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3330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4: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缩醛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得到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可以提供能够降低在成型品表面的渗出、且耐候性试验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优异的成型品。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质量份(A)聚缩醛树脂、0.001质量份~0.2质量份(B)含氮受阻酚化合物、0.0001质量份~0.1质量份(C)滑石和0.1质量份~2.0质量份(D)耐候稳定剂,其中,所述(D)耐候稳定剂包含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聚缩醛树脂组合物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缩醛树脂组合物。
技术介绍
聚缩醛树脂为结晶性树脂,由于其为刚性、强度、韧性、滑动性和蠕变性优异的树脂材料,因此一直以来作为汽车部件、电气/电子部件和工业部件等机构部件用材料等在广泛的范围内得到应用。但是,聚缩醛树脂本身非常不耐受太阳光和紫外线等的光能或热能,长期暴露于大气中时,成型品表面会产生裂纹,引起强度降低。因此,在暴露于太阳光和紫外线的环境下使用的情况下,通常添加耐候稳定剂。另外,近来,对于聚缩醛成型部件而言,小型化、薄壁化、精密化的要求提高,与以往相比施加热历史的成型方法和条件设定增多。可以列举例如利用点浇口模具的成型、高周期成型或使用了高粘度聚缩醛树脂的小型/薄壁/精密部件的成型方法等。这些成型方法中,由于剪切速度上升、或者为了缩短塑化时间而提高螺杆旋转或成型温度,因此受到比通常的成型方法高的热历史。此外,即使是一般的成型方法,在产生成型不良、例如流痕、熔接线、喷射痕等时也大多通过提高树脂温度来应对,这也成为施加热历史的因素。另外,在模具中使用热流道的情况下,产生树脂的部分滞留,由此树脂温度升高,也有可能发生树脂的分解。在如上所述的施加热历史的成型方法和条件设定中,通过添加耐候稳定剂的配方难以取得耐候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的平衡,存在当重视耐候稳定性时热稳定性变差的问题。另外,特别是在汽车的内部部件的领域,减少含有甲醛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释放量的要求提高,要求取得耐候稳定性与热稳定性的平衡的树脂组合物。为了提高聚缩醛树脂的耐候稳定性,以往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方法。可以列举例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草酰苯胺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并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受阻胺类光稳定剂与二苯甲酮类紫外线吸收剂的并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2);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与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并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3);各种紫外线吸收剂、脂肪酸酯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的并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4);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类光稳定剂和抗氧化剂的并用(例如,参见专利文献5)等。但是,虽然任意一种方法均可改善耐候稳定性,但具有来自于聚缩醛树脂成型品的甲醛释放的降低不充分的问题。另外,作为降低来自于聚缩醛树脂成型品的甲醛释放量的手段,提出了例如:聚酰胺和肼衍生物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6)、酰肼化合物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7)、选自三聚氰胺、三聚氰胺衍生物和二羧酸酰肼中的含氮化合物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8)、苯并胍胺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9)、使多元醇化合物的脂肪酸偏酯附着于颗粒表面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0)、单N-取代脲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1)、酸解离指数为3.6以上的含羧基化合物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2)、酚类与碱性含氮化合物和醛类的缩合物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3)、乙内酰脲或咪唑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4)、碱解离指数为2~8的低分子量氨基化合物的添加(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5)等,但均具有耐候稳定性不充分的问题。另外,作为改善了耐候稳定性和从成型品释放的甲醛的降低的方法,提出了添加受阻酚类和具有三嗪环的螺环化合物的方法(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6),但具有来自于聚缩醛树脂成型品的甲醛释放的降低未得到充分改善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57-98545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昭59-133245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昭60-195155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昭61-47744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平6-157871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昭51-111857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4-345648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专利第3024802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昭62-190248号公报专利文献10:日本特开平6-107900号公报专利文献11:日本特开平11-335519号公报专利文献12:日本特开2000-239484号公报专利文献13:日本特开2002-212384号公报专利文献14:日本专利第3310467号公报专利文献15:日本特表2002-541288号公报专利文献16:国际公开第02/024807号单行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上述以往提出的技术中,具有尚未得到耐候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来自于聚缩醛树脂成型品的甲醛释放的降低均优异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的问题。特别是在专利文献7记载的技术中,具有下述问题:酰肼化合物没有抑制由熔融状态下的聚缩醛树脂的分解导致的甲醛产生的作用,不适于如上所述的成型方法或如树脂温度局部升高那样的成型方法。另外,专利文献14记载的技术中,具有下述问题:根据条件有时会通过水解等而产生肼,在根据用途将酰肼化合物与其它添加剂组合的情况下,有时其使用受到限制。此外,大量配合酰肼化合物时,具有下述问题:可能产生成型时的模垢或在成型品表面的渗出等问题。可见,使用酰肼化合物时,虽然抑制甲醛产生量的效果优异,但存在下述问题:有可能产生成型时的模垢或在成型品表面的渗出等,因此其使用量受到限制。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可以提供能够降低在成型品表面的渗出、且耐候性试验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优异的成型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聚缩醛树脂以特定的比例含有含氮受阻酚化合物、滑石和耐候性稳定剂且使用了含有特定材料的物质作为耐候性稳定剂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能够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且能够通过成型品表面的外观性的提高、模垢性的提高而简化成型模具清洗工序和维护工序等,还能得到削减成本的效果,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即,本专利技术如下所述。[1]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质量份(A)聚缩醛树脂、0.001质量份~0.2质量份(B)含氮受阻酚化合物、0.0001质量份~0.1质量份(C)滑石和0.1质量份~2.0质量份(D)耐候稳定剂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D)耐候稳定剂包含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2]如上述[1]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于上述(A)聚缩醛树脂100质量份,上述(B)含氮受阻酚化合物的含量为0.001质量份~0.15质量份。[3]如上述[1]或[2]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上述(B)含氮受阻酚化合物包含肼结构。[4]如上述[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中,所述聚缩醛树脂组合物还含有选自由氨基取代的三嗪化合物、脲衍生物、酰肼衍生物、酰胺化合物、聚酰胺和丙烯酰胺聚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作为(E)稳定剂。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得到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所述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可以提供能够降低在成型品表面的渗出、且耐候性试验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优异的成型品。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称为“本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在其要旨范围内进行各种变形来实施。[聚缩醛树脂组合物]本实施方式的聚缩醛树脂组合物为下述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含有100质量份(A)聚缩醛树脂、0.001质量份~0.2质量份(B)含氮受阻酚化合物、0.0001质量份~0.1质量份(C)滑石和0.1质量份~2.0质量份(D)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质量份(A)聚缩醛树脂、0.001质量份~0.2质量份(B)含氮受阻酚化合物、0.0001质量份~0.1质量份(C)滑石和0.1质量份~2.0质量份(D)耐候稳定剂,其中,所述(D)耐候稳定剂包含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18 JP 2016-2251071.一种聚缩醛树脂组合物,其含有100质量份(A)聚缩醛树脂、0.001质量份~0.2质量份(B)含氮受阻酚化合物、0.0001质量份~0.1质量份(C)滑石和0.1质量份~2.0质量份(D)耐候稳定剂,其中,所述(D)耐候稳定剂包含苯并三唑类紫外线吸收剂和受阻胺类光稳定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缩醛树脂组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工藤修一佐佐木幸义
申请(专利权)人:旭化成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