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光检影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56037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30 15: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眼视光学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平行光检影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发光单元和反射镜,外壳上设置有透光窗口和窥孔,发光单元射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反射镜反射后从透光窗口射出至被检查者的眼中,检查者通过窥孔观察被检查者瞳孔内的视网膜反光。采用可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作为发光单元,避免了被检查者相对于检影镜的距离所带来的误差,检测的结果无需再考虑距离带来的修正度数,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成本,同时,该结构简单,易于携带,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平行光检影镜
本技术涉及眼视光学
,特别涉及一种平行光检影镜。
技术介绍
检影镜是利用检影镜的照明系统将眼球内部照亮,光线从视网膜反射回来,这些反射光线经过眼球的屈光成分后发生了变化,通过检查反射光线的变化可以判断眼球的屈光状态。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检查者的位置从理论上的无限远移到了被检查者的附近从而造成了人为的近视,因而通过检影所获得的被检查眼的实际屈光度数应由形成中和点的镜片屈光度数加上由于检查者位置移近被检者所造成的人为近视部分。为了测量检影距离,温州医学院眼视光研究院专利技术专利《测距式检影镜》(申请号:201010039707.5;申请日:2010年1月5日)中公开了一种测距式检影镜,包括壳体和手柄,在手柄内装设有发光体,在发光体的上方装设有聚光透镜,在壳体内设有反射镜,在壳体的前端设有透光窗口,在壳体的后端设有窥孔,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自动测距装置,所述的自动测距装置包括信号发射器、信号接收器以及用于由信号发射与信号接收所生的时间差来计算检测距离并转换为修正度数的单片机控制器以及用来显示修正度数的显示器,其中信号发射器和信号接收器宿装设在壳体的前端并靠近透光窗口。这里通过超声波来测得精确的距离,并将距离换成修正度数,这样,就能得到较为准确的检测结果。但是,该装置依然存在诸多不足:其一,发光体的发散度不同时,相同距离所对应的修正度数也有所不同;其二,由于引入了超声波测距,还设置了单片机来进行数据处理,大大增加了系统的复杂度、成本和便携度,使用起来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成本低廉的平行光检影镜。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平行光检影镜,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发光单元和反射镜,外壳上设置有透光窗口和窥孔,发光单元射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反射镜反射后从透光窗口射出至被检查者的眼中,检查者通过窥孔观察被检查者瞳孔内的视网膜反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存在以下技术效果:采用可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作为发光单元,避免了被检查者相对于检影镜的距离所带来的误差,检测的结果无需再考虑距离带来的修正度数,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成本,同时,该结构简单,易于携带,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剖视图;图3是裂隙片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1至图3,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叙述。参阅图1、图2,一种平行光检影镜,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发光单元20和反射镜40,外壳10上设置有透光窗口11和窥孔12,发光单元20射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反射镜40反射后从透光窗口11射出至被检查者的眼中,检查者通过窥孔12观察被检查者瞳孔内的视网膜反光。采用可发出平行光束的光源作为发光单元20,避免了被检查者相对于检影镜的距离所带来的误差,检测的结果无需再考虑距离带来的修正度数,大大简化了系统的复杂度,降低了成本,同时,该结构简单,易于携带,使用起来也非常方便。平行光束可以有很多种结构,这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平行度好的优选实施方案:所述的发光单元20包括灯泡21、第一透镜22、针孔镜23以及第二透镜24,灯泡21发出的发散光经过第一透镜22后在针孔镜23处形成光斑,针孔镜23就是在一个不透光镜片中间设置一个小孔形成,针孔镜23过滤杂乱光线后形成理想的点光源,通过第一透镜22和针孔镜23的配合,实现理想的点光源。针孔镜23中心的孔洞位于第二透镜24的焦点上,这样,理想点光源经过第二透镜24后射出的光束即为平行度极佳的平行光。在检测的时候,就可以忽略被检测者相对于检影镜的距离所带来的误差了。这里,只通过几个镜片实现了平行光束,成本非常低。优选地,所述外壳10包括顺延布置的圆形段和方形段,第一透镜22、针孔镜23以及第二透镜24位于外壳10的圆形段内且该三个镜片的轴芯与圆形段的轴芯重合,反射镜40位于方形段中且反射镜40的轴芯与方形段的轴芯夹角为45°,透光窗口11和窥孔12设置在方形段彼此相对的两个侧面上,通过设置圆形段和方形段,方便各镜片以及透光窗口11、窥孔12的布置。反射镜40的中心开设有小孔41,这样,检查者就可以通过窥孔12、小孔41、透光窗口11看到被检查者的瞳孔了,如果不开设小孔41,透光窗口11、窥孔12以及反射镜40就需要换成其他的方式布置,会增加布置空间,影响装置的便携性。优选地,所述的发光单元20还包括开关25、滑动变阻器26、电源或电源接口,灯泡21、开关25、滑动变阻器26、电源或电源接口依次串联形成回路,开关25和滑动变阻器26的滑块均设置在外壳10上,外壳10内设置有电源或外壳10的壳体上设置有电源接口为灯泡21供电。通过设置开关25,可以控制灯泡21的点亮和熄灭;设置滑动变阻器26,可以控制灯泡21的亮度,对于不同患者,都能舒适的使用。灯泡21的供电,可以直接在外壳10内设置电池,也可以在外壳10上设置一个电源接口,通过外接电源的方式供电。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透镜24和反射镜40之间设置有裂隙片30,裂隙片30的结构如图3所示,它用于将平行光束变成平行光带,其为一个圆形的不透光镜片,中间开设有缝隙形成。为了方便检测,裂隙片30可绕其光轴旋转,这里有很多种方式可以实现,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参阅图1、图2,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环形凹槽和电机50,外壳10在环形凹槽位置处设置有卡接口用于更换第一、二裂隙片31、32,裂隙片30位于环形凹槽中自由转动,电机50的轴上设置有齿轮与裂隙片30一侧设置的内齿轮相啮合,电机50转动时通过齿轮带动裂隙片30旋转。外壳10上设置一个按钮,按下电机50就转动,松开电机50就停止转动,裂隙片30通过电机50来驱动,调整起来更方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平行光检影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行光检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发光单元(20)和反射镜(40),外壳(10)上设置有透光窗口(11)和窥孔(12),发光单元(20)射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反射镜(40)反射后从透光窗口(11)射出至被检查者的眼中,检查者通过窥孔(12)观察被检查者瞳孔内的视网膜反光;所述的发光单元(20)包括灯泡(21)、第一透镜(22)、针孔镜(23)以及第二透镜(24),灯泡(21)发出的发散光经过第一透镜(22)后在针孔镜(23)处形成光斑,针孔镜(23)过滤杂乱光线后形成理想的点光源,针孔镜(23)中心的孔洞位于第二透镜(24)的焦点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平行光检影镜,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所述外壳(10)内设置有发光单元(20)和反射镜(40),外壳(10)上设置有透光窗口(11)和窥孔(12),发光单元(20)射出的平行光束经过反射镜(40)反射后从透光窗口(11)射出至被检查者的眼中,检查者通过窥孔(12)观察被检查者瞳孔内的视网膜反光;所述的发光单元(20)包括灯泡(21)、第一透镜(22)、针孔镜(23)以及第二透镜(24),灯泡(21)发出的发散光经过第一透镜(22)后在针孔镜(23)处形成光斑,针孔镜(23)过滤杂乱光线后形成理想的点光源,针孔镜(23)中心的孔洞位于第二透镜(24)的焦点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行光检影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0)包括顺延布置的圆形段和方形段,第一透镜(22)、针孔镜(23)以及第二透镜(24)位于外壳(10)的圆形段内且该三个镜片的轴芯与圆形段的轴芯重合,反射镜(40)位于方形段中且反射镜(40)的轴芯与方形段的轴芯夹角为45°,透光窗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阿不力孜·阿不都艾尼冯成磊热依曼·斯依提
申请(专利权)人:乌鲁木齐职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新疆,6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