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804528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5: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泵送结构、料斗和与所述料斗内腔连通的输料腔,每一个泵送结构包括泵送油缸和输料缸,所述输料缸内设置有活塞总成,并且在泵送工作时所述泵送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活塞总成在输料缸中往复运动,还包括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所述输料缸将料由输料腔压入储料腔内并暂存;在切换时暂存在所述储料腔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彻底解决活塞式泵送装置输出料不连续的问题,有效提高输出料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
本技术涉及带活塞的流体输送缸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
技术介绍
在国内,混凝土施工应用与各种领域,房建、桥梁、隧道、基础等各领域对混凝土施工工法提出新的要求。而作为混凝土泵送机械的出现,大大的提高混凝土施工的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刷新了混凝土施工的世界纪录。混凝土泵送行业在国内迅猛的发展,涌现了一批高质量的活塞式混凝土泵生产厂家,如三一、中联等。随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混凝土泵送行业也进入了一个变革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混凝土泵送进入隧道施工序列,产生了以混凝土泵为基础的混凝土喷射施工,也就是近两年兴起的混凝土湿喷机械手或者混凝土湿喷台车,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混凝土湿喷机。混凝土泵送行业中活塞式混凝土泵占到90%以上,鉴于隧道湿喷工法对泵送连续性提出新的挑战,活塞式混凝土泵不可避免在输料缸之间切换时出现泵送的不连续,这样的间隙在泵送行业对混凝土质量影响较小,但是在混凝土喷射时出现的不连续对喷射施工的质量影响比较严重。然而由于活塞式混凝土泵本身泵送原理不可避免产生泵送的不连续,现有技术的连续泵送的混凝土泵只能尽量缩短输料缸的切换时间,无法彻底解决活塞式混凝土泵泵料不连续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以解决由于活塞式混凝土泵本身泵送原理不可避免产生泵送的不连续,现有理论只能尽量缩短第泵送结构的切换时间,无法彻底解决不连续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泵送结构、料斗和与所述料斗内腔连通的输料腔,每一个泵送结构包括泵送油缸和输料缸,所述输料缸内设置有活塞总成,并且在泵送工作时所述泵送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输料缸中往复运动,所述料斗内设置有切换阀,第一泵送结构和第二泵送结构的输料缸通过所述切换阀与料斗连通,在泵送工作时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实现第一/第二泵送结构将料斗内的料输出至输料腔,经输料腔将料输出,还包括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所述输料缸将料由输料腔压入至储料系统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所述储料腔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储料装置,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将储料装置的料输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流体驱动装置;或者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机械驱动装置;或者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电驱动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构成封闭腔的活塞装置,所述活塞式装置包括缸筒和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连接驱动装置。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构成弹性封闭腔的装置,所述弹性封闭腔的装置包括壳体和弹性隔膜,所述壳体被弹性隔膜隔开形成封闭腔。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包括驱动油缸和储料缸,所述储料缸与输料腔连通,其内设置有活塞总成,泵送工作时所述驱动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储料缸内往复运动,该储料缸和活塞总成底部形成储料腔,所述储料腔的容量大小随着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储料缸内的位置而改变。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还包括控制阀组,控制阀组包括换向阀和截止阀,所述换向阀进油口与第二压力源连接,其工作油口与储料系统驱动油缸无杆腔连接。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储料系统还包括蓄能器,所述蓄能器分别与换向阀工作油口和截止阀进口连接,所述截止阀出口管路连接至油箱。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所述输料缸将料由输料腔压入储料腔内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所述储料腔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在输料缸切换时补充混凝土实现连续泵送,彻底解决活塞式混凝土泵的泵送的不连续性的问题,提高混凝土泵送的效率,进而提高在隧道湿喷的施工工法的施工效率。且本实技术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体积小、结构紧凑,能彻底解决现有技术的连续泵送的混凝土泵只能尽量缩短输料缸的切换时间,活塞式混凝土泵料不连续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3的控制原理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4的控制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5的控制原理图;图7是本技术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之一;图8是本技术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的工作示意图之二。图中标号所代表的意义为:1、储料缸,2、活塞总成,3、驱动油缸,4、储料腔,5、蓄能器,6、控制阀组,601、换向阀、602、截止阀,7、泵送油缸控制阀,8、第一泵送油缸,9、第二泵送油缸,10、料斗,11、输料腔,12、S管阀,13、第一压力油源,14、第二压力油源,15、第一输料缸,16、第二输料缸,17、第一活塞总成,18、第一泵送油缸的活塞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实施例1:参见图1、2、7、8,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泵送结构、料斗10和与料斗10内腔连通的输料腔11,第一泵送结构包括第一泵送油缸8和第一输料缸15,第一输料缸15内设置有第一活塞总成17,并且在泵送工作时,第一泵送油缸的活塞杆18驱动第一活塞总成17在第一输料缸15中往复运动;第二泵送送结构包括第二泵送油缸9和第二输料缸16,第二输料缸16内设置有第二活塞总成(图中未画出),并且在泵送工作时,第二泵送油缸的活塞杆驱动第二活塞总成在第二输料缸16中往复运动;料斗内设置有S管阀(图中未显示),第一泵输料缸15和第二输料缸16通过S管阀与料斗连通,在泵送工作时通过所述S管阀的切换实现第一/第二泵送结构将料斗内的料泵入输料腔,经输料腔将料输出,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还包括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输料缸将料输出至输料腔11压入储料腔4内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储料腔4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本技术通过设置储料系统在第一输料缸15和第二输料缸16切换时补充混凝土实现连续泵送,彻底解决活塞式混凝土泵的泵送的不连续性的问题。储料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储料装置,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将储料装置的料输出,驱动装置是一种流体驱动装置;或者驱动装置是一种机械驱动装置;或者驱动装置是一种电驱动装置。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构成封闭腔的活塞装置,所述活塞式装置包括缸筒和活塞总成,所述活塞总成连接驱动装置。实施例2,图未画出,实施例2与实施例1结构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泵送结构、料斗和与所述料斗内腔连通的输料腔,每一个泵送结构包括泵送油缸和输料缸,所述输料缸内设置有活塞总成,并且在泵送工作时所述泵送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输料缸中往复运动,所述料斗内设置有切换阀,第一泵送结构和第二泵送结构的输料缸通过所述切换阀与料斗连通,在泵送工作时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实现第一/第二泵送结构将料斗内的料输出至输料腔,经输料腔将料输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所述输料缸将料由输料腔压入至储料系统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所述储料腔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包括第一、第二泵送结构、料斗和与所述料斗内腔连通的输料腔,每一个泵送结构包括泵送油缸和输料缸,所述输料缸内设置有活塞总成,并且在泵送工作时所述泵送油缸的活塞杆驱动所述活塞总成在所述输料缸中往复运动,所述料斗内设置有切换阀,第一泵送结构和第二泵送结构的输料缸通过所述切换阀与料斗连通,在泵送工作时通过所述切换阀的切换实现第一/第二泵送结构将料斗内的料输出至输料腔,经输料腔将料输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储料系统,在泵送工作时所述输料缸将料由输料腔压入至储料系统并暂存;在输料缸切换时暂存在所述储料腔内的料由储料系统输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料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和储料装置,驱动装置提供动力将储料装置的料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流体驱动装置;或者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机械驱动装置;或者所述驱动装置是一种电驱动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间隙连续泵送的活塞式泵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料装置是一种可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和平魏金刘永磊于传磊李冰涛孙鹏飞张征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工程装备集团隧道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