直的第三线性轴,所述第二线性轴设于所述第一线性轴上,所述第一线性轴与所述第三线性轴分设于所述机架上;车铣复合主轴,所述车铣复合主轴设于所述第三线性轴上,并具有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与离合机构,所述动力输入端用于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端用于与刀具连接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离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端的动力传输之通断;所述工作台本体设于所述第二线性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三线性轴平行。

【技术特征摘要】
1.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具有:旋转工作台,所述旋转工作台具有工作台本体、第一旋转轴与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工作台本体上,所述第二旋转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第一旋转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二旋转轴垂直布置,所述第二旋转轴上设有用于夹持工件的工件夹具;进给系统,所述进给系统具有于水平面内垂直布置的第一线性轴与第二线性轴及与水平面垂直的第三线性轴,所述第二线性轴设于所述第一线性轴上,所述第一线性轴与所述第三线性轴分设于所述机架上;车铣复合主轴,所述车铣复合主轴设于所述第三线性轴上,并具有动力输入端、动力输出端与离合机构,所述动力输入端用于与动力源连接,所述动力输出端用于与刀具连接的动力输出端,所述离合机构用于控制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端的动力传输之通断;所述工作台本体设于所述第二线性轴上,所述第一旋转轴与所述第三线性轴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铣复合主轴具有:主轴壳体,所述主轴壳体具有第一贯通部;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可旋转地保持于所述第一贯通部上,并具有所述动力输入端与所述动力输出端;所述离合机构具有旋转齿盘、锁紧齿盘与固定齿盘,所述旋转齿盘由所述驱动轴驱动旋转,所述固定齿盘固定于所述主轴壳体上;所述锁紧齿盘套设于所述旋转齿盘外部,并沿所述驱动轴的轴向可滑动地与所述固定齿盘逐渐啮合/暂时分离而使所述旋转齿盘与所述固定齿盘逐渐接合/暂时分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齿盘上设有至少一个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两端分别连接所述主轴壳体与所述锁紧齿盘。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卧盘类车铣加工中心,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冰虎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钛吉多轴数控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