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LED灯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ED灯散热器,包括设置在LED灯后端的散热柱本体,所述散热柱本体上设有贯穿柱身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导热腔,所述的导热腔内插置有卷起的导热膜,卷起的导热膜最外侧与导热腔的腔壁相抵靠,散热柱本体上远离LED灯的一端设有凹腔且在凹腔内设有金属盘,金属盘的端部与散热柱本体的端部相平齐;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散热器,以插置在散热器本体内的导热膜与金属盘相互配合实现LED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散发,相比于传统的采用金属制散热器,显著的降低了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LED灯散热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LED灯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LED灯散热器。
技术介绍
LED,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可见光的固态半导体器件。LED灯具有寿命长、节能、环保等特点,正逐步取代普通日光灯。LED灯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若不能及时的散发出去会导致LED芯片的光衰,减小LED灯的使用寿命。为了使得LED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可以迅速的散发出去,一般的LED灯都会配备有散热器。目前LED灯的散热方式主要为自然对流散热、加装风扇强制散热、热管散热等,加装风扇散热系统复杂,可靠性低,热管散热方式成本较高,因此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是自然对流的方式进行散热,通过增加散热器的表面积,以利用对流的方式来提高散热效果,但是这种提高散热面积的方式受到工艺的限制,散热器的表面积提高的越多,其工艺的制造难度也就越大,导致散热器的加工成本上升。为了降低一体式散热器的加工难度,很多散热器采用了分体式的结构,采用很多的散热片插置到插槽中形成散热器,但是这种散热片很容易从插槽中脱出而导致散热片从基座上脱落,从而影响散热器的散热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LED灯散热器,提高LED灯的散热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LED灯散热器,包括设置在LED灯后端的散热柱本体,所述散热柱本体上设有贯穿柱身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导热腔,所述的导热腔内插置有卷起的导热膜,卷起的导热膜最外侧与导热腔的腔壁相抵靠,散热柱本体上远离LED灯的一端设有凹腔且在凹腔内设有金属盘,金属盘的端部与散热柱本体的端部相平齐。本专利技术中,设置在LED灯后端的散热柱本体上设有导热腔,导热腔内插置有卷起的导热膜,通过导热膜将LED灯产生的热量向远离LED灯的方向传导到金属盘上,然后散发出去。起到导热作用的主要是导热膜而不是该散热柱本体,相比于传统的直接采用铝材料制成散热器节省了材料成本,该散热柱本体可采用耐热性较好的树脂材料注塑而成,具体的,例如聚酰亚胺、聚四氟乙烯、改性聚苯醚、聚苯硫醚、聚醚醚酮树脂。为了提高传热的面积,所述的导热膜卷起的方式插置在导热腔中。所述的导热膜为一种导热性能优异的薄膜,其厚度为30~100μm。具体的,所述的导热膜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聚乙烯50~85份、石墨粉12~18份、无机导热填料5~10份、表面活性剂0.5~2份、硅烷偶联剂KH-5500.1~1份,将上述材料混合熔融后经吹膜机处理制成导热膜;所述的聚乙烯选自高密度低压聚乙烯、低密度高压聚乙烯或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石墨粉的目数为500~1000目。所述无机导热填料为氧化铝和氧化锌按任意质量比复配而成,所述的氧化铝、氧化锌的粒径为1~5μm。所述表面活性剂的作用在于对石墨粉进行预处理改性,避免其在聚乙烯中出现团聚,分散不均匀的现象。本专利技术对所述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不做特殊要求,例如可以选自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酸酯、聚氧乙烯脂肪胺、聚氧乙烯酰胺或聚氧乙烯醚中的一种。所述硅烷偶联剂的作用在于对无机导热填料进行改性预处理,改善其在聚乙烯中的分散效果。进一步的,为了提高散热的效果,在靠近LED灯的一侧提供稍多的受热面积,所述的导热腔为圆台状,其孔径自LED灯后端向远离的方向逐渐变小。如此,在靠近LED灯一侧的导热膜的面积较大,利于吸收更多的热量,并将热量散发出去。所述的导热膜卷起成圆台状并插置在圆台状的导热腔内,卷起的导热膜上相邻膜片的距离为0.1~0.5mm。进一步的,为了提高金属盘的传热效果及改善导热膜的散热效果,所述的凹腔的深度为散热柱本体长度的0.1~0.3倍。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若在散热柱本体远离LED灯的一端不设置金属盘,即仅仅依赖导热膜的端部向外界散热,由于该散热柱本体上的导热腔为圆台状设计,远离LED灯的一端导热膜过于紧凑,其导热效果较差,而设置了金属盘后,金属盘较大的传热面积可以迅速的将集中在导热膜上的热量快速的释放出去,如此便提高了导热膜对内侧LED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散热效果。通过该导热膜与金属盘的配合,更好的实现了散热效果。而凹腔的深度过大时,意味着金属盘的高度需要更大,意味着成本的提高了,而凹腔的深度过小,则传热能力受限。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对上述金属盘的材质不做特殊的要求,可以实现良好的导热效果即可,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金属盘的材质选自铜、铝,铜铝合金中的一种。进一步的,根据本专利技术,为了提高金属盘的散热效果,所述的金属盘上开设有贯穿盘面的若干通孔,通孔的孔径为0.5~1mm。具体的,所述的金属盘边缘设有沿其盘面向外延伸布置的卡块,所述的卡块与设置在凹腔侧壁上的凸块错位咬合。金属盘的卡块以错位的方式放入凹腔中,稍稍旋转使卡块与凹腔侧壁上的凸块构成限位配合,防止金属盘的脱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散热器,以插置在散热器本体内的导热膜与金属盘相互配合实现LED灯工作时产生的热量的散发,相比于传统的采用金属制散热器,显著的降低了制作成本;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散热器,结构简单,组装制作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散热器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LED灯散热器端部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0-散热柱本体,11-导热腔,12-凹腔,121-凸块,20-导热膜,30-金属盘,31-通孔,32-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结合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LED散热器,包括设置在LED灯后端的散热柱本体10,所述散热柱本体10上设有贯穿柱身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导热腔11,所述的导热腔11为圆台状,其孔径自LED灯后端向远离的方向逐渐变小;导热腔11内插置有卷起成圆台状的导热膜20,卷起的导热膜20最外侧与导热腔11的腔壁相抵靠,散热柱本体10上远离LED灯的一端设有凹腔12且在凹腔12内设有金属盘30,金属盘30的端部与散热柱本体10的端部相平齐,所述的金属盘30上设有贯穿盘面的通孔31,通孔31的孔径为0.6mm。通孔31的间距为2mm。所述的卷起的导热膜20上相邻膜片的距离为0.3mm;所述凹腔12的深度为散热柱本体10长度的0.2倍;所述金属盘30的材质为铜铝合金;所述的金属盘30边缘设有沿其盘面向外延伸布置的卡块32,所述的卡块32与设置在凹腔12侧壁上的凸块121错位咬合;所述的导热膜20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物质:高密度低压聚乙烯65份石墨粉(800目、购自灵寿县权达矿产品加工厂)15份氧化铝(粒径3μm)4份氧化锌(粒径3μm)4份山梨糖醇酐脂肪酸酯1.2份硅烷偶联剂KH-550(购自南京坤成化工)0.5份;将上述材料混合熔融后经吹膜机处理制成导热膜20。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的LED灯散热器与实施例1中的LED灯散热器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的卷起的导热膜20上相邻膜片的距离为0.1mm;所述凹腔12的深度为散热柱本体10长度的0.1倍;所述金属盘30的材质为铜。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的LED灯散热器与实施例1中的LED灯散热器的结构相同,不同的是:所述的卷起的导热膜20上相邻膜片的距离为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LED灯后端的散热柱本体,所述散热柱本体上设有贯穿柱身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导热腔,所述的导热腔内插置有卷起的导热膜,卷起的导热膜最外侧与导热腔的腔壁相抵靠,散热柱本体上远离LED灯的一端设有凹腔且在凹腔内设有金属盘,金属盘的端部与散热柱本体的端部相平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LED灯后端的散热柱本体,所述散热柱本体上设有贯穿柱身并沿其长度方向布置的若干导热腔,所述的导热腔内插置有卷起的导热膜,卷起的导热膜最外侧与导热腔的腔壁相抵靠,散热柱本体上远离LED灯的一端设有凹腔且在凹腔内设有金属盘,金属盘的端部与散热柱本体的端部相平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灯散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腔为圆台状,其孔径自LED灯后端向远离的方向逐渐变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结宾,
申请(专利权)人:曹结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