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电致发光元件、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及电泳显示板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533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形成在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上的1-30微米厚的自粘结层、和形成在所述自粘结层上的第二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对氧和水蒸汽具有高的气体屏蔽性并且可用作例如食品、药品、电子元件和光学部件的要求具有高透明度的包装材料的透明层合薄膜;以及利用所述层合薄膜的电致发光元件、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和电泳显示板。
技术介绍
在食品领域中和在非食品产品领域如药品、电子元件和光学部件中用来包装的包装材料必须要阻止渗透通过包装材料的氧和水蒸汽的影响和改变内含物性能的其它气体的影响,以便防止内含物性能的改变并保持其功能和性质;并且还要求包装材料具有例如阻隔氧、水蒸汽以及其它气体的气体屏蔽性。为此目的,由金属如铝制成的金属箔、金属沉积薄膜、具有较高气体屏蔽性的气体屏蔽性树脂膜如偏二氯乙烯树脂膜、聚乙烯醇-乙烯乙烯基共聚物薄膜、树脂膜例如聚丙烯腈,或这些树脂的层合薄膜传统上主要用作气体屏蔽性薄膜。不幸的是,虽然金属箔和金属沉积薄膜有高的气体屏蔽性,但它们却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例如,由于这些箔和薄膜不是透明的,因此其包装的内含物不能确认,内含物也不能通过金属检测器进行检测,并且所用的箔和薄膜将作为不易燃产品浪费掉。另外,气体屏蔽性树脂膜及其层合薄膜对于温度和湿度的依赖性特别大,因此它们不能够保持高的气体屏蔽性。另外,偏二氯乙烯和聚丙烯腈当抛掉或焚化时可能会产生有害物质。因此,作为克服这些缺点的包装材料,如描述于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63-28017中的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已在市场上销售,所述薄膜具有通过将无机氧化物如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镁沉积至塑料薄膜上而获得的沉积膜,成形方法如真空淀积和溅射。这些沉积膜是透明的并且具有阻隔氧、水蒸汽等的气体屏蔽性。通常,将这些金属沉积薄膜和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层合至同类或不同类的薄膜上,以便改善其性能或实现另外基材的特性。例如,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58-42027提出了一种由金属沉积薄膜复合材料制成的包装材料,所述材料通过将同类或不同类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沉积薄膜、以金属沉积表面朝内的方式层合至1.5微米至35微米厚的粘结层的两个面上而获得。作为粘结层,使用各种聚合物粘结剂和干法层合粘结剂。在包装材料领域中,经常使用利用由主组分和固化剂组成的双组分粘结剂的干法层合方法。在该方法中,多元醇和聚异氰酸酯,例如通过利用催化剂(需要时)而起反应,从而获得与用途相匹配的聚合度的产物。双官能的聚醚或聚酯通常用作多元醇,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XDI),或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通常用作聚异氰酸酯。然而,在利用该双组分粘结剂的干法层合方法中,当粘结之后进行称之为老化的成熟周期时,在固化涂层生长期间的交联/固化过程中将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当气体屏蔽性薄膜层合时,例如,当气体屏蔽性薄膜与朝内设置的沉积层表面进行层合时,二氧化碳气几乎不能排出,因此在粘结层中将形成由二氧化碳气体所造成的直径100微米或更小的细气泡,从而使薄膜变得不透明。这又将出现问题,即层合薄膜不能用作例如要求有高透明度的食品、药品、电子元件和光学部件的包装领域中的包装材料,特别是要求有高透明度的光学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如对于氧气和水蒸汽具有高气体屏蔽性且还具有高透明度的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电致发光元件、电致发光显示装置、以及电泳显示板;其是用如对氧气和水蒸汽具有高气体屏蔽性且还具有高透明度的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进行密封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包含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形成在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上的1-30微米厚的自粘结层和形成在自粘结层上的第二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的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包含如下的电致发光元件层合结构,其包括透明电极层、形成在透明电极层上的电致发光层、形成在电致发光层上的介电层和绝缘层之一、以及形成在介电层和绝缘层之一上的背面电极层和经密封以覆盖所述层合结构的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该层合薄膜包含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形成在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上的1-30微米厚的自粘结层和形成在自粘结层上的第二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提供包含如下的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层合结构,其包括滤色层、形成在滤色层上的透明电极层、形成在透明电极层上的电致发光层,形成在电致发光层上的介电层和绝缘层之一,以及形成在介电层和绝缘层之一上的背面电极层和经密封以覆盖所述层合结构的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该层合薄膜包含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形成在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上的1-30微米厚的自粘结层和形成在自粘结层上的第二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面,提供包含如下的电泳显示板显示单元,包括透明电极层、含电泳颗粒和分散电泳颗粒的绝缘流体的显示区域、以及形成在显示区域上的背面电极和经密封以覆盖所述显示单元的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该层合薄膜包含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形成在第一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上的1-30微米厚的自粘结层和形成在自粘结层上的第二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附图说明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2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二实施例的剖视图;图3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三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图5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五实施例的剖视图;图6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六实施例的剖视图;图7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七实施例的剖视图;图8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第八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9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电致发光元件实施例的排列的剖视图;图10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电致发光显示装置实施例的排列的剖视图;图1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电泳显示板实施例的排列的剖视图。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包括至少两个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和形成在这些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至少之一上的1-30微米厚的粘结层。所述粘结层利用自-粘结剂形成。所述自-粘结剂也称之为压-敏粘结剂,并且具有粘结力和弹性。该自-粘结剂还具有在室温下的长期粘着性,并且在不要求任何热或溶剂的情况下仅用轻微压力就能够粘结至物体上。在此所提及的粘结力相当于粘结剂抵抗内部损坏的力。在此提及的弹性相当于当除去所述力时,改变其形状或体积的物体恢复初始状态的性能。图1是显示本专利技术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典型实施例的剖视图。如图1所示,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10的排列是通过自粘结层2层合两个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1。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利用所述自粘结层将两个透明气体屏蔽性薄膜粘结,能够容易地获得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而不会产生在传统干法层合中出现问题的任何气泡。另外,由于自粘结层是弹性的,因此,当与通过干法层合形成的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相比时,所获得的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具有很强的弹性复原性,几乎不会由于外应力而开裂,并且易于操纵。另外,如上所述具有高透明度和强弹性复原性的透明气体屏蔽性层合薄膜适用作例如食品、药品和电子元件的包装材料,或适用作光学部件中的光学元件,并且能够阻止外部水或氧的侵入,由此防止由于内部氧或水分所引起的性能改变和缺点。作为本专利技术中所使用的自粘结层,使用具有高透明度的自粘结层。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本涉
申请(专利权)人: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