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804251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5-26 0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其制备过程包括将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固氮菌、秸秆粉、源头污泥、牛粪用翻拌机翻拌混合、混合物在发酵槽内发酵,直至升温到60‑70℃、发酵产物保温在60‑70℃发酵5‑15天。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对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突出的作用,具有抗病、抗倒伏、虫害的作用,改良土壤性状、改善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农作物微生物菌肥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发酵
,具体而言,涉及用于发酵生产农作物微生物菌剂。
技术介绍
当前来说,随着人们对身体健康、食品安全等的日益重视,对农产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一般的肥料已不能满足农作物的养分供应,多采用农家肥作为肥料。可是,农家肥的数量有限,肥效表现不可控,难以适应高标准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微生物菌肥的作用得到凸显。生物菌肥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为作物提供各种养分,改良作物生存环境,甚至参与作物某些生理过程,增强抗逆性,提高产晶数量和品质,且无污染,无残毒,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是,目前的生物菌肥存在着菌种单一,作用单纯,造价昂贵、复合能力不足等问题,有机肥料来源不同,批次不同,其碳氮含量、pH值、无机盐、微量元素等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少量菌种的组合无法很好适应实际生产的原料差异,无法针对多变的原料批次都发挥出稳定的发酵能力,采用这样微生物复合能力不足的微生物菌剂造成发酵出的有机肥料质量不稳定,甚至最终需要添加化肥原料才能达到规定的质量标准,完全偏离了有机肥的初衷,难以适应大规模商品化生产的需要。为此,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实践研究,配制出了多菌群菌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在于提供用于发酵生产微生物菌肥,能显著改善土壤肥力,大大减少甚至可以无需使用化肥。本专利技术的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包括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固氮菌。本专利技术的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秸秆粉、源头污泥、牛粪。本专利技术的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步骤:(1)将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固氮菌、秸秆粉、源头污泥、牛粪用翻拌机翻拌混合;(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发酵槽内发酵,直至升温到60-70℃;(3)使步骤(2)得到的发酵产物保温在60-70℃发酵5-15天。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制成的菌肥,经大量实验证明,对玉米、高梁、大豆、水稻等农作物的生长具有突出的作用,具有抗病、抗倒伏、抗虫害的作用,改良土壤性状、改善产品品质。具体实施方案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步骤:(1)将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固氮菌、秸秆粉、源头污泥、牛粪用翻拌机翻拌混合;(2)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在发酵槽内发酵,直至升温到60-70℃;(3)使步骤(2)得到的发酵产物保温在60-70℃发酵5-15天。实验情况:先后对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等农作物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与示范,结果表明,玉米、高粱、大豆、水稻等农作物增产幅度达10-20%,产品的养分含量和口感显著增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固氮菌。

【技术特征摘要】
1.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放线菌、乳酸菌、酵母菌、光合菌、固氮菌。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其特征在于包括秸秆粉、源头污泥、牛粪。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作物微生物菌肥,包括以下步骤:(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魏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凯利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